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28170
- 书名:商法学(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教材系列)
- 作者:赵万一主编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06年8月
- 入库时间:2007-3-2
- 定价:29
图书内容简介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重视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005年1月,教育部以l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特别强调教材应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教材是课程及教学內容的表达形式,是在校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材的编写过程本身,也是对教学与科研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教材及时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状况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科研能力。通过教材的编写,还可以促使教师总结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培养热爱教学和关爱学生的教育情怀,实现教师、教材与学生三者的有机联结与良性互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高等法学教育是国家法治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疑虑,进而促使法学教育工作者深刻思索如何改革教学方式、如何完善课程体系等问题。法学教育必须适应法律职业对法律人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而法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又必须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如果说法学核心课程的确立,是对我国法学教育历史经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对养成法学思维方式所需基本知识体系的科学总结,那么,编撰高质量的法学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就是目前高等法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西南政法学院,1953年9月正式成立。1978年,在全国最早恢复法学本科招生。1979年,开始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和司法部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人事部批准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法学为主,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与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泰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作为国內规模最大的法学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南政法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及本科教材建设,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的中青年学者,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材风格。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法学教育的变化,学校做出积极反应,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更大的努力。学校在总结已有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国內外其他法学教材的长处,与法律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这套“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教材系列”,以践行我校法学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充分结合的办学理念,井积极努力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套教材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則,力求适应国內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准确把握现代法律精神,在吸纳国內外法学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树立精品意识与创新观念,致力于打造品牌教材。为了确保编写质量,我校通过专家论证,由教材委员会遴选高水平教师承担本套教材的编写任务,并在教材建设经费上给予了重点支持。我们对本套教材的特色要求是:通过对基本知识点的重点阐述,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通过对学术前沿问题的介绍,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对基本技能训练的的指导,提高学生处理法律事务和应对司法考试的能力;通过课后作业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
本套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供报考法学各专业研究生复习备考使用。
图书目录
第一编商法总论
第一章 商法概述…………………………………………………………(3)
第一节 商法的概念和特征 ………………………………………………(3)
第二节 商法的性质和基本原则 …………………………………………(8)
第三节 商法的历史沿革 …………………………………………………(14)
第二章 商事立法体系 ………………………………………………………(24)
第一节 民商立法体制 ……………………………………………………(24)
第二节 我国的商事立法体系及其模式选择 ……………………………(26)
第三章 商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29)
第一节 商法与民法………………………………………………………(29)
第二节 商法与经济法……………………………………………………(34)
第三节 商事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37)
第四章 商事法律关系 ………………………………………………………(40)
第一节 商事法律关系概述………………………………………………(40)
第二节 商主体…………………………………………………………(42)
第三节 商行为……………………………………………………………(48)
第五章 商业登记…………………………………………………………(54)
第一节 商业登记概述……………………………………………………(54)
第二节 商业登记的种类和效力 …………………………………………(57)
第三节 商业登记的程序…………………………………………………(59)
第六章 商业名称…………………………………………………………(61)
第一节 商业名称的意义 …………………………………………………(61)
第二节 商业名称的取得与转让…………………………………………(63)
第三节 商业名称权………………………………………………………(66)
第二编公司法
第七章 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71)
