•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法律中的模糊性/法律今典译丛
    编号:44100
    书名:法律中的模糊性/法律今典译丛
    作者:(英)恩迪科特著
    出版社:北大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入库时间:2010-7-27
    定价:3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语言的模糊性在许多情况下常常导致法律适用中的不确定性,而法律适用中的不确定性又常常对法律及审判理论提出挑战。为了回应这些挑战,本书力图从语言哲学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出发对边际情形(borderline cases)中模糊语词适用的不确定性问题作出解释,并藉此以全新视角重拾法律理论中的各种争议。本书作者认为,模糊性不仅是法律语言的一个特征,它同时也是法律的一个特征:法律的语言资源及非语言资源常常模糊不清。上述主张所暗含的意蕴和后果对许多法律理论家而言似乎不可接受,因为若法律是模糊的,则法官不可能总是经由贯彻执行当事人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裁决案件,法官不可能总是对相同案件作相同处理,因此所谓的法治理想似乎也就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本书对法治理想之内容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并认为正义和法治之追求不依赖于如下观念:法律的各项规定在所有情况下都确定无疑。

    作者简介
    蒂莫西·A.O.恩迪科特(Timothy A.O.Endicott),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律委员会主席、法哲学教授,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法学研究员。早年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学习古典文学、语言学和比较哲学,后在多伦多大学、牛津大学学习法律,并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牛津大学耶稣学院、圣安学院、圣凯瑟琳学院任教。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法哲学、宪法与行政法理论,对法律中的语言使用、宪法原则对政府行为的司法控制等问题尤为关注。《法律中的模糊性》一书是其代表作。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一、本书涉及的内容
     二、本书未涉及的内容
    第2章 语言之不确定性
     一、模糊区域
     二、解释之正统与批评之困境
     三、解构
     四、语境
     五、维特根斯坦
     六、结论
    第3章 不确定性之渊源
     一、模糊性:导论
     二、不精确性
     三、开放结构
     四、不完整性
     五、不可通约性
     六、不可测度性
     七、可争辩性
     八、家族相似
     九、虚假标准
     十、语用模糊
     十一、歧义
     十二、言词之外
    第4章 模糊性与法律理论
     一、法律理论
     二、凯尔森:作为一种框架之规范
     三、德沃金:正确解答论题
     四、司法裁决的二价性
     五、结论
    第5章 如何不去解决“谷堆悖论”
     一、语义学者的懈决之道
     二、高阶模糊性
     三、三价性悖论
     四、一个模糊语词有多模糊
     五、不存在任何明晰的边际情形
     六、结论:该悖论可被消解吗
    第6章 模糊性之认知理论
     一、认知理论
     二、意义与使用
     三、作为一种行动指导之使用
     四、评价的模糊性
     五、语境依赖与模糊性
     六、结论:给二价性定一个价格
    第7章 模糊性与相似性
     一、界限模型
     二、作为一种社会选择问题之模糊性
     三、不可通约性与界限
     四、相似性模型
     五、结论
    第8章 模糊性与解释
     一、赫尔克里斯与最安静的狂欢派对
     二、法律资源
     三、德沃金与裁判二价
     四、解释、意图与理解
     五、解释与不确定性
     六、解释与创造
     七、结论:法条主义的魅力
    第9章 法治之不可能性
     一、法治理想之内容
     二、模糊性与专制政府
     三、重构法治理想
     四、三个疑问
     五、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索引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