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刑事证据法学(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
    编号:29853
    书名:刑事证据法学(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
    作者:刘广三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07年6月
    入库时间:2007-7-6
    定价:32元
    特价:27.2元,85折,省4.8元!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证据法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
    在此之前,虽然法律上有一些零星的证据规则,也有人写过证据法
    的散论,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英国学者吉尔伯特
    (Gilbert)在1754年出版的《证据法》(了he Law 0{Evidence)被
    认为是第一本关于证据法学的专著,标志着英美证据法学专门化研
    究的开端。严格来说,吉尔伯特的《证据法>>掺杂了很多证据学的
    内容,但其影响力却持续了几乎半个世纪。直到1827年边沁
    (Bentham)出版了《司法证据的理论基础》 (Rational 0{工udicial
    Evidence)一书,才可以说是真正把证据法学从“基于司法实践而
    务实地发展出来的凌乱的技术性证据规则”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著
    作,它为后来的证据法研究奠定了基础。从此,证据法学开始从证
    据学中逐步独立出来。
    19世纪以来,证据法学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并进入相对成熟的
    阶段。以斯蒂芬(Stephen)、赛耶(7hayer)和威格摩尔(Wig—
    more)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对证据法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
    究。斯蒂芬在《证据法摘要》(A Digest Of Evidence Law)一书中,
    排除了先前证据法学者讨论的证明对象、推定等内容,认为关于证
    人出庭、证据保全、询问证人等问题属于程序法而非证据法的范
    畴。赛耶在《普通法证据导论>> (A Preliminary Treatise on Evi—
    dence at the Common Law)一书中,继续斯蒂芬的努力,对证据
    法的内容体系作了更简练的概括。他从证据法教材中剔除了大量“虽然与证据相
    关但却与证据法无关”的案例。赛耶的努力明确了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把证据
    法的结构建立在相关性和可采性研究的基础上。威格摩尔在其代表作《普通法审
    判中的英美证据法专论》一书中,将英美证据法阐述为一个由原则和规则组成的
    体系,非常详尽而有深度地探讨了主要证据规则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并着力梳理
    互相冲突着的司法判例,使之形成由原则和规则组成的一致性成果。与赛耶一脉
    相承的是,威格摩尔明确将那些属于实体法或程序法方面的内容排除在外,继续
    为捍卫证据法的独立性作出贡献。在威格摩尔所处的时代,证据法已经正式成为
    法学院一门独立的课程,并开始与传统的实体法、程序法并驾齐驱。 .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证据学与证据法学在最初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是
    历代证据法学家们的努力促成了证据法学与证据学的分野。这个过程是伴随着社
    会分工而产生,随着学科领域分化而发展的。证据学的研究涉及很多自然科学领
    域以及社会科学,不仅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
    识,而且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以及哲学的知识。可以说, 自威格摩尔以后
    几乎再无人尝试全面研究证据学并以此统摄证据法学。相应地,研究证据问题的
    学者分化为两派:一部分学者热衷于研究证据规则,甚至以成文化的证据法律为
    主要研究对象;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越来越倾向于关注证明的过程,充分运用逻
    辑、数学的工具研究如何证明的科学,并形成了所谓的“新证据学派”① (New
    Evidence Scholarship)。
    同样,在我国法学研究短暂的历史中,也出现了证据学与证据法学从融合走
    向分化的局面。广义的证据学其实古已有之,《洗冤集录》之类的法医学著作在
    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看成是杰出的证据学研究成果,但证据法学的发展却是在近代
    法制变革以后。从1930年出版第一本《证据法》教材开始,我国学术界不断地
    徘徊在“证据学”与“证据法学”之间,先是民国时期“证据法学”千第一律,
    然后是2。世纪8。年代“证据学”出尽风头,之后是90年代“平分秋色”。从目
    前流行于各大专院校的关于证据的通用教材来看,两者的分布可谓旗鼓相当。显
    然,我国学界对于证据学以及证据法学的名称运用是相当混乱的。不过,近年
    来,随着证据法学研究内容的深入和一度要制定证据法典的浪潮,国内很多学者
    的研究重点已经从证据学转移到了证据法学,即使是冠以“证据学’’名称的教
    材’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是纯粹的证据法学内容,而在证据法学的教材中,虽然
    已经有了更多的证据规则的内容,但还没有把传统的证据学研究的内容剔除。证
    据学与证据法学虽然已经“分化”,但证据法学却没有完全独立。造成这种状况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诉讼制度的差异是主要的。大陆法系背景的中国诉讼制度采
    取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下,独立的证据法显得有点多余, 因为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只
    是英美证据法的一个传统,与现行的证据制度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对证据规则的
    研究也只是停留在介绍层面。而司法实践中如何收集证据,如何判断证据,如何
    组织证据证明事实,则需要经验性的总结加以指引,于是这些内容被纳入了证据
    法学的研究中。专长于证据学研究的学者比较注重证据的发现真实的功能, 因此
    他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证据的证明力上,而专长于证据法学的学者却更关注
    证据法保障公正的程序功能,前者的学术背景往往是侦查学或者物证技术学的,
    后者的学术背景则是程序法学的。应当看到,这种研究群体的分化,为证据学与
    证据法学的逐渐分离做好了准备。
    在证据法学的研究中,根据诉讼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成刑事证据法
    学、民事证据法学和行政证据法学三个分支学科。这些不同的证据法学科由于使
    用共同的基本概念,遵循一系列基本的证据规则和诉讼原理,而且从总体上来说
    都是研究诉讼中的证据问题, 因而存在许多共性内容。但是,如民事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一样,上述三门证据法学科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研究
    对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尤其是刑事证据法学,有着更
    为严格的证据规则要求和体系,更加强调保障公正的程序功能,需要遵从不同的
    证据原则,执行更高的证明标准,而且在证明对象、证明责任的分配和证明环节
    上都有明显异于其他两门证据法学的特色。鉴于这种认识,我们组织各方面的力
    量专门编写了这本《刑事证据法学》。应当说,参与本书撰稿的作者队伍还十分
    年轻’年龄最长者属主编本人,也不超过四十岁。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
