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物权法判解研究与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全面修订
    编号:29514
    书名:物权法判解研究与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全面修订
    作者:何志著
    出版社:人民法院
    出版时间:2007年5月
    入库时间:2007-6-11
    定价:4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在坚持《物权法判解研究与适用》体例的基础上,依据物权法的规定,融百家之长,以司法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为依托,采用判解研究的方法(从案例入手——提出问题——理论阐述——案例评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物权法,力争做到判解研究与适用紧密结合,力争做到为审判实践和现实生活服务。在物权法实务研究方面作了可喜的努力,他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经,以物权法的理论与实务为纬,以专题的形式,从案例入手,参酌学说判解,系统地阐述了物权法制度。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物权法概说…………………………………(23)
    一、物权法的意义…………………………………………(23)
    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24)
    三、物权法的特征…………………………………………(25)
    四、物权法与宪法及其他法律的关系………………………(26)
    五、物权法的作用…………………………………………(28)
    第二节 物权法定原则………………………………(30)
    一、问题的提出 …………………………………………(30)
    二、物权法定的意义………………………………………(32)
    三、物权法定的界定………………………………………(33)
    四、物权法定的内容………………………………………(35)
    五、违背物权法定原则的后果 ……………………………(36)
    六、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38)
    第三节 公示公信原则………………………………(40)
    一、问题的提出 …………………………………………(40)
    二、公示原则 ……………………………………………(42)
    三、公信原则…………………………………………(45)
    四、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7)
    第三章 物权的效力…………………………(48)
    第一节 物权的排他效力……………………………(48)
    一、问题的提出 ………………………………………(48)
    二、物权排他效力的主要内容 ……………………………(49)
    三、物权排他效力的限制…………………………………(50)
    四、对前述案例的评析……………………………………(52)
    第二节 物权的优先效力……………………………(52)
    一、问题的提出 …………………………………………(52)
    二、物权对于债权的优先效力 ……………………………(54)
    三、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56)
    四、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57)
    第三节 物权的追及效力……………………………(58)
    一、问题的提出 …………………………………………(58)
    二、物权的追及效力及其例外 …………………………(59)
    三、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0)
    第四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62)
    第一节 物权变动概说………………………………(62)
    一、问题的提出 …………………………………………(62)
    二、物权的发生(取得、设定) …………………………(63)
    三、物权的变更 …………………………………………(64)
    四、物权的消灭 …………………………………………(64)
    五、物权变动的原因………………………………………(65)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5)
    第二节 物权行为 ……………………………………(66)
    一、问题的提出 …………………………………………(66)
    二、物权行为 ……………………………………………(67)
    三、物权行为的独立性…………………………………(69)
    四、物权行为的无因性……………………………………(70)
    五、我国物权法对物权行为理论所持的态度………………(71)
    六、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75)
    第三节 物权变动的基本模式………………………(77)
    一、问题的提出 …………………………………………(77)
    二、意思主义变动模式…………………………………(78)
    三、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78)
    四、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79)
    五、我国物权法对物权变动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81)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82)
    第四节 不动产登记…………………………………(83)
    一、问题的提出 …………………………………………(83)
    二、不动产登记的理论基础………………………………(85)
    三、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87)
    四、不动产登记范围和机构………………………………(90)
    五、不动产登记簿…………………………………………(93)
    六、更正登记与异议登记…………………………………(97)
    七、预告登记 ……………………………………………(101)
    八、登记机关的审查权及赔偿责任…………………………(104)
    九、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107)
    第五节 动产的占有与交付…………………………(109)
    一、问题的提出 …………………………………………(109)
    二、动产占有与交付的公示意义 …………………………(110)
    三、动产的交付方式、交付时间、交付地点和效力…………(111)
    四、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17)
    五、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119)
    第五章 物权的保护…………………………………(121)
    第一节 物权的保护方式……………………………(121)
    一、问题的提出 …………………………………………(121)
    二、和解…………………………………………………(122)
    三、调解…………………………………………………(123)
    四、仲裁…………………………………………………(124)
    五、诉讼…………………………………………………(125)
    六、私力救济中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26)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127)
    第二节 物权请求权概说……………………………(128)
    一、问题的提出 …………………………………………(128)
    二、物权请求权的性质……………………………………(129)
    三、物权请求权与相关请求权的关系………………………(130)
    四、物权请求权的行使……………………………………(132)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133)
    第三节 物权请求权的类型…………………………(134)
    一、问题的提出 …………………………………………(134)
    二、确认物权请求权………………………………………(135)
    三、返还原物请求权………………………………………(137)
