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自古以来,医学就是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探索战胜疾病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医学就是通过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患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 “病不离医”,同时, “医不离病”,医患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这既是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患者的根本利益。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信任、支持、依靠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尊重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广大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努力工作,为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医疗体制建设、医疗保障、舆论监督、社会环境以及医疗服务自身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曰渐突出,医患关系变成社会的热点问题,解决医疗纠纷成为当前的一个难点。医疗纠纷的解决,引起了医学界、法学界、社会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
我的博士生林文学选择了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在三年时间里,他克服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困难,潜心钻研,最终以《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为题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并在该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写成本书。本书有几个特点:一是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作者统计分析了五年以来全国医疗事故案件收案情况、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对天津市仲裁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上海市普陀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卫生法研究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北京市卫生局医疗责任保险管理部门进行了调研,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实用性。作者针对当前医疗纠纷的多样性与解决途径单一的矛盾,患者对纠纷解决效率的要求与解决机制的不适应,以及患者对解决纠纷公正性的要求与解决机制的不适应的现实,提出了建立多元化化解医疗纠纷机制的设想。特别是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作者对医疗纠纷案件案由的多样性、鉴定的二元化和法律适用的二元化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对司法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是探索性。作者对人民调解组织、医疗纠纷专业调解组织、医疗责任保险、仲裁、卫生行政部门解决医疗纠纷的程序、原理作了探索。四是启发性。作者对日本、德国、美国医疗纠纷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对完善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当然,医疗纠纷解决机制问题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复杂,作为一部学术专著,书中难免有缺点和不足,有些观点尚需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作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从总体上看,本书瑕不掩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我衷心希望作者在本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大胆探索,为法社会学理论和民法学特别是侵权法理论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
是为序。
石泰峰
2008年9月1 2日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