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是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支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以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拥有用
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从而揭开了朝鲜核问题的序幕。1992年
5月至1993年2月,在美国的坚持下,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
机构6次核查。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问平壤后,
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其推进浓缩铀开发计划,朝核问题再次成
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02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朝
美核框架协议》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朝鲜于该年12月22
日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
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2003年1月l。曰
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问题转化为朝
鲜核危机。
朝鲜核问题的频频爆发,牵动了中、俄、美、 日、韩等在
东北亚拥有战略利益或地缘利益的国家,为了化解危机, 防止
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中国等国家积极主张用政治和外交手段和
平解决, 围绕着朝鲜核问题的国际斡旋与调停随即展开。
国际斡旋与调停是国际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之一,
在已确定的各种外交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就其含义而言,斡
旋与调停是在争端当事国不愿意直接谈判或者虽经直接谈判但
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 由第三方协助解决争端的办法。斡旋
与调停的区别在于前者不直接参与当事方的谈判过程,而后者
不仅参与,而且还要向争端当事方提出解决争端的方案和建议,
促使他们达成解决争端的协议。但是在实践中,调停与斡旋这
两种外交方式很难严格区分,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种争端解
决方式产生由来已久,长期以来,在国际冲突和争端解决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 当争端各方之间的
外交关系破裂时,促成它们开始接触;安排争端各方进行进一
步谈判的程序;在争端各方之间传递信息;履行应争端各方所
请求履行的其他职责。作为非法律性第三方介入方法,其特点
在于可以促使当事方直接接触,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事态发展的
过程,及时化解矛盾,更加富有建设性和灵活性。
从2003年4月23日一25日的中朝美三方会谈,到2003年
8月、2004年2月、6月、2005年8月一9月、2005年11月,
中国、美国、俄国、 日本、韩国与朝鲜六方代表连续举行了五
轮会谈,就朝鲜核问题的解决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进行
密切接触。其中,美国和朝鲜是当事方, 中国、俄国、 日本、
韩国是斡旋方,通过紧张的国际斡旋与调停,不断协调各方立
场,寻求共识。中国积极参与并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牵线人和协
调人的角色,为维护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付出了
巨大的努力。
朝核问题引发的原因是什么?六方会谈的形式是如何形成
的?国际斡旋与调停的形’式是否适合朝核问题的解决?至今为
止朝核六方会谈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未来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
作机制应如何建设?中国为何要在朝核问题解决中扮演协调人
和东道主的角色?中国为何要坚持和平解决半岛危机?本书将
围绕着上述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共分为四章内容和一个尾声。
第一章主要分析朝鲜核问题的缘起及其战略影响。主要内
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朝鲜的地理位置分析入手,说
明朝鲜半岛战略地位的重要, 它是东北亚各种矛盾的交汇点,
素有“东方巴尔干”之称。冷战的起源造成了半岛的政治分裂
局面,南北双方高度的军事对峙导致半岛的安全局势十分脆弱。
第二,通过对朝核问题到朝核危机演变过程的梳理,阐述朝鲜
核问题的由来,在东北亚地区框架下分析朝核危机对于地区安
全和大国关系的影响。第三,重点分析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三
大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利害关系和原则立场。
第二章是国际关系中国际斡旋与调停的相关理论研究。主
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从国际法对国家战争权利的限
制入手,介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和法律方法,并通过对
(海牙和平公约》的分析阐述国际斡旋与调停的法律渊源。第
二’从理论上对国际斡旋与调停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从国际
法和国际关系两个层面讨论斡旋与调停的内涵,对国际斡旋与
固停的主体、国际斡旋与调停的效应进行研究,力争在理论上
肓所创新。第三,分析了联合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宗旨、原
則、机制及主要途径,说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社会具有
强制性的基本法律原则。
第三章重点分析朝核危机解决中的国际斡旋与调停。主要
勾容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综述了冷战后国际社会的核形势,
令析核危机频频发生的原因,并对国际社会解决和应对核危机
勾现状进行说明和总结。第二,按照时间顺序,对朝核问题的
多轮多边国际调停进行分析和阐述,说明尽管寻求半岛和平的
道路异常艰辛,但是由于各方的战略需要,和平进程依然在顽
虽推进。第三,从国际斡旋与调停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这一
个交机制在朝核问题解决中的适用,一方面说明它是目前解决
半岛问题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
限性,半岛的未来依然充满了变数。
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在朝鲜核危机解决中的角色选择。主
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将中朝之间的关系分为不同的
历史阶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说明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两国关
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如今依然保持了良好的交往,
并完成了由意识形态主导到国家利益主导的过程。第二,新时
期中国制定了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周边
安全对于中国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维护半岛
的和平与稳定不仅可以保障国内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
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且可以在对外战略方面达到制约美国
的目的。第三,阐述了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的原则立场,分析
中国在半岛的战略利益, 中国在朝核危机解决中卓有成效的外
交活动为中国赢得了尊重和荣誉。
本书的尾声部分主要探讨了如何突破现有的解决个案的外
交机制,将六方会谈的模式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从而建立持久
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问题。这一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安全
机制与地区主义的理论问题、东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模式
问题、影响这一机制建设的若干因素,最后就中国在机制建设
中应当采取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