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人类重要哲学命题
    编号:30190
    书名:人类重要哲学命题
    作者:阎晓宏主编
    出版社:湖北教育
    出版时间:2000年11月
    入库时间:2007-8-3
    定价:20.5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当人类能够思考的那一刻,人类的文明就诞生了。几千年人
    类的文明犹如一条绵延不息的河流,积留和沉淀下来的思想与知
    识浩如烟海,它扬弃着,向前发展着。我们能够在动态的文明进
    程中认识并把握历史留存下来的全部人类思想与知识吗?可以
    说,对于任何一个哪怕是最智慧的大脑,这也是不可能的。这近
    似于一个哲学命题:用有限的生命个体去认识并把握无限。庄子.
    以为:“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结论不言而喻。
    且不要陷入悲观。有限不能把握无限,那就让我们以有限来
    认识和把握有限吧。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了解和认识以
    往的什么?我们能够了解和认识以往的什么?我们应当了解和
    认识以往的什么?
    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思想命题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时
    期思想家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人类最关心的重大问题
    经过艰苦思索而作出的解释、说明和判断。德国思想大师黑格尔
    把思想命题称之为“人类认识之网”中的“纽结”。我们可以形象
    地说,思想命题是人类思想智慧的沉淀和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中
    最具光彩的部分。我们难以了解和认识有史以来每一位杰出思
    想家的全部思想、著作和观点,但是,我们却可以了解和认识他们
    思想和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即他们提出的思想命题。任何
    一个哲学家、法学家、文学家或自然科学家,其思想精华往往集中
    地体现在他们的思想命题中。不妨试举几个例子:“人是万物的
    尺度”,这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普罗塔戈拉提出的著名思
    想命题,该命题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作为衡量、判断事物的
    标准,亦即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衡量事物的标准。这一命题虽
    有浓厚的主观主义的色彩,但同以往把神灵、天命等作为衡量万
    物与是非的尺度相比,显示出入的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表明了
    人类认识的进步。“美即和谐”,是一则著名的美学命题。古希腊
    第一位美学家(当然也是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体
    现着合理的数量关系,事物数量的比例影响着美的客观效果,比
    如,最美的线形是长与宽形成一定比例的长方形。这就是著名的
    “黄金分割”。这一命题概括了古希腊艺术追求和谐与静穆的基
    本特点。再如,18世纪英国大思想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
    知”这一命题,认为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事物之所以存在,首先
    是因为我感知了它,如果我没有感知它,它就不存在(相对于认识
    的主体“我”而言)。同时代的法国唯物主义大师拉美特利则提出
    了一个与之相对立的命题:“人是机器。”他认为不是心灵决定物
    质,而是物质决定心灵,人的身体状况可以毫无例外地决定人的
    心灵状况,人体一旦停止活动,心灵的活动也就随之停止了。现
    在看来,两个命题均有不科学和偏颇之处,但它们代表了当时欧
    洲社会的认识水平。
    中国的思想命题更丰富、更精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
    上思想学术活动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有“百家争鸣”之称,也产生
    了许多精彩的思想命题。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有教无类”
    的教育命题,认为圣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人之所
    以成为各种不同的人,主要是由后天的影响所造成的,所谓“性相
    近,习相远”也。孔子强调吸收平民入学,除奴隶之外,不分贫富、
    贵贱、贤愚,这是中国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教育观。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的“言必有三表”,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
    之事”,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三表“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
    百姓人民之利”。该命题以朴素务实的思想观点,阐述了真理标
    准问题,否定了以“天命”为真理尺度的观念,这在人类认识史上
    是一个贡献。战国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公孙龙提出的“白马
    非马”则是一个极具思辨性的逻辑命题。他认为“白马”与“马”这
    两个概念只有在“马”的形状上是相同的,而在本质上不是一回
    事,“白马”仅指白色的马,而吁马”却包含着各色各样的马,二者之
    间存在着种属关系。虽然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诡辩性命题,但
    该命题表现出的高度思辨性和认识深度却是公认的。
