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干预培训者手册(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系列教材)
    编号:37217
    书名: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干预培训者手册(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系列教材)
    作者:反家庭暴力社会培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入库时间:2008-11-29
    定价:26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反家暴工作进展和培训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针对各领域、各专业人员在反家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验、难点及对策,编写的一本培训者培训教材,目的是吸收近年来国际社会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的新发展及国内反家暴的新成果,结合反家暴网络项目及成员单位的新成就,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更适合国内状况,能为参与者所接受。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参与式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协作者必读
    一 反家暴培训为什么要使用参与式培训方法?
    二 参与式培训的理念与特点
    三 参与式培训注意事项
    四 参与式培训常用方法
    五 培训的重要环节:开始与评估
    (一)培训第一步:相互认识,形成新集体
    (二)培训评估
    第二章 社会性别
    一 社会性别
    二 社会性别社会化
    三 社会性别机制
    四 社会性别分析
    五 社会性别主流化
    第三章 家庭暴力
    一 家庭暴力界定
    二 家庭暴力的现状、特点与危害
    三 家庭暴力的实质
    四 家庭暴力的根源
    第四章 社会性别与家庭暴力干预
    一 受暴妇女需要社会支持
    二 家庭暴力干预的基本立场与原则
    三 家庭暴力干预的方法与行动
    第五章 家庭暴力干预多机构合作机制
    一 家庭暴力干预多机构合作的意义和内涵
    二 家庭暴力干预多机构合作领域和内容
    三 家庭暴力干预多机构合作的规则与监测/评估
    四 家庭暴力干预多机构合作中的媒介倡导
    第六章 多机构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 基层政府与社区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基层政府、社区干预家庭暴力的职责与作用
    (二)基层政府、社区与社区工作者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三)基层政府、社区干预家庭暴力的难点与对策
    二 公安机关与人民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公安机关与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职责与作用
    (二)警察干预家庭暴力应有的立场与态度
    (三)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方法与策略
    三 检察机关/检察官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职责和作用
    (一)检察机关/检察官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职责和作用
    (二)检察官干预家庭暴力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三)检察机关/检察官干预家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四 法官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法院/法官在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职责和作用
    (二)法院/法官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保护妇女权益的方法及策略
    (三)法院/法官干预家庭暴力案件的难点及对策
    五 司法行政机关及司法人员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司法行政机关及人员在干预家庭暴力案件中的职责和作用
    (二)司法行政机关/人员干预家庭暴力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三)司法行政机关/人员在多机构干预家庭暴力中的策略与行动
    (四)律师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六 媒体工作者参与反对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媒体工作者参与反家暴工作的职责与作用
    (二)媒体工作者参与反家暴工作的立场和态度
    (三)媒体工作者参与反家暴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七 妇女组织与妇女工作者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妇女组织与妇女工作者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角色和任务
    (二)妇女组织与妇女工作者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方法和策略
    (三)妇女组织接待和帮助受暴妇女的态度和立场
    八 医务工作者干预家庭暴力的策略与行动
    (一)医务人员干预家庭暴力的职责和作用
    (二)医务人员干预家庭暴力的立场和原则
    (三)医务人员干预家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第七章 受暴妇女与施暴者干预
    一 受暴妇女援助
    (一)理解家庭暴力中的受暴妇女
    (二)对受暴妇女援助的工作原则
    (三)受暴妇女援助计划设计
    二 施暴者干预与教育.
    (一)男性暴力倾向与行为的养成
    (二)如何教育辅导施暴者
    (三)施暴者干预原则与经验
    附录一 男性伴侣对妇女实施身体伤害的发生率a
    附录二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附录三 《行动纲领》
    主要参考文献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