第一节 公司概述…………………………………………………………(71)
第二节 公司法概述………………………………………………………(77)
第三节 公司人格…………………………………………………………(79)
第四节 公司章程…………………………………………………………(87)
第五节 公司股东 …………………………………………………………(91)
第八章 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98)
第一节 公司的设立 ………………………………………………………(98)
第二节 公司的变更………………………………………………………(102)
第三节 公司的终止………………………………………………………(107)
第九章 公司的资本 …………………………………………………………(115)
第一节 资本与资本制度 …………………………………………………(115)
第二节 公司资本原则 ……………………………………………………(120)
第三节 股东的出资形式 …………………………………………………(123)
第四节 公司资本的变更…………………………………………………(125)
第十章 公司的组织机构 ……………………………………………………(128)
第一节 公司组织机构概述………………………………………………(128)
第二节股东会………………………………………………………(129)
第三节 董事会………………………………………………………(132)
第四节 监事会………………………………………………………(135)
第五节 高级管理人员 ……………………………………………………(138)
第六节 公司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和义务 …………………………………(141)
第十一章 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146)
第一节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概述…………………………………………(146)
第二节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148)
第三节 公司的公积金制度 ………………………………………………(151)
第四节 公司的利润分配 …………………………………………………(153)
第三编证券法
第十二章 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157)
第一节 证券概述……………………………………………………(157)
第二节证券市场……………………………………………………(160)
第三节 证券法概述………………………………………………………(163)
第十三章 证券的发行………………………………………………………(167)
第一节 证券发行概要……………………………………………………(167)
第二节 股票的发行………………………………………………………(170)
第三节 公司债券的发行 …………………………………………………(175)
第四节 基金证券的发行 …………………………………………………(176)
第五节 证券的承销………………………………………………………(180)
第十四章 证券的交易 ………………………………………………………(183)
第一节 证券的上市………………………………………………………(183)
第二节 证券交易所………………………………………………………(187)
第三节 证券交易法律关系 ………………………………………………(190)
第四节 证券交易的种类 …………………………………………………(195)
第五节 证券禁止行为……………………………………………………(197)
第六节 上市公司收购 ……………………………………………………(201)
第四编票据法
第十五章 票据概述 …………………………………………………………(207)
第一节 票据的概念和特征 ………………………………………………(207)
第二节 票据的功能………………………………………………………(209)
第三节 票据的产生和发展 ………………………………………………(210)
第十六章 票据法概述 ………………………………………………………(214)
第一节 票据法的概念和特征 ……………………………………………(214)
第二节 票据法的沿革 ……………………………………………………(218)
第三节 票据法的国际统一 ………………………………………………(223)
第十七章 票据法律关系 ……………………………………………………(226)
第一节 票据法律关系概述………………………………………………(226)
第二节 票据权利…………………………………………………………(229)
第三节 票据抗辩………………………………………………………(237)
第十八章 票据行为 …………………………………………………………(242)
第一节 票据行为概述……………………………………………………(242)
第二节 票据行为的构成要件……………………………………………(245)
第三节 票据行为的代理…………………………………………………(248)
第四节 几种主要的票据行为 ……………………………………………(250)
第十九章 票据瑕疵与票据丧失 ……………………………………………(262)
第一节 票据瑕疵……………………………………………………(262)
第二节 票据丧失……………………………………………………(266)
第五编保险法
第二十章 保险法概述 ………………………………………………………(271)
第一节 保险与保险法……………………………………………………(271)
第二节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275)
第二十一章 保险合同 ………………………………………………………(279)
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279)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主体…………………………………………………(282)
第三节 保险利益……………………………………………………(283)
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订立 …………………………………………………(284)
第五节 财产保险合同 ……………………………………………………(286)
第六节 人身保险合同 ……………………………………………………(290)
第二十二章 保险业法 ………………………………………………………(295)
第一节 保险公司……………………………………………………(295)
第二节 保险经营规则……………………………………………………(298)
第三节 保险业的监督管理………………………………………………(301)
第四节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 ………………………………………(304)
第六编破产法
第二十三章 破产法概述 ……………………………………………………(311)
第一节 破产与破产法 ……………………………………………………(311)
第二节 破产法的立法准则 ………………………………………………(316)
第三节 破产法的历史沿革………………………………………………(318)
第二十四章 破产程序法 ……………………………………………………(323)
第一节 破产程序的开始…………………………………………………(323)
第二节 债权人会议………………………………………………………(327)
第三节 破产和解……………………………………………………(329)
第四节 重整制度 …………………………………………………………(332)
第五节 破产宣告……………………………………………………(334)
第六节 破产清算人………………………………………………………(337)
第七节 破产财产的变价、分配与破产程序的终结………………………(340)
第二十五章 破产实体法 ……………………………………………………(343)
第一节 破产财产……………………………………………………(343)
第二节 破产债权……………………………………………………(345)
第三节 破产费用……………………………………………………(349)
第四节 取回权………………………………………………………(350)
第五节 别除权………………………………………………………(352)
第六节抵销权………………………………………………………(353)
第七节 撤销权………………………………………………………(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