    一个能够流传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思想命题,尽管它在现
    在看来,也许是有局限的,甚至是幼稚的,但在当时,一定是对那
    一时期社会的人类认识的一种创新和超越。因此可以说,我们要
    了解和认识以往的思想和文明,就应该抓住人类认识之网中的这
    个“网结”,去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上那些最具智慧,最为精彩重
    要的思想命题!这也是我们编写这套丛书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康德说过,在你认识事物之前,首先得考察一下自身的认识
    能力。组织编写这套书,存在着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中外思想
    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文明史积留下来无数的知识和智慧,要从
    中撷取最能代表人类思想在当时每一进展的思想命题,这本身就
    是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对思想命题的表述与说明,要
    做到在明确阐述的基础上能够使之通俗、生动,这更为不易。虽
    然撰写者均熟悉所撰写学科的情况,均是有较高学科造诣的中年
    学者,但大家仍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把思想命题这样深奥的东
    西写通俗是有难度的。在通俗中把握深刻,是本书的出版者和作
    者共同的愿望。对思想命题的解释、表述,在不失严谨的前提下
    力求使之简明、生动,避免学院式、概念化的诠释。在表述思想命
    题的同时,还简单介绍了提出该命题的思想家的生平,并有意穿
    插了思想家们的一些逸闻轶事。比如,泰勒士痴迷于天文学,传
    说一天夜晚在观察天象时,不慎掉人井中,他立即受到了身边侍
    女的嘲弄:“你只关心天上的事,却忘记了脚下。”较为形象地描绘
    出泰勒士痴迷于科学的憨态,使读者在阅读命题的同时对思想家
    也有一些了解。
    本丛书计划推出哲学、政治、法律、宗教、逻辑、文学、历史、科
    技、经济、军事等多种思想命题。由于种种原因,本丛书一定存在
    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它是值得您看的。

    图书目录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仁者爱人
    言必有三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
    万物皆备于我
    恢诡谲怪,道通为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无厚不可积也, 其大千里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日方中方睨, 物方生方死
    大同异与小同异
    南方无穷而有穷
    今日适越而昔来
    连环可解
    天下之中央,在燕之北、越之南
    泛爱万物, 天地一体
    白马非马
    卵有毛
    鸡三足
    郢有天下
    丁子有尾
    火不热
    轮不辗地
    龟长于蛇
    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狗非犬
    白狗黑
    一尺之捶, 曰取其半,万世不竭
    人性恶 , 其善者伪也
    天不变,道亦不变
    人死不能为鬼
    天地万物以无力本
    声无哀乐
    名教出于自然
    言可尽意
    物不迁
    形质神用
    顿悟成佛
    民胞物与
    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
    理一分殊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能必副其所
    后儒以理杀人
    冲决一切网罗
    善恶俱分进化
    行易知难
    水是万物的本原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美德乃是和谐
    阿基里斯追不上龟
    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
    人是万物的尺度
    无物存在
    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
    一切学习都是回忆
    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
    人的天性就是求知
    我是一个说谎者
    要像狗那样活着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判断
    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人必须服从命运
    正因为荒谬, 所以我才信仰
    上帝是可能设想的最伟大的存在者
    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如无必要, 切勿增加实体数目
    真理的障碍是权威、习惯、成见和虚夸
    我思故我在
    知识与力量合而为
    人对人像狼一样
    心灵就像一块白板
    存在就是被感知
    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认识了必然即自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人是机器
    人是教育的产物
    人为自然立法
    现实的就是合理的
    生命就是痛苦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学习哲学是锻炼思维的惟一手段
    上帝死了
    梦是愿望的满足
    真理总是具体的
    有用就是真理
    死亡使自我从常人中摆脱出来
    存在先于本质
    语词的含义在于使用
    拒斥形而上学
    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理解是一种视界融合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