    四、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请求权 …………………………(137)
    五、恢复原状请求权………………………………………(139)
    六、损害赔偿请求权………………………………………(140)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141)
    第四节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142)
    一、问题的提出 …………………………………………(142)
    二、诉讼时效的意义………………………………………(143)
    三、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144)
    四、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145)
    五、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147)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150)
    第二编 所有权
    第一章 所有权通则…………………………(153)
    第一节 所有权概说…………………………………(153)
    一、所有权在民法中的意义 ………………………………(153)
    二、所有权的法律特征……………………………………(156)
    三、所有权的社会功能……………………………………(159)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161)
    一、问题的提出……………………………………………(161)
    二、所有权的积极权能……………………………………(162)
    三、所有权的消极权能……………………………………(167)
    四、所有权权能行使的限制 ………………………………(168)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169)
    第三节 不动产及动产的征收、征用……………(170)
    一、问题的提出……………………………………………(170)
    二、公共利益及其界定……………………………………(172)
    三、征收与征用及异同……………………………………(174)
    四、征收和征用的补偿……………………………………(176)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178)
    第四节 善意取得制度………………………………(178)
    一、问题的提出 …………………………………………(178)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历史发展 ……………………………(180)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确立…………………………………(182)
    四、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183)
    五、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 ……………………………(186)
    六、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190)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191)
    第二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193)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194)
    一、国家所有权的意义……………………………………(194)
    二、国家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平等保护……………………(197)
    三、国家所有权的权能及行使 ……………………………(198)
    四、保护国家财产所有权的禁止性规定……………………(199)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20l)
    一、问题的提出 …………………………………………(201)
    二、集体所有权的意义……………………………………(202)
    三、集体所有权的权能及行使 ……………………………(203)
    四、对前述案例的评析……………………………………(206)
    第三节 私人所有权………………………………………(207)
    一、问题的提出 …………………………………………(207)
    二、私人所有权的意义……………………………………(208)
    三、私人所有权的权能与行使 ……………………………(210)
    四、对前述案例的评析……………………………………(210)
    第三章 不动产和动产所有权…………………(211)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211)
    一、问题的提出……………………………………………(211)
    二、上地国家所有权………………………………………(212)
    三、上地集体所有权………………………………………(213)
    四、国有土地和集体上地的划分……………………………(215)
    五、上地所有权的效力范围 ………………………………(216)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217)
    第二节 房屋所有权…………………………………(218)
    一、问题的提出……………………………………………(218)
    二、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关系的法律规定 ……………(223)
    三、房屋所有权人与上地使用权入主体一致为原则,
    非一致为例外…………………………………………(225)
    四、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与买卖合同的效力…………………(228)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230)
    第三节 拾得遗失物…………………………………(230)
    一、问题的提出……………………………………………(230)
    二、拾得遗失物的意义及其法律性质………………………(233)
    三、拾得遗失物的构成要件 ………………………………(235)
    四、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 ………………………………(237)
    五、拾得漂流物……………………………………………(240)
    六、一点建议 ……………………………………………(240)
    七、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241)
    第四节 发现埋藏物…………………………………(244)
    一、问题的提出……………………………………………(244)
    二、埋藏物发现的意义及法律性质…………………………(246)
    三、埋藏物发现的构成要件 ………………………………(246)
    四、发现埋藏物的法律效果 ………………………………(248)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249)
    第四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50)
    第一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说…………(250)
    一‘、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意义………………………(250)
    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法律特征……………………(251)
    第二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53)
    一、问题的提出 …………………………………………(253)
    二、业主的专有所有权意义及范围…………………………(254)
    三、业主的共有所有权的意义及范围………………………(256)
    四、业主作为所有权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258)
    五、业主作为共有权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261)
    六、业主的成员权…………………………………………(262)
    七、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263)
    八、车位、车库的归属……………………………………(266)
