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26773
- 书名:法治问题研究(东方法学丛书)
- 作者:丁以升主编
- 出版社:上交大
- 出版时间:2006年6月
- 入库时间:2006-12-20
- 定价:15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治的概念:民主的治国方略………………………………3
一、西方学者关于法治的阐释……………………………………3
二、中国法家“法治观”辨析…………………………………18
三、当代中国对法治的理解和体认……………………………21
第二章 法治的精神:人文主义关怀…………………………………27
一、人文主义的概念界定和历史变迁…………………………27
二、西方法治中的人文主义关怀………………………………31
三、中国的“人文精神”传统……………………………………35
四、中国当代法治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契合……………………38
第三章 法治的理由: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41
一、西方学者关于法治优越性的论述…………………………41
二、人治的困境…………………………………………………47
三、法治对人治的超越…………………………………………52
四、法治与人治的优劣比较:一个实例分析……………………57
第四章 法治的误区:法治浪漫主义…………………………………60
一、法治浪漫主义的表现………………………………………60
二、法治浪漫主义的根源………………………………………62
三、法治浪漫主义的消解……………………………………65
第五章 法治的人性基础:性恶论……………………………………75
一、西方法律思潮中的人性论…………………………………75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81
三、性善论与人治的内在关联…………………………………86
四、性恶论与法治的内在关联…………………………………92
第六章 法治的政治基础:权力制衡…………………………………98
一、西方权力制衡理论的历史演变……………………………98
二、西方国家权力制衡的制度模式……………………………106
三、中国权力制约的历史与现状………………………………109
四、深刻认识西方权力制衡理论的合理内核…………………111
下篇 法治国
第七章 立法法治化研究之一:立法权的合理配置………………117
一、立法权归属的理论基础……………………………………117
二、西方国家的立法权配置……………………………………121
三、中国立法权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8
四、完善中国立法权配置的基本思路…………………………139
第八章 立法法治化研究之二:立法程序的理性构建……………141
一、立法程序的意义……………………………………………141
二、西方国家的立法程序………………………………………144
三、中国立法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4
四、完善中国立法程序的基本思路……………………………160
第九章 行政法治化研究之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163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163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正当性……………………………165
三、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169
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171
第十章 行政法治化研究之二:行政程序的理性构建……………178
一、行政程序的意义……………………………………………178
二、西方国家的行政程序………………………………………180
三、中国行政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8
四、完善中国行政程序的基本思路……………………………203
第十一章 司法法治化研究之一:现代法院的功能定位…………208
一、法院的纠纷裁判功能………………………………………208
二、法院的权力制约功能………………………………………215
三、法院的公共政策创制功能…………………………………221
第十二章 司法法治化研究之二: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228
一、司法精英化的理由及相关制度……………………………228
二、司法大众化的理由及相关制度……………………………237
三、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定位……………………………241
四、关于中国司法职业化建设和陪审制度改革的建议………245
第十三章 法治国家的公民问题研究之一:公民的守法理由……249
一、关于公民守法理由的主要学说……………………………249
二、公民守法的前提--守法精神……………………………258
三、公民守法的限度--公民不服从…………………………264
第十四章 法治国家的公民问题研究之二:公民的政治参与……274
一、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内涵……………………………………274
二、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历史演变………………………………277
三、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功能……………………………………283
主要参考文献…………………………………………………………286
本书总2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