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禾
[一]
应该是春节前后吧,当时离开原来的杂志社已经有些时间,心绪也渐渐转好。就联系了散文界的几位仁兄,跟他们探讨了对当下散文写作的个人看法,也顺便聊起了编一份散文读物的想法。竟然得到了朋友们的鼓励,这就有了接下来几个月紧张的案头工作。
[二]
对当下的散文创作状态,我想用“杂花生树”这个词来形容。再说明白点儿。谓之“有名家,少名篇。”闭上眼睛能说出一大堆名字,睁开眼睛却找不到真正的名篇。当然,回头把时空拉长到五十年,能为名家者又有几个?
[三]
好散文有没有个衡量的尺度?《关文》的穆涛兄说了十个字儿:“看清楚,想清楚,表达清楚。”《散文》的惠仁兄也没有含糊,叫“有情趣,有情怀”。两位都是学养深厚的资深编辑,拨云见日,直指要害!无论编辑或写作散文,我都只能算半路出家,自然不敢对散文有些许不恭。但在此还是想提一个叫“心性’’的词儿。能以自己的“心性”把一种“隋怀”、“情趣”“看清楚,想清楚”,干干净净地“表达清楚”,自然就该算不差的散文了。
[四]
编辑定稿的日子里,汶川救灾十万火急,我甚至突然怀疑做这份儿工作的意义何在。但接下来,来自各种媒体的数不清的文字和图片深深震撼了我,使我认识到做好这样一份儿工作,同样是在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关爱和敬意。
我不再犹豫。
[五]
莫扎特的音乐欢快、悠远、典雅、清澈。他总能悄悄地把痛苦嚼碎了,撒进泥土。开出芬芳的花,让聆听者的心灵渐渐变得一片明静。尤其在这个灾害频发的年份。祝愿这些灵性的文字能像莫扎特的音乐一样,让逝者安然,带给生者以抚慰和信心。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