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
    编号:26387
    书名: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
    作者:许尚豪
    出版社:中国法制
    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入库时间:2006-11-18
    定价:22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优先购买权制度在我国具有较为发达和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亲族优先购买权、地邻优先购买权、典权优先购买权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等多种形式,这些优先购买权或者符合家族观念和伦理理念,或者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及公序良俗之维持,既反映了我国当时的社会特点,亦满足了社会需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并在长期的习惯法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交易习惯。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法律的进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作为一项符合人们习惯心理并具有相当法理依据和独特价值的法律制度,优先购买权依然在我国的成文法或习惯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优先购买权概述………………………(1)
    第一节优先购买权之意义解析………………(1)
    一、优先与购买的语义考察………………(1)
    二、现有优先购买权概念之辨析…………(6)
    三、优先购买权概念的逻辑结构及应然
    内容……………………………………(13)
    第二节优先购买权的特征及构成……………(23)
    一、优先购买权的特征……………………(24)
    二、优先购买权的构成……………………(33)
    第三节优先购买权制度价值功能与法理基础………………(41)
    一、优先购买权制度价值功能……………………………(41)
    二、优先购买权的法理基础………………………………(49)
    第四节优先购买权与优先权关系辨析………………………(57)
    一、优先权的法律界定………………………………(58)
    二、优先权与优先购买权之关系…………………………(64)
    第二章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历史考察…………………………(67)
    第一节国外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历史沿革……………………(68)
    一、国外优先购买权制度的起源…………………………(69)
    二、国外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发展…………………………(71)
    三、优先购买权制度在大陆法系之外的发展……………(75)
    第二节我国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历史沿革……………………(78)
    一、五代之前的优先购买权………………………………(78)
    二、宋、元时期的优先购买权……………………………(82)
    三、明、清时期的优先购买权……………………………(92)
    四、民国时期的优先购买权………………………………(95)
    五、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现行法上对优先购买权
    的规定…………………………………………………(97)
    第三章优先购买权之性质…………………………………(1lO)
    第一节优先购买权性质问题之实质………………………(110)
    一、优先购买权性质问题实质上是权利类别问题……(110)
    二、优先购买权在民事权利归类中的争议……………(113)
    第二节优先购买权的权利独立性…………………………(117)
    一、优先购买权的权利独立性问题……………………(117)
    二、实体性权利或是程序性权利………………………(122)
    第三节期待权或既得权……………………………………(124)
    一、期待权之考察………………………………………(124)
    二、优先购买权与期待权之比照………………………(128)
    第四节形成权或非形成权…………………………………(131)
    一、形成权之考察………………………………………(132)
    二、优先购买权与形成权之比照………………………(135)
    第五节物权或是债权………………………………………(141)
    一、对物权说的评析……………………………………(142)
    二、优先购买权为优先缔约之请求权…………………(147)
    第四章优先购买权之法律关系……………………………(153)
    第一节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概述…………………………(153)
    一、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的范围界定…………………(153)
    二、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56)
    三、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的属性………………………(158)
    四、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运行范围……………………(161)
    第二节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的主体………………………(165)
    一、出卖人………………………………………………(166)
    二、优先购买权人………………………………………(167)
    三、第三人………………………………………………(168)
    四、出卖人、优先购买权人、第三人之间的关系……(169)
    第三节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的客体………………………(170)
    一、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界定…………………………(170)
    二、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客体:优先缔约……………(173)
    第四节优先购买权法律关系的内容………………………(181)
    一、优先购买权人的权利及义务………………………(181)
    二、出卖人的权利及义务………………………………(183)
    三、第三人的权利及义务………………………………(187)
    第五章优先购买权的类型化研究………………………(189)
    第一节优先购买权的学理分类..…………………………(190)
    一、以产生依据而分的优先购买权……………………(190)
    二、以效力而分的优先购买权…………………………(197)
    三、以运行领域而分的优先购买权……………………(201)
    四、以主体而分的优先购买权…………………………(203)
    五、以购买对象而分的优先购买权……………………(208)
    第二节我国现行的主要优先购买权制度思考……………(210)
    一、共有人优先购买权…………………………………(210)
    二、承租人优先购买权…………………………………(217)
    三、股东优先购买权……………………………………(232)
    四、合伙人优先购买权…………………………………(241)
    五、典权人优先购买权…………………………………(242)
    六、外商投资企业清算过程中的投资者优先购买权…(244)
    七、市、县人民政府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优先
    购买权………………………………………………(246)
    八、国家对公民个人所有的珍贵文物的优先购
    买权…………………………………………………(248)
    九、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优先购买权……………………(250)
    第六章优先购买权的效力…………………………………(255)
    第一节优先购买权的效力概述……………………………(255)
    一、优先购买权的时间效力……………………………(257)
    二、优先购买权的效力内容……………………………(267)
    三、优先购买权的救济效力……………………………(274)
    第二节优先购买权的竞存…………………………………(284)
    一、优先购买权竞存问题概说…………………………(284)
    二、优先购买权竞存时的位次排序原则………………(290)
    三、法定优先购买权竞存的主要类型及其效力关系……(294)
    第七章优先购买权的行使…………………………………(311)
    第一节优先购买权行使的前提条件………………………(312)
    一、以买卖形式转移所有权……………………………(312)
    二、符合所有权的主体要求……………………………(317)
    三、优先购买权人是否必须参与竞买…………………(318)
    第二节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期限条件………………………(320)
    一、履行通知义务情况下的期限条件…………………(321)
    二、不履行通知义务情况下的期限条件………………(325)
    第三节同等条件……………………………………………(327)
    一、同等条件的标准……………………………………(328)
    二、同等条件确定的方式………………………………(332)
    三、同等条件的内容……………………………………(334)
    四、同等条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40)
    第四节优先购买权行使过程中存在争议的几个主要
    问题…………………………………………………(343)
    一、拍卖、招标中,能否行使优先购买权……………(343)
    二、优先购买权能否转让、继承………………………(348)
    三、对于不同意转让股权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是否应有所限制……………………………………(350)
    四、优先购买权能否部分或扩大行使…………………(352)
    第八章我国优先购买权制度之立法完善…………………(355)
    一、优先购买权在民法体系中的定位…………………(356)
    二、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一般性规定……………………(358)
    三、优先购买权各具体类型之完善……………………(361)
    参考书目……………………………………………………(364)
    后 记………………………………………(370)
    共371页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