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完善刑罚执行制度,是加强监狱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之一。监狱工作必须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局服务。为此,必须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使那些犯了罪的人在监狱里受到应有的惩罚和改造,从而维护法律尊严,促进社会环境的稳定有序;必须更加重视并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更加准确地执行刑罚,使公平正义这一基本社会价值观念在监狱执法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必须尽最大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使那些原来损害国家或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社会和谐的罪犯,刑满释放回归社会以后,能够遵纪守法,不再重新犯罪,从而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这些都是监狱工作服务大局的基本议题。
面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大局意识,从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上去谋划和推进监狱工作。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正确的理论是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的先导。要服务好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我们必须深入开展监狱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当前监狱工作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都有许多重大课题,如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监狱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建设、改造手段整合和改造质量评估等等,迫切需要去加以研究、探索。当前监狱工作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如在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高校扩招、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社会大背景下,监狱押犯的自然构成、文化素质、生活经历、人际交往、价值取向和心理特点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对监狱原来行之有效的管教方式、方法、手段和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理论研究,对影响监狱工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我们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监狱工作的发展规律,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而更好地促进工作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我们才能更好地聚合各方智慧,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策略和措施,从而有效地抓住热点、突破难点、推进重点。如果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能起到应有的先导作用,实践就会少走弯路;如果能形成多一些共识,改革就会少一些阻力;如果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为大家所共享,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孙平同志长期从事监狱理论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教学之余,他经常利用假期时间到监狱去做调查,我认为这种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将自己的文章汇编成集出版,从文化的角度来进行监狱理论的宣传,我认为对于促进监狱理论研究、开拓工作思路和视野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从文化的角度看,今天的监狱,确实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监狱都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怎样去建设监狱,丰富监狱的文化内涵,提高监狱的文化品位?应该如何以文化人,运用文化手段去教育改造罪犯?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如果不重视用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去占领狱内思想文化阵地,如果不重视文化的教化、养成作用,如果不重视监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就会像石上之树,难以高雄挺拔,监狱工作的发展就会像无源之水,难以成绵延之势。因此,我希望我们的监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在监狱文化研究与建设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促进。
值孙平同志新书出版之际,谨以此为序。
于保忠
2007年3月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