    书作者全部具有法学博士学位,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
    大学等高校,个别作者还是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的法学博士,而且都从事刑事诉
    讼法学和刑事证据方面的研究多年,应当说,就研究的深度、创新性和反映学术
    前沿的动态方面,本书又具有一定的优势。初稿完成以后, 由于作者较多,行文
    风格不一,主编在统稿过程中, 曾经面临某些方面的困难,特别是个别章节内容
    存在交叉论述,前后观点也有冲突的现象。好在大家对基本问题的认识大体一
    致,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主编以采纳通说作为编写教材的标准,对有关内容进
    行了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刑事证据法的要求。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 论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学概述…………………………………………………………3
    第一节 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4
    第二节 刑事证据法学的体系………………………………………………11
    第三节 刑事证据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3
    第四节 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15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1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22
    第二节 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7
    第三节 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4
    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9
    第三章 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54
    第一节 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56
    第二节 证据制度的价值论基础……………………………………………64
    第三节 证据制度的程序正义论基础………………………………………69
    第四节 证据制度不同理论基础的价值选择与权衡………………………74
    第四章 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82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83
    第二节 自由心证原则………………………………………………………90
    第三节 直接言词原则………………………………………………………98
    第五章 刑事证据规则……………………………………………………………108
    第一节 刑事证据规则概述…………………………………………………108
    第二节 国外主要证据规则…………………………………………………114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及其完善……………………………………153
    第二编刑事证据论
    第六章 刑事证据概述……………………………………………………………167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168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173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188
    第七章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191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概述…………………………………………192
    第二节物证、书证…………………………………………………………193
    第三节 证人证言……………………………………………………………200
    第四节 被害人陈述…………………………………………………………212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215
    第六节 勘验、检查笔录……………………………………………………226
    第七节 鉴定结论……………………………………………………………230
    第八节 视听资料……………………………………………………………238
    第九节 其他证据种类探讨…………………………………………………244
    第八章 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252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概述…………………………………………252
    第二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255
    第三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259
    第四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263
    第五节 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证据………………………………………………………267
    第六节 刑事证据的其他理论分类…………………………………………270
    第三编刑事证明论
    第九章 刑事证明概述…………………………………………………………277
    第一节 刑事证明的概念……………………………………………………278
    第二节 刑事证明的特征……………………………………………………281
    第三节 刑事证明的理论体系………………………………………………285
    第十章 刑事证明对象……………………………………………………………293
    第一节 刑事证明对象概述…………………………………………………293
    第二节 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295
    第三节 作为刑事证明对象的实体法事实…………………………………300
    第四节 作为刑事证明对象的程序法事实…………………………………304
    第十一章 刑事证明责任…………………………………………………………308
    第一节 刑事证明责任的含义与性质………………………………………308
    第二节 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315
    第三节 两大法系刑事证明责任……………………………………………322
    第四节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329
    第十二章 刑事证明标准…………………………………………………………336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337
    第二节 证明标准的性质……………………………………………………342
    第三节 证明标准的多元化…………………………………………………347
    第四节 外国的刑事证明标准………………………………………………352
    第五节 中国的刑事证明标准………………………………………………358
    第十三章 刑事证明方法一一推定和司法认知…………………………………364
    第一节推定…………………………………………………………………364
    第二节 司法认知……………………………………………………………371
    第十四章 刑事证明环节…………………………………………………………381
    第一节取证…………………………………………………………………381
    第二节举证…………………………………………………………………403
    第三节质证…………………………………………………………………412
    第四节 认证……………………………………………………………434
    本书共有434页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