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文艺与中国现代性
    编号:30148
    书名:文艺与中国现代性
    作者:张法
    出版社:湖北教育
    出版时间:2002年6月
    入库时间:2007-8-3
    定价:17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我”站在“21世纪的边上”。
    当我仰望,我已不能像几千年来的古代学者那样,从灿烂
    的星空中形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28宿的景观,而是看到一个
    现代的天文学教给我的星系图象,我的想象只是在现代的宇宙
    学框架中遨游。当我远眺,我不可能感受到东南北三面是海,
    西面翻过昆仑山还是海,而中国在四海之内,在四方之中的方
    形大地,我清楚我站在一个圆形地球上的地理位置:七大洲之
    一的亚洲中的中国。我用了近百年来才成为世界性纪年方式的
    公历,而不是中国的天干地支旧历,时间坐标对我心理的影响
    不是60一个花甲和王朝兴亡轮回产生的情愫,而是世纪末引
    发的沉思。
    这就是我回望中国文艺从传统向现代演化的时空凭借。这
    一特殊的视点上的特殊的视者,既暗含了独特性,又暗含了局
    限性。我看到我在这一时空能看到的东西,也只能看到这些东
    西。
    与现代性相关的中国文艺,从时间维度上说,是从1840
    年开始的。
    1840年,中国文化被宰成两段,此前,中国按自身的规
    律运转,此后,中国融人了统一的世界史。在西方资本主义兴
    起之前,世界史主要是各区域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自行运转的
    分散历史,15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方崛起并其必然性的向外
    扩张,自1419—1487葡萄牙人南航于西非,1492—1493哥伦
    布远航美洲,1497—1499达。伽马东航于印度,1519—1522麦
    哲伦环航地球,西欧诸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荷
    兰先后进入非洲、美洲和亚洲,一步步把全球逼进一个统一的
    世界史。
    1840年,资本主义终于决定性地用坚船利炮打进中国,
    把中国拖赶进统一的世界史,这一年,成为中国历史古典与现
    代的界碑。
    历史学家看出了,西方文化是世界史的一个例外。汤因比
    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考察了23个“文明”,统合希腊文
    明、中世纪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为一个,也有21个。把20个
    文化放在一边,西方文化放在另一边来比较,可以有很多归
    纳。一个较有参考价值、但要经过复杂的演绎解释过程才讲得
    清楚些的结论是:所有的文化,都把人放进自然整体之中,使
    人屈从和谐于自然;只有西方文化使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去
    征服自然。正是这一点, (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特征)西方文化
    产生出了现代文化,使分散的世界史成了整体的世界史,使世
    界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把人类带进了现代“福祉”,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现代“灾难”。历史学家论及西方文化是世界
    史的例外,但却没有由此进一步去探索非西方文化在世界史中
    的更深一层的意蕴。这,更多地是留给非西方学者去关注的。
    历史学家也看出了,中国文化是世界史的另一个例外。但
    只把这例外给了古代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文化像中国这
    样,几千年毫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虽然汤因比把西方文化分
    算为三:古希腊、中世纪、现代西方,但还是可以按惯例视它
    为“不间断”。不过是不间断地发展了起来。与它的跳跃发展
    相比,中国的延续保存仍显得格外有特色。可惜中国文化为世
    界史例外的现代意义没有被探讨。在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中,
    中国只被视为与广大的亚洲、非洲、美洲国家一样的殖民对
    象;在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史的图景,西方和苏联都按自己的
    世界史地图重画了中国,但仍然视为与亚、非、美洲的非西方
    非苏联国家同质,是它们的争取或争夺对象;中国与苏联分开
    后,膚于第三世界,于是又被放进了第三世界的一般抽象之
    中。
    呈出由古典中国而来的现代中国的特殊性,是理解中国文
    艺、以及决定文艺在中国文化中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而不以其他
    方式从传统向现代演化的关键。因此本书在进人中国现代文艺
    的正题之前,要以长长的第一编来探讨现代中国的特殊性。即

    图书目录

    丑直
    第一编 中国现代性
    一 从现代性到中国现代性
    二 中国文化的中心化情结
    三 战士心态与中国现代性
    四 领袖现象与中国现代性
    五 中国现代性的现象结构和阶段
    第二编 艺术与中国现代性
    一 建筑的意义转换
    二 建筑总体尺度的消失及其结果
    三 民族象征空缺及其重建
    四 中国服饰:从传统向现代的关结
    五 戏剧改良:新旧形式的互渗互改
    六 晚清绘画三潮流
    七 点石斋:绘画与都市的迷茫
    八 绘画:转型的困惑
    九 绘画:大师的轨迹和意义
    十 80年代现代美术
    第三编 文学与中国现代性
    一 从诗歌革命到革命诗歌
    二 小说革命:多重因素的撞击
    三 民初小说与时代心态
    四 五四狂飙与中国现代性
    五 青春冲动:郭沫若诗与五四精神
    六 狂痛呐喊:鲁迅与五四精神
    七 郁达夫现象与中国现代性
    八 五四后文学三类型(学院、都市、革命)
    九 伤痕文学:兴起、演进、解构及其意义
    十 寻根文学的多重方向
    十一 80年代先锋文学
    第四编 90年代文艺与中国现代性
    一 90年代初期中国文艺境遇
    二 90年代的中国都市文化
    三 文艺与民族精神
    四 后现代与中国现代性
    五 后殖民理论与中国现代性
    后 记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