    九、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68)
    十、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272)
    第三节 业主委员会的法律问题 …………………(274)
    一、问题的提出 …………………………………………(274)
    二、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资格的争议………………………(276)
    三、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应当定性为其他组织 …………(279)
    四、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281)
    五、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82)
    六、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284)
    第五章 不动产相邻关系………………………(285,
    一、问题的提出 …………………………………………(285)
    二、不动产相邻关系的意义及法律特征……………………(287)
    三、处理相邻关系的基本原则 ……………………………(290)
    四、相邻关系的基本种类…………………………………(293)
    五、对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的评析……………………(296)
    第六章共有…………………………………(299)
    第一节 共有概说……………………………………(299)
    一、共有的意义及其法律特征 ……………………………(299)
    二、共有的原因及分类……………………………………(301)
    三、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区別 …………………………(302)
    第二节 按份共有……………………………………(304)
    一、问题的提出 …………………………………………(304)
    二、按份共有的意义及法律特征 …………………………(305)
    三、按份共有的内部关系.………………………………(307)
    四、按份共有的外部关系…………………………………(313)
    五、共有物的分割…………………………………………(315)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317)
    第三节 共同共有……………………………………(318)
    一、问题的提出 …………………………………………(318)
    二、共同共有的意义及法律特征 …………………………(319)
    三、共同共有的权利义务关系 ……………………………(319)
    四、共同共有的基本形式…………………………………(322)
    五、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326)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327)
    第三编 用益物权
    第一章 用益物权总论…………………………(331)
    一、问题的提出……………………………………………(331)
    二、用益物权的意义及法律特征……………………………(332)
    三、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区别……………………………(335)
    四、用益物权的种类………………………………………(337)
    五、用益物权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338)
    六、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340)
    第二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343)
    第一节 士地承包经营权概说……………………(343)
    一、问题的提出……………………………………………(343)
    二、上地承包经营权的意义及法律特征……………………(345)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348)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351)
    五、土地承包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352)
    六、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55)
    七、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357)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358)
    一、问题的提出……………………………………………(358)
    二、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359)
    三、承包方的权利义务……………………………………(363)
    四、对前述案例的评析……………………………………(369)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369)
    一、问题的提出……………………………………………(369)
    二、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或调整承包地………………(370)
    三、承包地的收回和交回…………………………………(374)
    四、承包收益的继承………………………………………(376)
    五、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377)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379)
    一、问题的提出……………………………………………(379)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381)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382)
    四、上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384)
    五、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88)
    六、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391)
    第五节 其他方式的承包……………………………(392)
    一、问题的提出 …………………………………………(392)
    二、其他方式承包与家庭承包的区别………………………(393)
    三、其他方式承包的形式和遵循原则………………………(394)
    四、其他方式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397)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399)
    第三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400)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说……………………(400)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意义及法律特征……………………(400)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402)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存续期间……………………………(407)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效力…………………(408)
    一、问题的提出……………………………………………(408)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享有的权利…………………………(409)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负有的义务………………………(413)
    四、对案例一、案例二的评析 ……………………………(416)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与转让…………(419)
