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35536
- 书名:用证据说话:劳动争议官司证据指导(打官司证据丛书)
- 作者:邓旭明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08年7月
- 入库时间:2008-8-17
- 定价:25
图书内容简介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施行,其配套法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于2008年5月1日施行。这两部法律的施行必然对中国社会的劳动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两部法律也让我们再次关注劳动争议领域的问题:一方面,劳动者因缺乏应诉能力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缺少预计诉讼风险、减少损失的法律意识而常遇败诉。
有位著名的法学家曾讲过,证据是诉讼的灵魂。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只要有充分的证据,并且合理巧妙的运用证据,打赢官司就绝不是难事。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意识事先保留、收集证据,不知道什么可以成为证据,应该保留、收集哪些证据,一旦纠纷出现,有理也说不清,后悔莫及。在劳动纠纷领域,证据对解决劳动争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证据的运用法则具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殊性。本书的论述即以劳动争议证据为中心,导读劳动争议证据理论知识,使读者对整个证据制度有基本的了解,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双方因证据而导致的胜败得失,提供不同类型劳动争议的证据指导,最后列举了常用法律法规和诉讼文书。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主要采用问答形式,案例部分则以“问题提示一案情回放一关键证据一举证指导”四步走。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本书难免有很多缺憾,也希望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图书目录
编写说明……………………………………………………………(1)
第一章劳动争议官司证据导读
第一节证据种类及相关法律规定………………………………(1)
第二节证明责任…………………………………………………(12)
第三节证明标准、证据能力和证明力…………………………(24)
第四节如何运用证据……………………………………………(28)
第五节法官怎样认定证据………………………………………(39)
第二章典型案例证据提示
第一节劳动合同成立及存续的证据指导………………………(42)
一、仲裁裁决书内容为法院审理劳动案件的重要依据………(42)
二、劳动合同书是劳动关系存在最直接的证据………………(45)
三、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吗?………………(46)
四、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可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吗? …………(47)
五、招工登记表可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吗? …………………(49)
六、提成表可以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吗? ………………(50)
七、担保书可以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吗? ………………(52)
八、工资卡及账户记录能否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53)
九、电子邮件可以作为劳动合同成立的证据吗? ……………(54)
十、证人证言可以作为劳动合同成立的证据吗? ……………(55)
十一、用人单位委托第三方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能否要求确认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56)
十二、与“包工头”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吗?如何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58)
十三、领取补助的收条可否作为劳动合同存在的证据? ……(60)
十四、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可否成为证明劳动合同关系存在的证据?……(62)
十五、到达退休年龄后的劳动者继续在原单位工作,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存续…(63)
第二节劳动合同履行、变更争议证据指导……………………(65)
一、考勤簿是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最直接证据……………(65)
二、签订的合同能成为完成劳动任务的证据吗? ……………(67)
三、电子邮件能否作为加班的证据? …………………………(68)
四、证人证言能否作为参加工作的证据? ……………………(69)
五、工作场所的照片能否成为劳动条件恶劣的证据? ………(71)
六、未送达的拘留证对劳动合同履行的影响…………………(72)
七、《补充条款》能否成为追索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的证据? …(73)
八、用人单位负责人与劳动者签订的协议能否成为证明劳动合同履行状况的证据? (75)
九、公司职务任免通知书是变更合同中岗位的直接证据……(77)
十、在调岗调薪通知书上签字的效力…………………………(78)
十一、产假证明对申请公司变更劳动报酬仲裁时效的影响…(80)
十二、《工作安排通知》对工作地点变更的效力………………(81)
十三、公证的公司内部文件能否成为公司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证据?…(82)
十四、通知待岗人员上班的通告能否成为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证据? (83)
第三节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的证据指导………………………(85)
一、工资单是工资标准的最直接证据…………………………(86)
二、集体劳动中关于工资标准的规定…………………………(87)
三、同工同酬原则的运用………………………………………(88)
四、用人单位盖章的收入证明可以作为证据吗? ……………(89)
五、银行对账单能否作为工资标准的证据? …………………(91)
六、用人单位负责人出具的拖欠工资的证明能否作为工资标准的证据?……(92)
七、委托猎头协议能否成为劳动者工资标准的证据? ………(93)
八、用人单位的自认可以作为确定工作时间的证据吗? ……(94)
九、奖励条例能否作为提成工资的证据? ……………………(95)
十、电子邮件能否成为公司发放年底双薪的证据? …………(97)
十一、公司内部文件规定的报销标准可以成为劳动者福利待遇的证据吗?……(98)
十二、录音能否成为公司发放年终奖金的证据? ……………(99)
十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证明能否成为由用人单位为特定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证据? …(100)
十四、《停薪留职合同》是否能成为劳动合同存续的证据? ……(101)
十五、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能否成为福利待遇的证据? ………(102)
第四节试用期争议证据指导……………………………………(104)
一、劳动合同书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是试用期纠纷案件中最直接的证据……(105)
