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法治的理论研究繁荣兴盛,法律制度
的建设方面亦硕果累累。然而,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的双重繁荣并
未能够给国家带来同等程度的法治化。换句话说,我们在法治实践
上所取得的成效并不足以媲美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的具体成果,其
间尚存有极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法的实施与实现终究离不开“人”
这一主体的能动作用,所以,法治的研究以及制度建设,应当转变视
角,从法治的主体一一公民的法治意识研究着手,进而探索法治建设
的规律,并解决有关法治应当“怎么做”的问题,最终着眼于建构一套
适应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法治意识培育机制。
本书针对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较为薄弱的现实,在首先界定
法治意识的内涵、结构、功能和构建法治意识的资源与基础之上,分
析法治意识与人的现代化之关系,提出在中国进行公民法治意识培
育,应当大胆吸收外来法治文明的成果,并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土的文
化和传统资源;塑造公民法治意识,应当以塑造公民的政治、法律人
格为基础,以培养公民“法治信仰”为目标,来进行全方位的制度完
善、意识更新、培养教育和观念变革。本书希望借助对当代中国公民
法治意识的研究,加强国家法治建设中对于“人”及人的意识这一主
体因素的重视,而这一视角,应当能为法治中国的飞跃发展,提供理
论和实践上的启示。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