    一、问题的提出……………………………………………(419)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421)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 ………………………………(423)
    四、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26)
    第四章 宅基地使用权…………………………(429)
    一、问题的提出 …………………………………………(429)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意义及法律特征………………………(432)
    三、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433)
    四、宅基地使用权的效力…………………………………(435)
    五、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435)
    六、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436)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37)
    第五章地役权……………………………………(440)
    第一节 地役权概说…………………………………(440)
    一、问题的提出……………………………………………(440)
    二、地役权的意义及法律特征 ……………………………(441)
    三、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区别 ………………………………(444)
    四、地役权的种类…………………………………………(445)
    五、地役权的取得…………………………………………(447)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49)
    第二节 地役权的效力………………………………(450)
    一、问题的提出……………………………………………(450)
    二、地役权人的权利义务…………………………………(450)
    三、供役地权利人的权利义务 ……………………………(452)
    四、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453)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56)
    第四编 担保物权
    第一章 担保物权总论…………………………(459)
    第一节 担保概说…………………………………(459)
    一、问题的提出 …………………………………………(459)
    二、债与债权担保…………………………………………(462)
    三、担保的性质 …………………………………………(464)
    四、担保的分类 …………………………………………(466)
    五、担保法律关系…………………………………………(468)
    六、(担保法》与<物权法》冲突的适用 …………………(471)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72)
    第二节 担保合同的效力…………………………(473)
    一、问题的提出……………………………………………(474)
    三、无效担保合同的确认…………………………………(475)
    四、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的法律责任……………………(479)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81)
    第三节 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的限制……………(482)
    一、担保物权的核心一一优先受偿权………………………(482)
    二、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受到税收的限制…………………(482)
    三、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受到职工债权的限制 ……………(483)
    四、担保物权受到优先购买权的限制………………………(483)
    五、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受到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
    受偿权的限制…………………………………………(484)
    六、抵押权优先受偿权受到主债权诉讼时效的限制…………(485)
    第四节 人保和物保并存的担保责任……………(488)
    一、问题的提出 …………………………………………(488)
    二、人保和物保并存的法律规定 …一……………………(489)
    三、第三人提供的物保与人保并存的担保责任 ……………(490)
    四、人保与物保并存且担保人为同一人时的担保责任………(492)
    五、物保与人保并存时,保证人的免责范围………………(493)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494)
    第二章抵押权………………………………(495)
    第一节 抵押权概说…………………………………(495)
    一、抵押权的意义及法律特征 ……………………………(495)
    二、抵押权的类型…………………………………………(500)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501)
    一、问题的提出……………………………………………(501)
    二、抵押权的取得方式……………………………………(503)
    三、抵押合同 ……………………………………………(505)
    四、抵押物 ………………………………………………(508)
    五、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511)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512)
    第三节 抵押权效力认定的若干问题……………(514)
    一、再抵押和重复抵押的抵押权效力认定…………………(514)
    二、以<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所列财产抵押时,
    抵押权效力的认定……………………………………(516)
    三、共有财产抵押担保,抵押权效力的认定 ………………(517)
    四、绝押合同中抵押权效力的认定…………………………(518)
    五、应当办理而尚未办理抵押权登记,抵押权效力的认定…(520)
    第四节 房地产抵押…………………………………(522)
    一、问题的提出……………………………………………(522)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房屋产权的关系……………………(524)
    三、房地产抵押的形式……………………………………(527)
    四、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质疑…………………(532)
    五、房地产抵押在司法实践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534)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537)
    第五节 抵押权登记制度……………………………(538)
    一、抵押权登记的意义及功能 ……………………………(538)
    二、抵押权登记的效力……………………………………(539)
    三、抵押权登记部门的规定 ………………………………(543)
    四、抵押权登记在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544)
    第六节 抵押权的效力………………………………(546)
    一、问题的提出 …………………………………………(546)
    二、抵押权对所担保债权范围的效力………………………(547)
    三、抵押权对抵押物范围的效力 …………………………(550)
    四、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关系及对案例一的评析 ……………(552)
    五、抵押权对抵押物转让的效力及对案例二的评析…………(557)
    六、抵押权对抵押权人的效力 ……………………………(559)
    七、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效力………………………………(563)
    第七节 抵押权的实行………………………………(565)
    一、问题的提出 …………………………………………(565)
    二、抵押权实行的条件……………………………………(566)
