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37435
 
- 书名:智慧与解说:禅宗心性思想研究
 
- 作者:牟永生著    
 
- 出版社:中国社科
 
-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 入库时间:2008-12-16
 
- 定价:26.6
 
 
图书内容简介
     修禅即修心,禅悟即心悟。因此,禅宗亦被称为“心宗”,传禅亦称“传心”,解脱的境界亦即心之开悟。本书在追寻禅宗心性思想形成的文化资源之同时,又对禅宗心性思想的形成与演变做了梳理,再分别从心性空无观、本体观、价值观、修养观、觉悟观、解脱观与境界观等七方面展开对禅宗心性论丰富内涵之挖掘。这样的安排,既揭示了禅宗心性思想之丰厚,亦表现出作者之匠心。 
图书目录
序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1.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1.研究方法
    2.研究目标
  三 心、性与心性思想
    1.心
    2.性
    3.心性思想
第一章  禅宗心性思想的文化资源
  一 印度佛教心性思想
    1.性净尘染与心识缘起
    2.心本不净与性本清净
    3.如来藏性与众生即佛
  二 先秦儒家心性思想
    1.性近习远与为仁由己
    2.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
    3.本恶之性与人为之善
  三 原始道家心性思想
    1.心性自然与道德无为
    2.心性逍遥与坐忘无待
    3.平心静意与虚心去私
  四 魏晋玄学心性思想
    1.以心为本与以性正情
    2.心性自生与保生存宜
    3.真性自足与无心随化
  五 中土早期禅学心性思想
    1.摄心定意与息心念佛
    2.心妙了色与得性体极
    3.圣心虚静与佛性悉有
第二章  禅宗心性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一 禅宗心性思想的酝酿
    1.身是道场与心即是佛
    2.安心入道与守心净性
    3.冥心入理与忘情契道
  二 禅宗心性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离念观心与拂尘觉性
    2.识自本心与顿悟自性
    3.无念为宗与见性为禅
  三 禅宗心性思想的繁盛与衰微
    1.自心即道与立处即真
    2.修心悟性与五家七宗
    3.默照证心与看话明性
    4.心性归净与禅髓入儒
第三章  心性空无观、本体观与价值观
  一 心性空无观
    1.无法无境与无心无性
    2.身心本无与佛性自空
    3.非心非佛与呵佛骂祖
  二 心性本体观
    1.心生法生与性含万法
    2.心主法身与性遍无情
    3.本觉真心与圆成实性
  三 心性价值观
    1.心即是地与性即是王
    2.自心三宝与自性三身
    3.识心见性与自成佛道
第四章  心性修养观与觉悟观
  一 心性修养观
    1.起心外照与摄心内证
    2.自性自度与般若观照
    3.佛法现成与任心为修
  二 心性觉悟观
    1.心具真妄与渐修顿悟
    2.心体本净与自性自悟
    3.即心是道与迷凡悟圣
第五章  心性解脱观与境界观
  一 心性解脱观
    1.念念无缚与自在身心
    2.求心调心与无念无受
    3.即心是佛与无心是道
  二 心性境界观
    1.心性合一与凡圣不二
    2.率性随心与饥食困寝
    3.本来真性与无位真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