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交通心理学教程(第2版)(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道路交通管)
    编号:33496
    书名:交通心理学教程(第2版)(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道路交通管)
    作者:范士儒主编
    出版社:人民公安
    出版时间:2007年8月
    入库时间:2008-3-25
    定价:29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序言
    历史跨人新的纪元,加快公安高等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公安高等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公安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已成为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特别是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召开,不仅吹响了公安改革的号角,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公安教育工作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发展是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而教材建设是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措施。各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取得实质性成果,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面向2l世纪课程的教材便成为首要的任务。为此,我们联合全国多家公安高等院校共同编写本套教材,为公安院校的教材建设乃至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目前全国有30多所公安高等院校,聚集着我国大部分公安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将这些院校的专家学者联合起来,组织一支强大的教材编写队伍,整合人才资源,实现智能优势的最大化,既有利于加快公安高等院校教材的更新速度,扩大所编教材的影响力和确立公安高等教育教学用书的精品意识,也有利于及时地将最新、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凝聚于教材之中,并不失时机地用于教学实践。
    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04年5月在山城重庆召开了21世纪全国公安高等院校道路交通管理教材建设研讨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指导,深入地探讨了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成及所应开设的主要课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本教材的书名和各书的主编、副主编。
    本套教材在编写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首先对各本教材的大纲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然后将所编写的大纲送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局审定,编著者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局的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最后经过集体统稿才定稿成书。
    本套教材的编写,我们特别注重"高水平"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切实落实第二次全国公安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公安专业教材要逐步向高质量、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要求。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吸收最新成果,反映时代特色,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需要。为公安工作服务是公安高等教育工作的宗旨和灵魂,本套教材本着从实践中来,又高于实践的原则,针对公安工作的实践要求,吸纳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反映现行法律法规和主要规章的内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力争在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有所创造和突破,站在2l世纪初的学术前沿,开拓各门学科的新领域,以最新的观念、知识和方法充实、丰富各门学科,不断推动整个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3.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化,适应警务实战的需要。在编写教材的过程,特别注重知识、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着眼于培养公安院校学员对道路交通管理学科理论的应用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实战本领,铸造高素质的复合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
    4.注重学术性、新颖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结合,适应时代要求。针对2l世纪公安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新模式,运用生动的案例、简明活泼的语言阐释相关的理论。
    5.力求道路交通管理学科体系和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各本教材之间互为补充,力避内容重复或缺失。在编写和审稿过程中,作者和编校者对主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款以及操作程序,从概念到内容,逐条予以阐释,努力达到准确、有据。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l
    第二节 交通心理学概述.........................................................6
    第三节 交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8
    第二章 机动车驾驶人的感知觉...................................................12
    第一节 感觉的基本概念.........................................................12
    第二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视觉...................................................13
    第三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听觉......................................................21
    第四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其他感觉................................................22
    第五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基本知觉................................................24
    第三章 机动车驾驶人的注意.........................................................29
    第一节 注意的基本概念............................................................29
    第二节 机动车驾驶入注意的品质................................................31
    第三节 机动车驾驶人注意品质的培养..........................................34
    第四章 机动车驾驶人的情绪、情感与意志.......................................39
    第一节 机动车驾驶入的情绪与情感.............................................39
    第二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意志......................................................47
    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的个性心理...................................................51
    第一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需要和动机.............................................51
    第二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能力和技能.............................................56
    第三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气质.............................................………63
    第四节 机动车驾驶人的性格......................................................66
    第六章 职业驾驶人的甄选............................................................75
    第一节 职业驾驶适合性............................................................75
    第二节 职业驾驶人的甄选.........................................................81
    第七章 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心理分析(一) ..............................89
    第一节感知错误.....................................................................89
    第二节 判断不准确.............................................…………………93
    第三节 反应不恰当..................................................................101
    第八章 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心理分析(二).................................105
    第一节 疲劳驾驶...............................................................105
    第二节 酒后驾车.....................................................................113
    第三节 吸烟、药物等其他因素...................................................119
    第九章 自行车交通心理...............................................................123
    第一节 自行车交通的特点.........................................................123
    第二节 自行车交通心理................................................…………126
    第三节 自行车交通安全............................................................132
    第十章 行人交通心理..................................................................137
    第一节行人交通特性...............................................................137
    第二节 行人交通心理...............................................................146
    第三节 行人交通安全...............................................................152
    第十一章 道路工程心理...............................................................165
    第一节 道路设计中的心理问题............…………………………………165
    第二节 道路照明设计中的心理问题.............................................174
    第三节 交通信号设计中的心理问题.............................................177
    第十二章 汽车工程心理..................................................................183
    第一节 汽车设计中人的生理因素................................................183
    第二节 汽车的信息系统............................................................190
    第三节 汽车的操纵装置............................................................195
    第四节 汽车的室内空间和驾驶座椅.............................................197
    第五节 车内环境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200
    第十三章 交通管理心理...............................................................212
    第一节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212
    第二节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的心理.............................................217
    第三节 交通违法心理...............................................................227
    第四节 交通肇事逃逸心理....................................…………………234
    第十四章 交通警察心理...............................................................240
    第一节 交通警察的心理品质......................................................240
    第二节 交通警察的执法权威......................................................248
    第三节 交通警察的心理健康......................................................258
    参考书目…………………………………………………………………………266

    相关图书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