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民事诉讼法的新发展(法学学科新发展丛书)
    编号:37634
    书名:民事诉讼法的新发展(法学学科新发展丛书)
    作者:叶自强著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入库时间:2008-12-28
    定价:2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景山东麓,红楼旧址。五四精神,源远流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位于新文化运动发源地一一北京大学地质馆旧址。在这所饱经沧桑的小院里,法学研究所迎来了她的五十华诞。
    法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978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五十年来、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法学研究所高度重视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倡导法学研究与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家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决策研究,服务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改革开放初期,法学研究所发起或参与探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人治与法治、人权与公民权、无罪推定、法律体系协调发展等重要法学理论问题,为推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法学研究所率先开展人权理论与对策研究,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斗争和人权对话,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参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弘扬法治精神和依法治国的理念,为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学研究所根据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愈加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愈加重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研究,愈加重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愈加重视对中国法治国情的实证调查和理论研究,愈加重视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法学学科新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这不平凡的五十年里,法学所人秉持正直精邃理念,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推动法学创新发展,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学繁荣作出了应有贡献。
    法学研究所的五十年,见证了中国法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法学研究所的五十年,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与完善;法学研究所的五十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与辉煌。
    今天的法学研究所,拥有多元互补的学术背景、宽容和谐的学术氛围、兼收并蓄的学术传统、正直精邃的学术追求、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学术队伍。在这里,老一辈学者老骥伏枥,桑榆非晚,把舵导航;中年一代学者中流砥柱,立足前沿,引领理论发展;青年一代学者后生可畏,崭露头角,蓄势待发。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追求理论创新、学术繁荣,为的是推动法治发展、社会进步,为的是实现公平正义、人民福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解放思想,高扬改革开放的大旗,更要关注世界法学发展的新问题、新学说和新趋势,更要总结当代中国法学的新成就、新观点和新发展,更要深入研究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法治课题,更要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创新体系。
    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汇全所之智、聚众人之力而成的这套法学学科新发展丛书,或选取部门法学基础理论视角,或切人法治热点难点问题,将我们对法学理论和法治建设的新观察、新分析和新思考,呈现给学界,呈现给世人,呈现给社会,并藉此体现法学所人的襟怀与器识,反映法学所人的抱负与宏愿。
    五十风雨劲,法苑耕耘勤。正直精邃在,前景必胜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 谨识
    二00八年九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撤诉的理论、制度解释与立法建议 ……………………………(1)
    一、引言 …………………………………………………………………(1)
    二、撤诉的基本理论……………………………………………………(2)
    三、撤诉是否须经过被告同意 …………………………………………(6)
    四、撤诉是否要提出“合法理由” ……………………………………(9)
    五、撤诉的时间范围……………………………………………………(10)
    六、撤诉的方式…………………………………………………………(11)
    七、撤诉的法律后果……………………………………………………(13)
    八、撤诉的无效问题’……………………………………………………(15)
    九、撤回上诉或控诉的后果与既判力的关系…………………………(16)
    十、共同诉讼中的撤诉…………………………………………………(18)
    十一、诉之撤回的推定…………………………………………………(19)
    十二、因撤诉申请“涉及争议中的实体权利”因而不准
    原告撤诉的问题…………………………………………………(21)
    十三、混淆撤诉与放弃诉权的区别,把撤诉当做放弃诉
    权来处理的问题…………………………………………………(23)
    十四、起诉之后因证据不足而撤诉、收集充分的证据后
    再起诉的问题……………………………………………………(24)
    十五、追求较高“调解撤诉率”的问题………………………………(25)
    十六、结论………………………………………………………………(30)
    第二章 撤回公诉的制度解释和立法完善………………………………(32)
    一、引言…………………………………………………………………(32)
    二、撤回公诉的时间范围………………………………………………(34)
    三、撤回公诉的方式……………………………………………………(38)
    四、撤回公诉的后果……………………………………………………(39)
    五、撤回公诉须有理由…………………………………………………(42)
    六、法院对撤回公诉的准许权和审查权………………………………(44)
    七、撤回公诉的结案方式………………………………………………(47)
    八、撤回公诉须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48)
    九、检察官的迅速告知义务……………………………………………(49)
    十、上诉的撤回…………………………………………………………(50)
    十一、撤回上诉的效果…………………………………………………(51)
    十二、上诉的推定和撤回上诉的推定…………………………………(51)
    十三、再审请求的撤回…………………………………………………(52)
    十四、被害人对撤案要求的异议………………………………………(53)
    十五、撤回公诉的三则案例及其分析…………………………………(54)
    十六、我国撤回公诉的制度缺陷与完善………………………………(57)
    十七、结论………………………………………………………………(59)
    第三章 放弃请求诉讼的理论、制度解释和立法建议…………………(61)
    一、引言…………………………………………………………………(61)
    二、放弃诉讼请求的性质和特征………………………………………(62)
    三、放弃诉讼请求的方式问题…………………………………………(64)
    四、法院对放弃诉讼请求的决定权问题………………………………(68)
    五、放弃诉讼请求的结案方式…………………………………………(68)
    六、放弃诉讼请求的时间范围…………………………………………(70)
    七、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72)
    八、放弃诉讼请求的无效问题…………………………………………(74)
    九、共同诉讼中放弃诉讼请求………….……………………………。.(75)
    十、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二审程序中是否有权放弃
    诉讼请求的问题……………………………………………………(76)
    十一、如何处理一审原告胜诉后在二审中放弃诉讼请求的问题……(77)
    十二、我国放弃请求制度的基本框架、缺陷与立法建议……………(79)
    第四章 秘密录音的分类、证据资格和司法政策………………………(83)
    一、为什么要讨论秘密录音问题………………………………………(83)
    二、秘密录音的定义、特征、种类和范围……………………………(87)
    三、按照录音场所对秘密录音的分类,以及不同场合下秘密
    录音资料的证明资格………………………………………………(89)
    四、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2号批复的缺陷 …………………………(94)
    五、总结与设想…………………………………………………………(95)
    第五章 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秘密监听政策的变化………………(101)
    一、1924--1960年期间秘密监听的司法实践………………………(101)
    二、1960--1978年期间的立法和司法实践…………………………(103)
    三、1978--2000年期间的立法和司法实践…………………………(105)
    四、“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108)
    五、几点启示 …………………………………………………………(116)
    第六章 推定的根据……………………………………………………(117)
    一、为什么要探讨“推定的根据” …………………………………(117)
    二、“推定的根据”之客观性…………………………………………(118)
    三、“推定的根据”之种类和作用……………………………………(120)
    四、两个以上推定的根据之间的冲突及处理原则 …………………(127)
    五、同一案件中两个并不矛盾的推定之合理顺序 …………………(129)
    六、医疗责任事故诉讼中过错推定的根据 …………………………(132)
    七、建筑悬挂物脱落致人损害诉讼中过错推定的根据 ……………(134)
    八、在亲子关系推定中须慎用DNA技术……………………………(135)
    九、通过法律推定界定亲子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141)
    十、结论………………………………………………………………(142)
    附录 ………………………………………………………………………(]44)
    1。德、法、日及我国澳门特区民事撤诉制度之比较研究…………(144)
    2.德、法、日及我国澳门特区放弃请求制度之比较研究…………(160)
    3.德、日、意、法、美及我国澳门特区撤回公诉制度之
    比较研究……………………………………………………………(175)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