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编号:31017
    书名: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上卷)(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作者:王利明著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07年8月
    入库时间:2007-9-27
    定价:75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物权法》,这意味着我国在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物权法》的制定与颁行在我国法
    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物权法》奠定了依法治国、保护人权的基础。在一切法治国家,私有财产
    权都被视为公民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被并称为公民的三
    大基本权利。保护合法的财产权,就是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就是保护公民通过
    诚实合法的劳动创造的财富,保护公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古人云:“仓廪
    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公民的基本生存条件都难以得到保障,人
    格尊严就无异于是空中楼阁.《物权法》第一次以民事基本法的形式对物权法律
    制度作出了安排,从而全面确认了公民的各项基本财产权利,这就为公民的基本
    人权保障、为法治社会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颁行《物权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衡
    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制是否是市场经济,关键要看市场是否在资源的优化
    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民商法体系
    是否建立和健全。《物权法》作为基本的财产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我国千余年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封建制度之下,私有财产无法得到
    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构建首先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这样交易关系才有可能顺利进
    行。物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因此与市场经济的
    发展息息相关。
    颁行《物权法>>有利于鼓励人民创造财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制订
    《物权法》,就确立了一整套对财产予以确认和保护的完整规则,可以形成真正的
    恒产,从而有助于人们产生投资的信心、置产的愿望和创业的动力。在当代中
    国,物权法所极力倡导的平等保护原则,正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他人劳动
    成果、爱护财富的意识,让更多的人拥有恒产和恒心,从而促进社会财富的迅速
    增长,缩小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颁行《物权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
    是以人为本。《物权法》始终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对实践中
    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如征收补偿、拆迁规范、房屋买卖中的预告登记、
    物业管理中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动续期等问题
    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物权法》将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两项权
    利,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为物权,这就有力
    地保护了八亿农民最基本的财产权利。《物权法》对于征收、征用的条件程序以
    及补偿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就有效地避免了政府滥用公权力随意侵害人民群
    众的合法权益.民安则国泰,民富则国强。保护财产权,就是对民生的最大关
    注;而《物权法》制订过程中所历经的一些曲折以及最后高票通过的结果,这些
    都充分说明了《物权法》与民生的密切相关性和凝聚最大多数人共识的特点。这
    也说明了物权法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是保护老百姓财产的基本法
    律,也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法律。
    “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将《物权法》从“纸面上的法律”转为“现实中的
    法律”,才能够真正发挥《物权法》应有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一方面,由于物
    权法是基本法,许多规定较为抽象,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配套。例如,要尽快
    制订“征收征用法”、“不动产登记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另一方面,法:无解
    释不能适用,我们应当加强对《物权法》的学理解释,从而为相关配套法律、法
    规以及司法解释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物权法的正确适用提供依据.在
    物权法颁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研究的重心主要不是“应然’’的问
    题,而是“实然”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研究物权法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如何解
    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产权的争议以及保护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物权法,
    正确解释物权法,并在正确解释物权法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民法解释学。
    《物权法研究》一书于2002年5月出版,其时《物权法》的起草工作刚刚启
    动。该书是对我参加《物权法》起草、主持编写《物权法学者建议稿》过程中一
    些C/得的总结。该书曾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被教育部列为研究生指
    定教材。但该书出版至今已有数年,在此过程中,我因为参与《物权法》起草工
    作,对物权法理论以及适用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尤其是《物权法》颁布之后,
    我应有关国家机关的邀请,介绍《物权法》的有关内容,并与有关人员就《物权
    法》的理解和适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由此对《物权法》的内容和体系又
    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因此,有必要结合《物权法》对本书进行修订。此次修订,
    不仅要结合《物权法》,对其规定进行解读,而且也将这一期间的一些新的体会
    纳入本书,供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各位同仁批评。
    《物权法》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我虽然有幸参与其制订工作,但对
    《物权法》一些内容的深刻含义的理解仍然感觉是肤浅的。由于时间仓促,本书
    中一些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请各位读者指正。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物权法总论
