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环境法学(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
    编号:33185
    书名:环境法学(高等学校法学精品教材系列)
    作者:陈泉生主编
    出版社:厦门大学
    出版时间:2008年1月
    入库时间:2008-3-4
    定价:37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前言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不仅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状况之严重已引起举世之关注。多年来,各国法学专家、学者为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从而使环境法成为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的法律部门之一。可见,环境法作为一门新兴的部门法,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究其目的乃是人类为了应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升级的环境危机,弥合人与自然之间日趋紧张的态势而设计的用以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机制。环境法经历了产生、发展和不断成熟阶段。环境法的每一次跃进,无不与时代之发展、社会之变革休戚相关,环境法在当代进一步兴盛的趋向也正是以生物时代、环境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其不断成熟的时代背景。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环境法和环境法学一直是法律界和法学界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规范体系、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6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法学专业即法学一级学科共分为如下十大二级学科: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军事法学。这说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即环境法学专业(学科)已经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正式认可。
    环境法学是研究环境法这一新兴法律部门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它是环境科学与法学相互渗透、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本书紧密结合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实践和环境法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努力吸收近十几年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丰富经验和国内外环境法学研究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环境法学涉及的各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前沿理论问题。本书的作者来自本省多所法律院校,他们均具有环境法学的教学经验。具体写作分工如下:
    陈泉生: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本书主编,撰写导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章。
    朱晓勤: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书副主编,撰写第十六章。
    郑艺群: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书副主编,撰写第十四、十五章。
    黄雀莺:福建工程学院法律系教师,撰写第十一、十三章。
    翁京才: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法律系教师,撰写第八、九、十、十二章、第十五章第二节。
    本书的撰写,作者虽已尽心竭力,但限于学识素养,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我
    们期望通过探讨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本书。
    陈泉生谨识
    2008年1月1日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总论
    第一章导论………………………………………………………………(3)
    第一节环境及其结构和生态基本规律………………………………(3)
    第二节环境危机……………………………………………………(13)
    第三节环境保护…………………………………………………(44)
    第二章环境法的历史发展……………………………………………(63)
    第一节各时期环境法发展概况……………………………………(63)
    第二节各国环境法发展概况………………………………………(68)
    第三节我国环境法发展概况………………………………………(78)
    第三章环境法的概念及其特征…………………………………………(83)
    第一节环境法的概念………………………………………………(83)
    第二节环境法的特征………………………………………………(86)
    第三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89)
    第四节环境法律关系………………………………………………(93)
    第四章环境法的体系……………………………………………………(96)
    第一节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96)
    第二节综合性环境基本法………………………………………(99)
    第三节单行性专门环境立法………………………………………(101)
    第四节环境标准……………………………………………………(103)
    第五节其他相关部门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104)
    第六节 国际条约中的环境保护规定………………………………(106)
    第七节环境保护的法律解释………………………………………(107)
    第五章环境法的基本权利——环境权…………………………………(109)
    第一节创设环境权的必要性………………………………………(109)
    第二节环境权的形成和发展………………………………………(115)
    第三节环境权的概念和性质………………………………………(125)
    第四节环境权种类和内容…………………………………………(135)
    第六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40)
    第一节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140)
    第二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144)
    第三节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原则………………………(147)
    第四节环境责任原则………………………………………………(148)
    第五节国家干预原则………………………………………………(155)
    第七章环境法学的基本问题……………………………………………(160)
    第一节环境法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160)
    第二节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164)
    第三节环境法学的历史发展………………………………………(173)
    第八章环境民事责任……………………………………………………(189)
    第一节环境民事责任概述…………………………………………(189)
    第二节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91)
    第三节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196)
    第九章环境行政责任……………………………………………………(199)
    第一节环境行政责任概述…………………………………………(199)
    第二节环境行政责任构成要件……………………………………(201)
    第三节环境行政责任的追究与承担方式…………………………(202)
    第四节环境行政制裁………………………………………………(203)
    第十章环境刑事责任……………………………………………………(206)
    第一节环境刑事责任概述…………………………………………(206)
    第二节环境犯罪概念………………………………………………(207)
    第三节环境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210)
    第四节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213)
    第十一章环境法的实施…………………………………………………(221)
    第一节环境法实施概述…………………………………………一(221)
    第二节环境行政执法………………………………………………(225)
    第三节环境司法……………………………………………………(232)
    第四节环境法制监督………………………………………………(238)
    下篇分论
    第十二章环境污染防治法………………………………………………(247)
    第一节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247)
    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法……………………………………………(255)
    第三节水污染防治法………………………………………………(270)
    第四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277)
    第五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86)
    第六节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292)
    第十三章 自然资源法……………………………………………………(304)
    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概述……………………………………………(304)
    第二节土地资源法…………………………………………………(311)
    第三节陆地水资源法………………………………………………(318)
    第四节矿产资源法…………………………………………………(324)
    第五节森林资源法…………………………………………………(330)
    第六节草原法………………………………………………………(337)
    第七节渔业资源法…………………………………………………(343)
    第十四章生态保护法……………………………………………………(349)
    第一节生态保护法概述……………………………………………(349)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法………………………………………(354)
    第三节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365)
    第四节生态安全法…………………………………………………(381)
    第十五章循环经济法……………………………………………………(403)
    第一节循环经济法概述……………………………………………(403)
    第二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07)
    第三节清洁生产促进法……………………………………………(416)
    第四节能源法………………………………………………………(421)
    第十六章国际环境法……………………………………………………(430)
    第一节导论………………………………………………………(430)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主体…………………………………………(435)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445)
      第四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448)
      第五节 国际环境法律责任…………………………………………(455)

    相关图书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