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宪法实践的技术路径研究:以违宪审查为中心(法学学术)
    编号:32865
    书名:宪法实践的技术路径研究:以违宪审查为中心(法学学术)
    作者:欧爱民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
    入库时间:2008-2-20
    定价:2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而其中的关键则取决于宪法的实施状况。因此,十几年来,我国宪法学界一直对宪法实施的研究给予高度关注,违宪审查制度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正因如此,相关学术成果成几何级数增加。但在学术繁荣的背后,也还存在诸多隐忧。第一,学术成果较为单一,重复建设较多。近年来的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违
    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违宪审查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分析;违宪审查模式分析及中国的选择。第二,零散分析较多,系统分析较少。有关成果大多仅就个别问题发表真知灼见,而全面阐述违宪审查制度的研究成果则风毛麟角。第三,研究方法大多停留在哲学层面,很少将之宪法学化。例如,“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所有学科的研究方法当然适用于宪法学领域,但如不能在宪法学语境中将之专业化、技术化,该研究方法就只能“无的放矢”,而难以派上真正用场。第四,现实关怀不够。宪法学界对美国、德国、日本等的相关制度研究较多,而针对中国问题进行的探讨较少,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分析、提炼方面更是如此。第五,相关研究成果的前瞻性较弱。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违宪审查的正当性、模式选择等问题,而很少关注违宪审查的基准与程序问题,诸如违宪审查的技术问题、裁决形式、裁决效力,特别是举证责任、证据形式、证明标准等问题少人问津。而这些既是宪法与社情民意紧密结合的技术路径,更是中国宪法实践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
    尽管如此,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界在违宪审查制度的研究方面仍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其中,胡锦光教授的《违宪审查比较研究》、姚国建先生的《违宪责任论》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近几年也涌现出一批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例如赵立新的《日本违宪审查制度》、陈道英的《日美司法消极主义比较研究》等。在这些最新的创新性成果中,湘潭大学法学院欧爱民博士的新作《宪法实践的技术路径研究——以违宪审查为中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宪法实践品格的阐述。对此,该书提出了四个命题:宪法是生活之法;宪法是精细之法;宪法是制度之法;宪法是技术之法。第二,宪法实践的宏观原则。该书将宪法实践的宏观问题分为宪法问题的资格要件与违宪审查的态度问题。对前者,作者提出了“政治问题不审查原则”、“咨询意见之禁止原则”、“宪法判断回避原则”、“穷尽其他救济原则”等适用原则;对后者,作者提出了“法律合宪性推定原则”、“法律合宪性解释原则”、“明显违宪原则”等适用原则。第三,解决宪法问题的技术方案。该书将宪法问题分为形式问题与实质问题。对前者,作者归纳出了“个案法律之禁止原则”、“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法律明确性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制度性保障原则”等适用原则;对后者,作者归纳出了“不当联结之禁止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比例原则”、“核心内容不容侵犯原则”等适用原则。第四,当今宪法实践的两大公式。作者很有创意地将美国公式的基本内容归纳为“三层级分析结构”+“三重审查基准”,将德国公式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二元分析结构”+“三层级审查密度”。第五,宪法实施的统一技术方案。作者在借鉴德国公式、美国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宪法实施技术难题的统一方案。该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为:一是审查因子的确定;二是审查分值的分配;三是审查量数的计算;四是具体审查基准的选定。
    从该书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诸多创新:第一,研究方法的创新。为了提高宪法实践的技术品格,作者运用了“数理分析法”、“目的一手段分析法”、“本质分析法”、“功能结构分析法”等,从而将诸多抽象的宪法原则具体化,增强了技术方案的可接受性。第二,概念的创新。观点的创新往往集中表现于概念的创新。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宪法实践的统一技术方案,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例如五重审查基准、审查因子、审查分值、审查量数、五步骤分析法等。此外,该书还提出了宪法是制度之法、宪法是技术之法等新命题。同时,为了使违宪审查更加技术化、科学化、客观化,作者还分析了立法事实、违宪审查的证据等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对于深化中国宪法学研究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除创造性地提出宪法实践的统一技术方案外,该书在研究内容上也有诸多闪光之处。例如,在借鉴schimtt与Haberle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制度性保障的二元结构理论,并利用该理论阐述了法国“为共和国法律所确认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问题。还如该书详尽阐述了“个案法律之禁止原则”和“不当联结之禁止原则”的内容与适用方案,为中国宪法学者剖析宪法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第四,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让读者清晰地认知化解宪法问题的技术方案,作者还描绘出一幅幅化繁为简的表格,这种写作风格在法学界可谓别具一格。
    当然,该书也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是制度性保障原则与核心内容保障原则在局部内容上存在相似之处,因而如何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二是该书对美国公式与德国公式的探讨主要局限于对实体问题的分析,因而在研究内容上还有待完善。三是该书主要借鉴域外的宪法判例,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尚嫌不够,因此其设计的解决宪法问题的技术方案在面对中国问题时,其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四是对审查因子的三要件是否具有周延性和适当弹性的阐述,也有加强的必要。
    最后,作为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我深为其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特别是为其在违宪审查制度领域取得的这一最新成果感到高兴,衷心希望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宪法学研究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该书即将付梓之际,应作者之邀,略叙数言,是为序!
    周叶中
    2007年11月于武昌珞珈山

    图书目录

    内容摘要 1
    表目次 /1
    引 言 /1
    第一章宪法的实践品格:基本理念
    第一节宪法是生活之法 /11
    第二节宪法是精细之法 /19
    第三节宪法是制度之法 /22
    第四节宪法是技术之法 /27
    第二章 宪法实践的宏观原则:问题资格
    第一节政治问题不审查原则 /35
    第二节咨询意见之禁止原则 /54
    第三节穷尽其他救济途径原则 /65
    第四节宪法判断回避原则 /77
    第三章宪法实践的宏观原则:审查态度
    第一节法律合宪性推定原则 /83
    第二节法律合宪性解释原则 /87
    第三节明显违宪原则 /98
    第四章宪法实践的技术方案:形式问题与分析方法
    第一节个案法律之禁止原则:两步骤分析法 /109
    第二节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三步骤分析法 /118
    第三节法律明确性原则:三层级分析法 /133
    第四节法律保留原则:重要性分析法 /151
    第五节正当程序原则:三步骤分析法 /165
    第六节制度性保障原则:二元结构分析法 /186
    第五章宪法实践的技术方案:实质问题与分析方法
    第一节不当联结之禁止原则:本质分析法 /210
    第二节比例原则:三阶段分析法 /225
    第三节平等保护原则:目的—手段分析法 /246
    第四节核心内容保障原则:三步骤分析法 /263
    第六章宪法实践路径的技术公式:美国公式与德国公式
    第一节美国公式:三层级分析结构 /275
    第二节德国公式:二元分析结构 /311
    第三节两大公式的缺陷分析 /335
    第四节统一公式之可行性分析 /358
    第七章宪法实践路径的统一公式:五步骤分析法的构建
    第一节五重审查基准的建构 /367
    第二节审查三因子的厘清 /382
    第三节审查分值的分配 /386
    第四节审查量数的计算 /392
    第五节模拟案件的操演 /400
    参考文献 /405
    后记 /417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