    三、抵押权实行的方法……一……………………………(567)
    四、抵押权实行的优先受偿顺序 …………………………(570)
    第八节 最高额抵押权………………………………(573)
    一、问题的提出 …………………………………………(573)
    二、最高额抵押权的意义及法律特征………………………(573)
    三、最高额抵押权的构成要素 ……………………………(575)
    四、最高额抵押权的效力…………………………………(577)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579)
    第三章 质权…………………………………(581)
    第一节 质权概说……………………………………(581)
    一、质押和质权 …………………………………………(581)
    二、质权的分类 …………………………………………(583)
    三、质权的法律特征………………………………………(583)
    四、质权与抵押权的区别…………………………………(584)
    五、质押合同 ……………………………………………(586)
    六、质物…………………………………………………(587)
    第二节 质权效力认定的若干问题………………(588)
    一、质权的设立……………………………………………(588)
    二、流质契约的效力………………………………………(589)
    三、动产质权的转质权……………………………………(591)
    第三节 动产质权的效力……………………………(597)
    一、问题的提出 …………………………………………(597)
    二、动产质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及对案例一的评析…………(598)
    三、动产质权对质物范围的效力 …………………………(599)
    四、动产质权对质权人的效力 ……………………………(601)
    五、动产质权对出质人的效力及对案例二的评析 …………(603)
    第四节 动产质权的实行及消灭…………………(605)
    一、问题的提出 …………………………………………(605)
    二、动产质权实行的意义及条件 …………………………(606)
    三、动产质权的实行方法…………………………………(607)
    四、动产质权的消灭………………………………………(609)
    五、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11)
    第五节 存单质押……………………………………(6n)
    一、问题的提出 …………………………………………(611)
    二、存单质押的性质………………………………………(612)
    三、以虚开的存单进行质押的效力…………………………(613)
    四、以伪造、变造的假存单质押的处理……………………(64)
    五、存单核押的法律意义…………………………………(616)
    六、以借用存单进行质押的处理 …………………………(66)
    七、返还存单的后果………………………………………(69)
    八、存单质权的实现方式…………………………………(69)
    九、真实存款单质押后,出质人又挂失将款项支取,
    存款行是否承担责任…………………………………(620)
    十、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2)
    第六节 股权质权……………………………………(622)
    一、问题的提出 …………………………………………(622)
    二、股份、股票的含义……………………………………(625)
    三、股权质权的标的范围…………………………………(625)
    四、股权质权的设定………………………………………(626)
    五、股权质权的无效情形…………………………………(627)
    六、股权质权的行使………………………………………(629)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29)
    第四章 留置权………………………………(631)
    第一节 留置权概说…………………………………(63l)
    一、留置和留置权…………………………………………(631)
    二、我国留置权的法律特征 ………………………………(632)
    三、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抵销权的区别 ……………(634)
    第二节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637)
    一、问题的提出……………………………………………(637)
    二、债权人必须依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639)
    三、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获清偿……………………………(640)
    四、债权的发生必须与该动产存在着牵连关系 ……………(641)
    五、不得行使留置权的情形 ………………………………(642)
    六、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45)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646)
    一、问题的提出……………………………………………(646)
    二、留置权对所担保债权范围的效力………………………(647)
    三、留置权对留置物的效力 ………………………………(648)
    四、留置权对留置权人的效力 ……………………………(649)
    五、留置权对被留置人的效力 ……………………………(654)
    六、留置权的对抗效力……………………………………(656)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57)
    第四节 留置权的行使………………………………(658)
    一、问题的提出 “………………………………………(658)
    二、留置权行使的程序……………………………………(66)
    三、留置权行使的方式……………………………………(664)
    四、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64)
    第一章 占有概说……………………………(669)
    一、占有的意义 …………………………………………(669)
    二、占有的构成要件………………………………………(670)
    三、占有的法律性质………………………………………(674)
    四、占有的取得 …………………………………………(675)
    第二章 占有的分类…………………………(678)
    一、问题的提出 …………………………………………(678)
    二、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679)
    三、无权占有中的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680)
    四、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681)
    五、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681)
    六、单独占有与共同占有…………………………………(682)
    七、自己占有与占有辅助…………………………………(683)
    八、准占有………………………………………………(684)
    九、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85)
    第三章 占有的效力…………………………(686)
    一、问题的提出 …………………………………………(686)
    二、占有的权利推定………………………………………(687)
    三、占有的事实推定……………………………………(689)
    四、动产的善意取得………………………………………(689)
    五、善意占有人的权利义务………………………………(690)
    六、恶意占有人的权利义务………………………………(692)
    七、对前述案例的评析……………………………………(694)
    第四章 占有的保护……………………………(696)
    一、占有保护的成立要件…………………………………(696)
    二、占有的物权法保护之一一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697)
    三、占有的物权法保护之二一一占有保护请求权 …………(700)
    四、占有的债权法保护……………………………………(702)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704)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733)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