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国际私法教学案例(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案例系列)
    编号:28648
    书名:国际私法教学案例(面向21世纪课程教学案例系列)
    作者:李双元等主编
    出版社:北大
    出版时间:2007年2月
    入库时间:2007-4-4
    定价:39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国际私法尤其如此。“实践性”应
    当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精神和风格:一方面,实践是法学教育的最终归宿,学生最
    终要走人实践;另一方面,实践中的问题是法学教育天然上好的素材,法律的生
    命在于鲜活的案例。对于初学者来说,国际私法学是一门包含晦涩难懂的专业
    术语和深奥理论的高深学科。如何将这些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规则与现实生活
    中活生生的实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
    国际私法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为了达到此目的,案例教学必不可少。
    案例教学是法学教育“实践性”之展开的一个当然的平台。案例教学是指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和讨论,就其中的问题作出判断,从
    而理解和掌握案例中的法律精神和法律规范,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其实,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源远流长。众所周知,判例法在英美法
    系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然,判例法的学习与研究是这些国家法学教育的重要
    环节。早在]870年,朗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
    教育,并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从根本上否定了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
    教学法,而是采用苏格拉底式讨论问题的方法来代替系统讲授。这种方法一般
    在课堂上没有概念、定义等理论性的教学,而是通过实际的判例分析讨论来理解
    法律理论、精神和原则,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能力、职业
    思维能力和驾驭法律信息资源的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
    师一般先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的案例,并作为教学资料发给学生。学生
    在课前仔细阅读这些案例,并根据需要参考一些相关案例,进行认真分析,作出
    判断。课堂上,教师使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不断变换假设条件,提出一系列
    有关案例的问题,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从而发现和理解案例中的法律理念
    和法律规范,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得到训练。案例教学法成了近一百多
    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尽管大陆法系国家以成文法为主,但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多变,以致法律有
    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而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现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也日
    益重视案例的编纂与研究。案例教学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教育中也必不可少,
    因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加入wTO以及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都给我国高
    等法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创新法学教育方法,将案例教学法
    引入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
    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和创业性的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必然要求。
    但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是具有精心编撰的案例教材,而不能仅仅依
    赖教师个人的案例资源,因为个人的资料或阅历是远远不够的。判例法国家的
    法学教育天生就是案例教学,法定的判例公开与编纂制度为他们的案例教学提
    供了及时而完整的资源。然而,由于中国是大陆法系国家,长期以来案例的收集
    与编撰在我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法学教育者要系统而全面地获取判例比
    较艰难,对于国际私法学习者和教授者来说尤其如此,可获取的国内案例太少,
    结构不合理。判例中蕴涵着五彩多姿的现实,它是一种珍贵的文化沉淀物,我们
    的判例资源因为缺乏法定的公开与编撰制度而在可怕地流失,这是一种还未被我
    们正视的巨大浪费。为了法学教育,也为了拯救一种文化资源,我们应当建立判例
    公开与编撰的法定制度。当然,在这种制度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法学院与法学家
    应担起这一工作,定期地整理、编撰和出版判例,为案例教学提供充足的材料。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二编 冲突法
    第三编 国际民事诉讼法
    第四编 国际商事仲裁法
    本书共有494页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