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传闻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编号:30544
    书名:传闻证据规则及其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作者:刘玫著
    出版社:人民公安
    出版时间:2007年7月
    入库时间:2007-8-31
    定价:23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证据法学以往被一些研究者视为法学研究的畏途。1996年
    以前,我国法学界对证据法学的研究曾有过一个停滞期,学术
    水平在数年内没有明显提高,研究成果数量也不多,令人有沉
    舟病树之叹。1996年以后,随着庭审方式的变革,要求以一定
    的证据规则配合新的庭审,这刺激了一些诉讼法学者将部分精
    力投入证据法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近年来,随着
    我国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和“三大”诉讼法典的准备再修改,进
    一步推动了证据法学研究在争鸣中向纵深发展。为满足建构司
    法实践中切实可行的证据规则体系的需要,证据规则成为近年
    来证据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讨论证据规则的论著不少。不过,
    全面、系统探讨传闻证据规则的专著在内地尚属鲜见。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术语辨析……………………………………………(1)
    第一节 传闻,传闻证据(hearsay,hearsay evidence) …(1)
    一、学理解释……………………………………………(3)
    二、成文法上的定义……………………………………(1O)
    三、多重传闻,传闻中的传闻(hearsay within hearsay)
    ………………………………………………………(12)
    四、非传闻(non hearsay) …………………………(13)
    五、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23)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hearsay rule) …………………(27)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定义………………………………(27)
    二、传闻证据规则的性质………………………………(30)
    第二章 传闻证据规则的起源和发展 ………………………(35)
    第一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确立 ……………………………(35)
    一、第一个时期,16世纪中期,传闻证据规则的
    起源时期……………………………………………(35)
    二、第二个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初,传闻证据规则的
    重大过渡时期………………………………………(39)
    三、第三个时期,18世纪,传闻证据规则的
    巩固时期 ……………………………………………(42)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发展 …………………………………(44)
    一、传闻证据规则适用于明示陈述……………………(45)
    二、传闻证据规则适用于默示陈述……………………(50)
    三、电子证据……………………………………………(61)
    第三节 大陆法系相关规定的历史发展 …………………(68)
    一、罗马教会法的处理方式……………………………(68)
    二、大革命以后的处理方式……………………………(72)
    三、大陆法系处理方式形成的原因 ……………………(74)
    第三章 联合国文件及外国证据法中的相关规定 …………(79)
    第一节 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79)
    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
    相关规定 ……………………………………………(79)
    二、《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北京规则》)中的相关规定 ……………………(81)
    三、《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的
    相关规定……………………………………………(82)
    四、《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相关规定……………(84)
    第二节 普通法系国家的传闻证据规则 …………………(87)
    一、英国的传闻证据规则 ………………………………(87)
    二、美国的传闻证据规则 …………………………………(97)
    三、加拿大的传闻证据规则 ……………………………(102)
    四、澳大利亚的传闻证据规则 ………………………………(106)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111)
    一、法国的相关规定……………………………………(111)
    二、德国的相关规定………………………………………(114)
    第四节 意大利、日本和俄罗斯的相关规定 ……………(122)
    一、意大利的传闻证据规则 ……………………………(122)
    二、日本的传闻证据规则 ………………………………(125)
    三、俄罗斯的相关规定…………………………………(132)
    第四章 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136)
    第一节 香港证据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136)
    一、香港法律制度概况…………………………………(136)
    二、香港证据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140)
    第二节 澳门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148)
    一、澳门刑事诉讼法及刑事证据制度概况……………(148)
    二、澳门刑事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152)
    第三节 台湾“刑事诉讼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166)
    一、台湾“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证据制度概况………(166)
    二、台湾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167)
    三、台湾学者的观点……………………………………(174)
    第五章 传闻证据规则的价值 ………………………………(185)
    第一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内在价值
    一一发现案件真相与实体公正 …………………(185)
    一、传闻证据不是最佳证据……………………………(186)
    二、传闻证据通常不是在宣誓之后作出的 ……………(187)
    三、传闻证据无法进行交叉询问 ………………………(190)
    四、法官和陪审团无法观察陈述者的行为举止 ………(192)
    第二节 传闻证据规则的外在价值 ………………………(195)
    一、传闻证据规则与程序公正 …………………………(196)
    二、传闻证据规则与效率………………………………(20l)
    三、传闻证据规则与平等武装和保护公共利益 ………(204)
    四、传闻证据规则与秩序和防止政府滥权 ……………(205)
    第六章 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208)
    第一节 普通法中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208)
    一、已故人的陈述 ………………………………………(208)
    二、可采纳的作为有关事情一部分的陈述 ……………(214)
    三、公共文书和记录(public documents and records)
    ………………………………………………………(219)
    四、权威出版物中的记录(reference works) …………(220)
    五、先前程序中所作的记录 ……………………………(221)
    第二节 英国成文法中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221)
    一、第一手书面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222)
    二、商业文件和其他文件中传闻证据规则的例外 ……(223)
    三、行使自由裁量权去排除某些证据…………………(224)
    四、由计算机制作出来的文件 …………………………(226)
    五、《1988年刑事司法法》第32条A项对例外的
    补充…………………………………………………(227)
    第三节 美国制定法上的例外 ……………………………(229)
    一、不必要亲自陈述的例外 ……………………………(229)
    二、不能亲自陈述的例外………………………………(233)
    三、“传闻中的传闻”的例外……………………………(235)
    四、用于攻击和支持陈述者的可信性的例外 …………(235)
    五、其他例外……………………………………………(236)
    第四节 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理由及评价 ………………(240)
    一、有关传闻证据规则设置例外的理由 ………………(240)
    二、对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评价 ………………………(243)
    第七章 传闻证据规则与我国刑事诉讼 ……………………(246)
    第一节 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和司法状况 ………………(246)
    一、立法状况……………………………………………(246)
    二、相关司法状况(仅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253)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
    必要性和可行性…………………………………(254)
    一、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必要性 ………………………(254)
    二、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可行性 ………………………(256)
    第三节 关于我国刑事诉讼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构想 …(261)
    一、我国学者的立法构想及对其的分析 ………………(261)
    二、笔者的主张…………………………………………(270)
    参考文献………………………………………………………(279)
    本书共有279页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