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编号:26172
    书名: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作者:刘俊祥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2006年9月
    入库时间:2006-10-31
    定价:2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人本政治论--人的政治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
    刘俊祥博士在自己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吸收了专家评定意见之后
    修改而成的一部新作。它关注的是现今人类政治理念发展中的一
    个基本问题。
    刘俊祥博士的《人本政治论》,主要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
    内容而展开论述的: (1)人的政治主体性和人本政治的一般理
    论; (2) “劳动人”的政治主体性和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
    (3)马克思人本政治思想中国化和中国政治人本化的理论与实
    践。该书的第一个部分,从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人
    的政治主体性和人本政治的概念、本质、属性以及人本政治的类
    型等方面,对人的政治主体性和人本政治的一般理论作了基础性
    的论述;第二部分是在此基础上对“劳动人”的政治主体性和
    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的本质及其主要内容所进行的专门分析;
    第三部分,突出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发
    展阶段,解读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的中国化和中国政治人民化
    与人本化的逻辑联系。全书主题突出,结构紧凑,论理独到,视
    角新颖。作者还注重从政治学科上探讨若干概念,表达自己的一
    些新见解。整个说来,这对建设以民为本的中国政治实践,具有
    实用的参考价值。当然,作为一部独具创意的新书,自然也会存
    在不完善或诸多争议的地方,但这并不减低它的价值。学术是
    非,历史会做出应有的公正评说。
    我始终认为,一个青年学者,能大胆提出问题,认真独立思
    考,不畏艰难,勇于探求,这种治学、求真、论道的精神,在今
    天是值得大加提倡的。正因如此,我在该书付梓出版之际,乐意
    为之写下此序。
    刘德厚
    2005年12月

    图书目录

    序 …………………………………………………刘德厚 (1)
    导 论 ………………………………………………………(1)
    一 人本政治的研究概况 ……………………………(1)
    (一)研究的问题及其时代意义 ……………………(1)
    (二)西方人本政治思想的发展与特点 ……………(12)
    (三)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及其特色 ……………(23)
    (四)中国政治人本化的理论形态及特性 …………(27)
    二 人本政治的研究方法 ……………………………(30)
    (一)政治的人性分析方法 …………………………(31)
    (二)人的政治主体性分析方法 ……………………(34)
    (三)劳动人本的政治分析方法 ……………………(43)
    三 本书的研究视角与主要内容 ……………………(46)
    第一章 人本政治的本质与类型 …………………………(47)
    一 人本政治的概念 …………………………………(47)
    二 人奉政治的本质性 ………………………………(53)
    (一)人的政治主体性 ………………………………(53)
    (二)政治的人本性 …………………………………(73)
    三 人本政治的类型 …………………………………(93)
    (一)人民为主体的政治 ……………………………(94)
    (二)公民为主体的政治 ……………………………(106)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人本性 ………………………(119)
    一 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本质特征 ……………………(119)
    (一)并非“经济决定论”……………………………(¨9)
    (二)没有一般地超越“人本”………………………(124)
    (三)政治的“劳动人本性”…………………………(129)
    二 马克思政治思想的人本特性 ……………………(132)
    (一)政治思想的人民性 ……………………………(133)
    (二)政治思想的完整性 ……………………………(135)
    (三)政治思想的开放性 ……………………………(148)
    (四)政治思想的现代性 ……………………………(151)
    第三章 马克思人本政治思想的内容 ……………………(]53)
    一 政治的劳动人本 …………………………………(153)
    (一)个人的社会性…………………………………(153)
    (二)“劳动人”的政治本原性………………………(164)
    (三)政治的“实践生成”……………………………(171)
    二 劳动人的政治主体化 ……………………………(186)
    (一)人民的政治主体性 ……………………………(186)
    (二)人类的解放与个人的自由 ……………………(190)
    (三)人民政治与公民政治的结合 …………………(198)
    第四章 人民民主政治的思想逻辑 ………………………(200)
    一 人民民主政治思想的文化渊源 …………………(201)
    (一)从君主重民到限君重民 ………………………(202)
    (二)从“君民共主”到国民民主……………………(210)
    (三)马克思人民政治思想的中国化 ………………(218)
    (四)工农的神圣性 …………………………………(219)
    二 人民的主体力量与地位 …………………………(227)
    (一)人民的政治合法性 ……………………………(230)
    (二)人民力量的甄别与聚合 ………………………(233)
    (三)人民的主体性实践 ……………………………(235)
    (四)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 …………………………(241)
    (五)人民力量的政治功能性 ………………………(243)
    (六)人民的群体政治主体性 ………………………(246)
    (七)人民民主宪政 …………………………………(249)
    第五章 新人民政治的现实理念 …………………………(254)
    一 新人民政治观的特色 ……………………………(254)
    (一)新旧人民政治观的共性 ………………………(255)
    (二)新人民政治的人本性 …………………………(259)
    二 人民的主体利益与权利 …………………………(266)
    (一)人民的主体利益 ………………………………(266)
    (二)人民为本的政治建设 …………………………(273)
    (三)社会公平与民主执政 …………………………(282)
    (四)走向社会民主的路径 …………………………(287)
    第六章 公民政治的人本趋向 ……………………………(290)
    一 以人为本政治观的确立 …………………………(290)
    (一)马克思公民政治思想的中国化 ………………(290)
    (二)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98)
    (三)以人为本政治观的特色 ………………………(307)
    二 公民政治主体性的成长 …………………………(314)
    (一)公民社会政治的培育 …………………………(314)
    (二)公民文化的培养 ………………………………(317)
    (三)公民利益博弈机制的建构 ……………………(319)
    三 人权与公民权的依法保障 ………………………(329)
    (一)人权与公民权利的主体性 ……………………(329)
    (二)以人为本与人权修宪 …………………………(332)
    (三)法治政治与宪政文明建设 ……………………(337)
    参考文献 ……………………………………………………(351)
    后记 …………………………………………………………(383)

    本书总389页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