    第一章 物权概述……………………………………………………………………3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3
    第二节 物权和债权的关系…………………………………………………16
    第三节 物权与财产权的关系………………………………………………31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39
    第五节 物权的分类…………………………………………………………53
    第六节 物权的客体…………………………………………………………58
    第七节 物权的取得和行使…………………………………………………85
    第二章 物权法概述………………………………………………………………91
    第一节 物权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9l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制定的过程和意义………………………………99
    第三节 物权法的性质………………………………………………………105
    第四节 物权法的体系………………………………………………………112
    第五节 物权法的适用和解释………………………………………………119
    第六节 物权法的价值和功能………………………………………………131
    第七节 物权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37
    第三章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47
    第一节 平等保护原则………………………………………………………147
    第二节物权法定原则………………………………………………………158
    第三节 公示公信原则………………………………………………………172
    第四节 一物一权原则………………………………………………………182
    第四章 物权的保护………………………………………………………………192
    第一节 物权保护概述………………………………………………………192
    第二节 物权确认请求权……………………………………………………195
    第三节 物权请求权…………………………………………………………208
    第二编 物权的变动
    第五章 物权变动的一般原理……………………………………………………251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含义……………………………………………………251
    第二节 物权变动模式探讨…………………………………………………254
    第三节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272
    第四节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285
    第六章 不动产登记………………………………………………………………301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的概念和特征…………………………………………301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沿革……………………………………………311
    第三节 登记的效力…………………………………………………………3工5
    第四节 登记机构……………………………………………………………322
    第五节 登记请求权…………………………………………………………329
    第六节 登记机构的审查义务………………………………………………333
    第七节 登记的查询…………………………………………………………338
    第八节 更正登记和异议登记………………………………………………342
    第九节 预告登记……………………………………………………………353
    第十节 登记机构的责任……………………………………………………365
    第七章 动产交付…………………………………………………………………372
    第一节 动产交付概述………………………………………………………372
    第二节 有关交付的特殊规则………………………………………………377
    第三节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变动……………………………385
    第三编 所有权
    第八章 所有权的一般原理………………………………………………………393
    第一节 所有权的概念………………………………………………………393
    第二节 财产所有权的本质…………………………………………………397
    第三节 所有权的内容………………………………………………………399
    第四节 所有权权能的分离…………………………………………………404
    第五节 所有权的限制………………………………………………………407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原因………………………………………………………417
    第一节 征收…………………………………………………………………4工8
    第二节善意取得……………………………………………………………433
    第三节 遗失物的拾得和埋藏物、隐藏物的发现…………………………457
    第四节 孳息的取得…………………………………………………………474
    第五节 抛弃和先占…………………………………………………………476
    第六节添附…………………………………………………………………483
    第七节 货币所有权的取得…………………………………………………502
    第十章 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505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505
    第二节集体所有权…………………………………………………………532
    第三节 私人所有权…………………………………………………………546
    第四节 社会团体所有权……………………………………………………554
    第十一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558
    第一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558
    第二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的历史发展…………………………………566
    第三节专有权………………………………………………………………575
    第四节共有权………………………………………………………………586
    第五节 共有部分的范围……………………………………………………595
    第六节 共同管理权…………………………………………………………609
    第七节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614
    第八节管理规约……………………………………………………………629
    第九节 物业管理……………………………………………………………634
    第十节 区分所有制度中的相邻关系………………………………………638
    第十二章 相邻关系………………………………………………………………643
    第一节 相邻关系的概念和性质……………………………………………643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种类……………………………………………………651
    第三节 相邻关系中法定和约定的关系……………………………………666
    第四节 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669
    第五节 侵害相邻权的救济…………………………………………………674
    第十三章 共有……………………………………………………………………678
    第一节 共有的概念及形态…………………………………………………678
    第二节 共有的分类…………………………………………………………68l
    第三节 按份共有……………………………………………………………684
    第四节 共同共有……………………………………………………………707
    第五节 因共有财产而产生的共同债务……………………………………714
    第六节准共有………………………………………………………………717
    第七节 共有财产的分割……………………………………………………719
    第八节 共有关系中的优先购买权…………………………………………735
    主要参考书目………………………………………………………………………750
    修订版后记…………………………………………………………………………758
    后记…………………………………………………………………………………759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