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民事诉讼契约研究/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
    编号:43782
    书名:民事诉讼契约研究/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
    作者:张嘉军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0年5月
    入库时间:2010-6-25
    定价:35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诉讼契约问题是民事诉讼场域中重大的理论性课题。本书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视角对诉讼契约的历史缘起、性质、正当性基础、效力、限度、救济、两大法系诉讼契约制度以及我国诉讼契约制度体系的现状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诉讼契约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方向。
    本书对诉讼契约场域中的一系列存在争议或者尚未涉及的问题在理论层面上予以厘清与探讨,深化了诉讼契约问题的认识深度,拓展了民事诉讼的理论视域,推动了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进一步繁荣;本书对实践运行中的诉讼契约制度进行研究考察,归纳其在运行中凸显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应予以改革和完善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司法实践中诉讼契约制度的有效运作具有高度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张嘉军,1970年生,河南信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2000年,在许昌师专(现为许昌学院)任教;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在郑州大学法学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司法制度。先后在《现。代法学》、《人民检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理论探索》等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过司法部项目、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参入过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项目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民事诉讼契约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 民事诉讼契约的概念
    一、诉讼契约的实践形态
    二、诉讼契约与私法契约之差异性
    三、诉讼契约的特征
    第二节 民事诉讼契约的源起与演进
    第三节 民事诉讼契约的性质辨析
    一、有关民事诉讼契约性质的不同观点
    二、私法行为的基本含义
    三、诉讼行为的基本含义
    四、当事人诉讼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之辩证关系
    五、本书对民事诉讼契约性质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 民事诉讼契约的法理基础及其限度
    第一节 民事诉讼契约之法理基础
    一、诉讼契约:民主精神在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与体现、司法民主化之必然结果
    二、诉讼契约:程序自由主义在民事诉讼中的直观体现
    三、诉讼契约:公法的契约化(私法化)之必然结果
    四、诉讼契约:私法自治在民事诉讼中的自然延伸与直观体现
    五、诉讼契约:程序主体性原则的内在要求
    六、诉讼契约:弥缝审判固有局限性的有效手段
    第二节 民事诉讼契约之限度
    一、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
    二、当事人处分权的有限性
    三、民事诉讼契约的维度
    第四章 民事诉讼契约之违反与瑕疵救济
    第一节 违反民事诉讼契约之救济
    一、民事诉讼契约之效力
    二、违反民事诉讼契约救济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 民事诉讼契约的瑕疵救济
    一、民事诉讼行为的瑕疵是否需要救济
    二、诉讼行为意思瑕疵救济的一般条件
    三、诉讼行为意思瑕疵救济的方式
    四、民事诉讼契约瑕疵救济的具体方式
    第五章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契约制度之比较
    第一节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契约种类比较
    一、英美法系
    二、大陆法系
    三、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契约种类之评析
    第二节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契约主要制度比较
    一、管辖契约(协议管辖)
    二、诉讼和解契约
    三、撤诉契约
    四、证据契约
    五、程序选择契约
    六、执行契约
    第六章 民事诉讼契约在我国的现状透视及我国民事诉讼契约体系的合理建构
    第一节 民事诉讼契约在我国的现状:立法与实践
    一、立法现状
    二、实践现状
    第二节 症结分析
    一、诚信的缺失在民事诉讼中之直观体现
    二、职权干预型诉讼体制之必然
    三、与我国传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难以契合
    四、当事人达成诉讼契约能力严重欠缺
    五、民事诉讼契约制度设计不尽完善、不尽合理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契约体系之重构
    一、相关理念或理论建构
    二、具体制度建构
    主要参考文献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