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侵犯著作权犯罪研究
    编号:35724
    书名:侵犯著作权犯罪研究
    作者:赵秉志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08年8月
    入库时间:2008-8-25
    定价:45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完备、有效的著作权刑法保护’对于中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顺利开展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乃至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开始重视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并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立法方面,通过1994年《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和1997年刑法典,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保护著作权的刑法立法体系;在司法方面,通过颁布司法解释,开展专项斗争等手段逐步加大了刑事司法保护的力度。但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要和世界各发达国家、有关国际公约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先进做法相比,中国著作权刑法保护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创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立法中已有一些规定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要素的规定,使得司法机关无法适用刑法惩治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络侵权行为),急需立法完善;又如中国民众著作权法律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实践中买卖侵权复制品行为屡禁不绝,成为著作权刑法保护中的一大顽疾。此外,中国著作权有关执法和司法机关对于用刑法保护著作权的必要性认识尚不统一,一些执法机关不依法向司法机关移交著作权刑事案件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著作权刑法保护的效果。可以说,中国著作权刑法保护仍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作为中国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的刑事法专门研究机构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一直密切关注并致力于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侵犯著作权犯罪研究》一书即是其中之一。该书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与商业软件联盟合作完成“中国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共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对中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现状、原因及对策的分析,对世界各国和国际公约著作权刑法保护的考察、评析以及对中国刑法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犯罪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包括项目组在对我国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河南等地发放的《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就中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现状及成因所作的调查研究报告,以及课题组在对中国有关完善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的各种理论建议进行全面梳理研析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的完善中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的具体建议的研究报告;第三部分是学术会议综述,包括2006年8月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联合在北京举办的“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关于2007年3月30日至31日在香港联合举办的“内地与香港侵犯版权刑法论坛”综述、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于2007年12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治理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对策研讨会”综述;第四部分为附录,是对中国著作权刑法保护方面发表或出版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以及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索引。
    由于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庞杂的系统工程,加之收集统计材料有一定困难,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对于中国侵犯著作权犯罪原因及现状的分析和调查统计资料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有关著作权刑法保护的立法完善的建议也是一家之言,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的开展得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以及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诸多专家学者的热情关心和积极参与,得到了商业软件联盟及其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全胜先生和法律顾问卫臻浩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同仁对本书的编辑和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对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赵秉志
       2008年3月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图书目录

    上编专题研究
    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袁 彬(3)
    一、侵犯著作权犯罪现状……………………………………………………(4)
    二、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原因………………………………………………(12)
    三、侵犯著作权犯罪的防治对策…………………………………………(20)
    侵犯著作权犯罪比较研究………………………………………………刘 科(29)
    一、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著作权刑事立法之规定
    及其特点………………………………………………………………(30)
    二、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刑法保护的主要规定………………………(59)
    三、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立法之比较……………………………………(63)
    侵犯著作权罪研究……………………………………………………黄晓亮(78)
    一、侵犯著作权罪的立法意旨……………………………………………(78)
    二、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特征……………………………………………(84)
    三、侵犯著作权罪的司法认定……………………………………………(99)
    四、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指导思想………………………………………(113)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研究………………………………………………刘 科(118)
    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立法沿革………………………………………(119)
    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121)
    三、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司法认定………………………………………(143)
    四、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刑罚适用………………………………………(160)
    中编研究报告
    中国侵犯著作权犯罪调研报告…………………赵秉志 刘志伟 袁 彬(167)
    前 言………………………………………………………………………(167)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68)
    二、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现状与特点…………………………………(172)
    三、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原因…………………………………………(187)
    四、侵犯著作权犯罪的防控措施…………………………………………(195)
    五、问卷统计的基本结论…………………………………………………(206)
    中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完善研究……赵秉志 刘志伟 刘 科 黄晓亮(210)
    一、前 言…………………………………………………………………(210)
    二、取消侵犯著作权犯罪中“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要素……………(213)
    三、增设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行为方式……………………………………(218)
    四、扩大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对象范围……………………………………(223)
    五、完善刑法中构成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情节标准………………………(225)
    六、完善司法中认定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情节标准………………………(231)
    七、改抽象罚金制为倍比和限额罚金制…………………………………(237)
    八、重视对被侵权人的经济补偿…………………………………………(241)
    九、结论……………………………………………………………………(243)
    下编学术会议综述
    侵犯著作权犯罪立法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黄晓亮 刘 科(305)
    一、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司法认定问题……………………………………(306)
    二、合法软件的刑法保护问题…………………………………………(309)
    三、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311)
    内地与香港侵犯版权刑法论坛综述………………………刘志伟 袁 彬(340)
    一、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主观目的问题………………………………(341)
    二、关于著作权刑事保护的门槛问题……………………………………(342)
    三、关于侵犯版权行为的司法与行政执法问题…………………………(343)
    四、关于侵犯版权的刑法保护与行政、
    民事保护的协调问题…………………………………………………(343)
    五、关于最终用户持有、使用侵权复制品的问题………………………(344)
    六、关于网上盗版问题……………………………………………………(344)
    治理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对策研讨会综述……刘志伟 张 慧 张 娜(346)
    一、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现状、原因与防范对策…………………………(347)
    二、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完善…………………………………………(352)
    附 录
    侵犯著作权犯罪研究论著索引…………………………………………………(359)
    一、著作……………………………………………………………………(359)
    二、论文……………………………………………………………………(360)

    相关图书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