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审判的艺术/人民法学文存
    编号:39069
    书名:审判的艺术/人民法学文存
    作者:武建敏,卢拥军著
    出版社:人民
    出版时间:2009年2月
    入库时间:2009-4-8
    定价:22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对审判所具有的艺术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认为,审判如同法律的其他领域一样,所着重的应当是司法的论证价值,论证是司法审判能够被称之为艺术的根本前提;艺术必须求美,美是一种心理期待和情感体验,司法审判只有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情感要求,才可能真正具有审美的价值。所以说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论证、艺术与审美是有机统一的。 当代中国的司法判决有一定的论证性,但做得还不够。如果论证和说理的价值没有到位,判决书的审美特质就会受到影响。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中国司法论证事业的进步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图书目录

    导论
    一 法律之规則世界的审美思考
    二 事实世界的美学视角
    三 法律之对象化世界中的审美感受
    第一章 审判艺术的思想表达
    第一节 审判美学的对象考察:一个具体的对象
    一 如何理解司法判决
    二 如何理解判决的风格
    三 具体司法与具体判决
    第二节 艺术、关与审判
    一 艺术与美
    二 艺术与司法
    三 美与司法
    第三节 普遍之美与特殊之美
    一 普遍与特殊
    二 司法之美与普遍之美
    三 司法之美之特殊性
    第二章 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上)
    第一节 司法之真:合理性的存在之本
    一 合理性是司法的永久性关怀
    二 案件之真与司法之合理性
    三 真诚之真与司法合理性
    第二节 信念之真与司法之合理性
    一 确定性的求索
    二 信念之真的成立
    三 法官信念之真的生成
    第三节 影响真相的各种因素之分析
    一 权力及其影响
    二 人情及其影响
    三 商品拜物教及其影响
    第三章 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中)
    第一节 司法之善的来源
    一 生活世界的思考
    二 生活世界与善
    三 生活世界与司法之善
    第二节 司法之善的运用艺术
    一 道德运用的艺术
    二 利益平衡的艺术
    三 公共政策或理念的运用艺术
    第三节 善与司法合理性
    一 传统价值的当代表达
    二 西方价值系统在当代中国的表现
    三 善的价值与司法合理性
    第四章 司法审判的真善美情结(下)
    第一节 美与司法之荚的依托
    一 美与司法之美的情感维度
    二 美与司法之美的判断力依托
    三 美与司法之美的心理依托
    第二节 司法之美:美在和谐
    一 和谐及其审美价值

    二 司法之美在和谐
    第三节 司法之美:美在个性
    一 美与个性
    二 司法的个性之美
    三 法官的个性
    第五章 司法论证的艺术(上)
    第一节 古代司法判决风格的基本定位
    一 事实认定的情理化
    二 法律解释的情理化
    三 判决结论的情理化
    四 在说理与说教之间
    第二节 古代判决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一 事实陈述及其特性
    二 法律引证与分析及其特性
    三 合理化的判决结论
    四 司法判决中的教化
    第三节 古代司法判决的哲学分析
    一 古代司法判决的儒家哲学基础之一:经权变通
    二 古代司法判决的思维特质
    三 实质化论证的道德意向
    第六章 司法论证的艺术(中)
    第一节 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总体风格
    一 理想化风格
    二 权力化风格
    三 简单化风格
    第二节 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一 案由
    二 事实
    三 法律援引
    四 判决
    第三节 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哲学基础
    一 至上性思维抑或非至上性思维
    二 格式化思维
    三 权力化思维
    第七章 司法论证的艺术(下)
    第一节 对传统的借鉴
    一 情理判决的合理性
    二 道德的维度
    三 情感的维度
    第二节 对西方的借鉴
    一 论证的取向
    二 宪法的取向
    三 理论的介入
    第三节 当代中国司法判决的自我发展
    一 三段论模式的保留与完善
    二 法官的个性化与判决的个性化
    三 建构中国司法判决风格的哲学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