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30576
- 书名:2008公务员录用考试必读法律法规精编
- 作者:考试中心编
- 出版社:中国法制
-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 入库时间:2007-9-3
- 定价:46
图书内容简介
根据最新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要求,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行政职业
能力测验中的常识判断题目,主要侧重测查报考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
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各省市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普设“公共基础知识”
“法律专业知识”卷,着重测查考生的法律知识储备。
2007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卷常识判断题已经全部调整为法律常识。
对于众多非法律类专业考生,只有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的复习,迅速补充、掌握考
纲要求的法律知识,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考试的要求。
本书融入了我社多年来编纂法律法规的优势和经验,具有如下特点:
一、浓缩常考 精编常识
分类精编法理、法制史、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学科无法在法规
中体现的常考法律常识。
二、关键标注 简化记忆
对法条中的关键词以一一标注,简化对复杂法条的繁琐记忆,清晰把握法规脉络。对于因
后法出现导致前法部分法条被修订或废止的情况,准确注明。
三、考频提示 强化重点
对重难点法条,、将其与公务员考试考频相结合,在法条前统一用女标注。不同数量的*表
. 示该法条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考频和重难点程度,最高为×。
四、真题链接 全面准确
全面收录近年国家及各省市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常识判断题目,穿插于对应法条下,几个
法条同时涉及一道题目时,仅在第一次出现的地方插入该真题,此后标注参见索引。
图书目录
一、常考法律常识精编
法 理……………………………………(1—1)
法 制 史……………………………………(1—6)
宪 法……………………………………(1—7)
行 政 法……………………………………(1—10)
民 法……………………………………(1—15)
民事诉讼法……………………………………(1一19)
刑 法……………………………………(1—21)
国 际 法……………………………………(1—26)
国际经济法……………………………………(1—28)
二、宪 法 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
(2004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15)
(2000年3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2—23)
(1980年9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23)
(2001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29)
(1990年4月4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 41)
(1993年3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51)
(2004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2—56)
(198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58)
(1998年1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2—60)
(2001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2—64)
(2001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67)
(1988年9月5曰)
三、行政法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1)
(2003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3—9)
(1996年3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3一15)
(1999年4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3—20)
(1994年5月12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3—24)
(1989年4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3—31)
(2000年3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3—40)
(2002年6月29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3 46)
(2005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3—55)
(2005年4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3—63)
(2005年8月28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66)
(2003年5月9日)
信访条例………………………………………(3—71)
(2005年1月10日)
法律援助条例 ………………………………(3—75)
(2003年7月21曰)
四、民商经济法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1)
(1986年4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4—12)
(2007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25)
(1999年3月15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4—50)
(1995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4—56)
(2001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63)
(2000年8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4—68)
(2001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4—74)
(2001年4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4—77)
(1985年4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4一S0)
(1998年1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4—82)
. (2005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4—100)
(2006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4—107)
(2002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4—119)
(2004年4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4—124)
(1993年9月2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127)
(1993年10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4—131)
(2000年7月8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4—137)
(2004年8月2s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4—141)
(1999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4—146)
(2001年4月2s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4—154)
(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156)
(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4—163)
(2007年6月29曰)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4—170)
(2005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174)
(2006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179)
(2006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4—183)
(1991年4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4—203)
(1994年8月31日)
五、刑事法律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1)
(2006年6月29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5 47)
(1996年3月17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