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引渡司法审查研究(京师国际刑事法文库29)
    编号:34901
    书名:引渡司法审查研究(京师国际刑事法文库29)
    作者:薛淑兰
    出版社:人民公安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入库时间:2008-7-6
    定价:3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前言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开放、合作、和平、发展已成为文明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贩毒、恐怖活动、洗钱、劫持航空器、走私国家珍贵文物、国际经济诈骗、腐败等跨国犯罪日益增多,犯罪分子犯罪后逃往他国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一些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需要跨国境进行,而世界各国司法主权构成的壁垒又成为跨国刑事诉讼的阻碍。因此,通过刑事司法合作来超越国家间的司法管辖屏障,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打击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已成为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共识。为适应这一潮流,满足实践的需要,开展国家间的刑事司法合作,我国于2000年12月2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这是我国对外开展刑事司法合作方面的唯一一部国内的专门立法,是我国国内立法中与国际司法制度最为接近的一部法律,是国内法连接国际法的重要纽带,是我国立法模式国际化的代表作。该法的颁布是我国开展国际司法合作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加快了我国缔结双边引渡条约的进程,促进了我国对外开展引渡合作的司法实践。截至2005年底,我国与2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引渡条约,此外我国还参加了许多载有引渡条款的国际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中规定的关于引渡的基本原则、一般原则、引渡程序、引渡审查程序等,体现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先进司法理念,为我国对外开展引渡缔约和引渡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我国引渡立法步伐的加快和引渡实践的发展,我国的专家学者们也对引渡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因为有关引渡的法律规定不可能涵盖一切,加之引渡合作的开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颁布后,外国向我国提出引渡的案件为数不多,我国向外国提出引渡的案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怎样开展引渡合作,怎样对引渡案件进行审查,应当审查哪些内容,审查的主体有哪些,审查的程序怎样运行等,这一切目前还处于探索、磨合阶段,不仅一般公民不够了解,即使是理论界,至今尚无引渡司法审查方面的专著,甚至有关司法机关和处理引渡事务的官员对一些程序也不知怎样进行。鉴于此,作者根据自己从事的引渡案件司法审查工作经验和曾多次参加我国与外国缔结引渡条约的谈判经历,将工作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收集起来,在广泛汲取学术界有关引渡方面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内,遵循国际惯例,从司法审查的角度为我国的引渡司法审查设计并构建运作程序、界定审查内容、提供审查方法,特别是将引渡国际公约、区域性引渡公约、我国签署的29个双边引渡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归纳了引渡条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在适用中的冲突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引渡司法审查中适用法律的原则,从而在我国对引 .渡案件的司法审查方面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深知,自己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有些程序设计和观点还有待于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我有决心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究,不断修正、充实自己的观点,丰富内容,为我国引渡案件的司法审查倾注自己更多的精力。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的,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王作富教授的悉心指导,赵秉志、陈兴良、胡云
    腾、韩玉胜、黄京平、曲新久、谢望原、邵沙平、卢建平教授及刘志远博士等也给予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刘德标、陈灿平、刘世倩、李锐、刘雪峰等为本书的收集整理资料做了许多工作,参阅和引用了高铭暄、黄风、陈荣杰、刘亚军、黄芳、王秀梅等许多专家、学者、教授的专著和论文的观点与资料,刘树德、梁剑、黄晓亮、叶良芳等同事和同学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外事局和外交部的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薛淑兰
    2007年7月1日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渡概述
    第二章 引渡原则
    第三章 引渡的法律适用
    第四章 引渡的司法审查
    第五章 准予引渡情形的实体审查
    第六章 应当拒绝引渡情形的实体审查
    第七章 可以拒绝引渡情形的审查
    第八章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
    第九章 外国向我国提出引渡请求的司法审查程序
    第十章 我国向外国提出引渡的审查程序
    第十一章 完善我国《引渡法》于引渡条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附录二:我国缔结的双边引渡条约(已生效)
    附录三:引渡裁定书


    本书共509页

    相关图书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