二、《员工人职通知单》能否作为认定试用期的证据?………(106)
三、劳动者的自认能否作为认定试用期的证据? ……………(108)
四、学历瑕疵能否成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109)
五、电子邮件能否成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110)
六、考核小组的考核意见能否作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112)
七、《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的签收日期对试用期解除合同的影响………(114)
八、用人单位的主张能否成为劳动者的证据? ………………(115)
第五节劳动关系解除的证据指导………………………………(116)
一、解约合同书是解除劳动合同最直接的证据………………(118)
二、邮寄辞职书的快递回执可以作为合同解除的证据吗?……(119)
三、邮寄通知解除合同通知书被单位拒收,可以成为解除合同的证据吗? ……(121)
四、在原被告双方都提出合同解除证据的时候,如何判断证据效力?……(122)
五、待岗后拒不到公司上班,可以作为认定合同解除的证据吗?………(124)
六、虚填应聘表的条件可以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据吗?……(125)
七、违约金缴款收据可以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据吗? ……(127)
八、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争议中如何获得由用人单位保管的证据?……(130)
九、“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单位,向其中一个发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可以作为向另外一个发出通知的证据吗?…(131)
十、证人证言可以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据吗? ……………(132)
十一、员工自己写的检讨书可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134)
十二、公司规章可以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据吗? …………(135)
十三、“末位淘汰制度”可以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据吗?……(136)
十四、“竞争上岗制”可以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据吗?……(138)
十五、相互矛盾的证据效力如何判定? ………………………(140)
十六、福利分房协议可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据?……(142)
十七、严重失职可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用什么证据可以证明?……(143)
十八、政府红头文件可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 ………(146)
十九、民办学校教师兼职讲课可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148)
二十、公司的网络监控记录可以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吗? ……(151)
二十一、“边打工边创业”可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152)
二十二、单位可以劳动者伪造学历证明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吗?……(154)
二十三、批捕决定书可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 ………(156)
二十四、无法与原件核对的复印件不能作为合同解除的证据(158)
二十五、公司部门作出的不能胜任工作的评定可否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据? …(159)
第六节经济补偿争议证据指导…………………………………(161)
一、公司裁员决定能否作为试用期内索赔经济补偿的证据?…(162)
二、电话录音能否成为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证据? ………(163)
三、《考勤管理制度》能否作为用人单位合法辞退劳动者的证据?… (165)
四、短信内容能否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 ………………(166)
五、证人证言能否作为用人单位作出开除决定的证据? ……(167)
六、年假休假证明能否作为计算工龄的证据? ………………(169)
七、劳动合同中关于劳动期限及工资构成是维权最直接的证据………(170)
八、用人单位下发的安排签约的文件能否作为成建制调动的证据? (171)
九、《终止合同手续单》能否成为确认工作年限的证据?……(172)
十、《福利细则》能否成为确认工作年限的证据?……………(174)
十一、考勤表与工资表能否证明劳动关系的中断?…………(175)
十二、《契约书》能否作为劳动者放弃经济补偿的证据?……(176)
十三、暂住证能否成为索要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的证据? ……(177)
第七节工伤争议证据指导………………………………………(178)
一、在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单位否认是工伤,由谁举证?…(178)
二、在病假期间到单位工作受伤,是否是工伤?………………(180)
三、员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死亡,是否能认定为工伤?……(182)
四、没有劳动合同的临时工下班途中遇交通事故,如何认定为工伤?……(184)
五、在工作中与人斗殴致伤亡是否构成工伤? ………………(185)
六、在雇佣劳务关系下造成伤害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186)
第八节劳务派遣争议证据指导…………………………………(188)
一、劳务派遣人员与谁存在劳动关系? ………………………(188)
二、劳动者在劳务派遣单位发生工伤,由谁承担责任?………(189)
三、派遣员工被用工单位解聘,员工向谁主张工作报酬等费用? ……(192)
第九节竞业限制争议证据指导…………………………………(193)
一、合同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有效吗? …………………………(193)
二、公司不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竞业限制条款还有约束力吗?………(194)
三、要求原单位员工离开竞争单位可以吗? …………………(196)
四、从原单位公开发行的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属于侵犯原单位商业秘密吗?……(197)
五、单位主张“商业秘密”要承担举证责任吗?………………(199)
六、离职后劳动者承担竞业禁止义务的前提是什么? ………(201)
七、认定高层管理人员违反竞业禁止约定与一般管理人员有何不同?……(203)
第三章劳动争议相关法律文书及法律法规
第一节劳动争议相关法律文书…………………………………(207)
一、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207)
二、民事起诉状…………………………………………………(209)
三、民事答辩状…………………………………………………(211)
四、授权委托书及范例…………………………………………(212)
五、解除合同通知书……………………………………………(212)
第二节劳动争议相关法律法规…………………………………(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4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6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