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研究
    编号:32495
    书名: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研究
    作者:贾洛川著
    出版社:上海社科
    出版时间:2008年1月
    入库时间:2008-1-21
    定价:20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贾洛川:男,上海政法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犯罪学会理事及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 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多午,主要研究领域为监狱学、犯罪学,主讲法理学、监狱学基础理论、罪犯教育学等课程。出版有《罪犯灵魂改造工程论》、《中国特色监狱研究》、《中国未成年违法把罪人员矫正制度研究》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本书从生命的视角出发,以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为主线展开编写。全书设计为三篇:上篇为荒原篇,主要揭示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现形态、特点、危害和形成原因,为后面的开发提供前提和对象。中篇为开发篇,是全书的核心,主要论述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依据、价值、特点、指向、关系、原则、环节,实施方法和载体、生态环境营造、类型等问题,主要回答为什么开发、开发什么、怎样开发等问题。下篇为新生篇,主要说明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成果是使罪犯获得新生,同时论述新生者回归社会后如何巩固新生成果的有关问题。

    图书目录

    前言
    导论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含义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研究的意义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特色
    四、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研究的体系安排和内容
    上篇 荒原篇
    第一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现形态
    一、贪婪的物欲杂草
    二、淫邪的性欲恶花
    三、暴戾的气欲氤氳
    四、错位的权欲毒菌
    第二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现特点和危害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现特点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危害性
    第三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的原因
    一、关于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原因的诸种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原因探究的指导作用
    三、关于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原因的具体分析
    中篇 开发篇
    第四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依据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历史文化底蕴依据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现实依据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可能性依据
    第五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价值、特点和指向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价值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特点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指向
    第六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几个关系
    一、肉体和精神的关系
    二、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三、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关系
    四、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五、内容和方法的关系
    六、环境和开发的关系
    第七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原则
    一、法治化原则
    二、人文化原则
    三、个性化原则
    四、社会化原则
    五、体验性原则
    六、生活化原则
    第八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过程的环节
    一、用行刑的犁耙开垦罪犯生命精神荒原
    二、拷问旧有精神世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改变中介
    三、重铸精神世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中心环节
    四、以新的精神养料为动力,强化犯罪行为的彻底矫正
    五、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信息反馈与调节
    第九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实施方法和载体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实施方法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载体
    第十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生态环境营造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生态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生态环境圈的结构分析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生态环境的营造
    第十一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几种类型
    一、贪婪物欲的改变
    二、淫邪性欲的转化
    三、暴戾气欲的转变
    四、错位权欲的转移
    下篇 新生篇
    第十二章 罪犯新生: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开发的归宿
    一、罪犯新生的意蕴
    二、罪犯新生的价值
    三、罪犯新生的标准
    四、罪犯新生的评判原则
    第十三章 罪犯新生与回归社会
    一、新生者回归社会所面临的新的社会环境
    二、对新生者进行社会保护的必要性
    三、对新生者进行社会保护的几个着力点
    四、对新生者进行帮教工作的几个主要环节
    五、对新生者开展帮教工作应确立的帮教对象观
    六、对新生者开展帮教工作的方法
    七、提高新生者帮教工作质量,产生良好社会保护效果的相关因素
    八、新生者帮教的新形式:社会帮教志愿者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