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的应对与处置,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政府管理制度建构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法治课题。本书主要从经济法学的公共管理角度分析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基础、规制模式、制度建构以及发展前瞻。
本书探讨我国政府如何对证券市场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在制度上监管、控制金融危机的潜伏、滋生乃至恶化。在总体思路上,通过实证分析与制度分析,归结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建构,进行以公共管理视角的经济法学研究。从现状考察入手,理出问题,分析问题,继而结合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和模式选择分析,再进行制度设计并上升到理论的层次,是本书总体思路的内在逻辑。
在导言中,阐述选题的现实意义,解释题义及推进论题的可行性,在证券市场风险的学理分析与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实施管理的理论进路两个方面展开文献综述,提出本书研究的总体思路、分析方法、结构安排及主要论点。
首先,在动因上,我国因加入WT0承诺开放证券市场带来风险冲击,而金融全球化导致的国际间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协同化背景,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滞后性、制度建设对管理证券市场风险的重要性以及现有研究成果在公共管理视角方面的欠缺,使相关探讨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其次,分析政府在证券市场风险管理中角色定位以及作为和不作为,探讨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局限,从政府管理证券市场风险的价值取向出发,分析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的管理手段,在法制手段方面论证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实施管理的制度构成。
再次,进行中外证券市场风险与政府管理制度的案例分析,考察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制度变迁,继而对国际间可供借鉴的证券市场风险的政府管理制度进行比较,推导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实施管理的制度选择,论述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制度的法治化。
复次,从三个方面展开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制度建构进行分析:证券市场风险管理主体及其行为的相关制度(完善监管机构、健全监督机制,以提高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制度的效能);证券市场管理对象及其行为的相关制度(对证券经营机构与证券从业人员的约束、对发行与交易行为的监控以及对证券市场不法行为的制裁);国际间证券市场风险的协同管理制度(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国际化的动因、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主要风险及其化解途径、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国际多边合作的实践,总结我国政府参与全球证券市场风险协同管理的现状与前瞻)。
然后,归结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建构法治化的必然性和有效性,论证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安排,即完善的本国证券法律体系构成政府对证券市场风险管理的合理建构。本书试图论证通过一系列政府管理制度的法治化建构,使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其理论的支撑点在于,制度(尤其法律制度)在规范证券市场运作的同时,也对政府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协调,其理论概括就是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在政府证券市场风险管理效能上的促进论和国际间证券市场风险监管的协同论。
最后,结合金融法治的新近发展,阐述金融风险和危机管理法治化的战略意义,解读”十一五”规划期间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现实问题,综述金融危机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分析经济法在金融危机管理中的理论价值,进行金融危机管理法的规范分析,并提出金融危机管理立法的初步设想。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