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法理学理法史:问题点与文献源(新视野法学教研参考书系)
    编号:14758
    书名:法理学理法史:问题点与文献源(新视野法学教研参考书系)
    作者:阮晏子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时间:2004年5月
    入库时间:2004-6-19
    定价:82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编 法律思想史与法学史
    第一章西方法哲学、西方法学史/1
    一、古希腊古罗马的法哲学 /1
    二、中世纪的法哲学/2
    三、自然法 /2
    (一)一般讨论/2
    (二)古典自然法学/3
    (三)新自然法学/5
    四、哲理法哲学/5
    五、功利主义/6
    六、历史法学/7
    七、马列主义/7
    八、分析实证主义 /10
    (一)一般讨论/10
    (二)奥斯丁 /lO
    (三)凯尔森与纯粹法学/10
    (四)哈特与新分析法学 /11
    (五)制度法理学/11
    九、韦伯 /12
    十、实用主义/12
    十一、自由主义 /13
    (一)哈耶克 /13
    (二)诺齐克 /13
    (三)罗尔斯 /13
    (四)德沃金 /13
    (五)其他 /14
    十二、后现代法学/14
    (一)后现代主义/14
    (二)女权主义 /16
    (三)批判法学/16
    (四)法律与文学/16
    十三、其他 /16
    (一)法律心理学/16
    (二)法律修辞学/17
    (三)行为法学/17
    (四)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17
    (五)其他/18
    第二章 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律学史/19
    一、通论 /19
    二、先秦 /21
    (一)概论 /21
    (二)儒家/21
    1.一般讨论/21
    2.孔子 /24
    3.孟子 /25
    4.苟子 /25
    (三)法家/26
    1.概论 /26
    2.管子 /27
    3.韩非 /27
    4.商鞅/28
    (四)道家 /28
    (五)墨家 /29
    (六)其他/29
    三、汉朝/29
    (一)董仲舒/29
    (二)班固 /29
    (三)司马迁 /29
    (四)其他 /30
    四、三国魏晋南北朝/30
    (一)诸葛亮 /30
    (二)其他/30
    五、隋唐 /30
    (一)杨坚 /30
    (二)唐太宗 /30
    (三)其他/30
    六、宋朝/31
    (一)朱熹/31
    (二)包拯 /31
    (三)王安石/31
    (四)欧阳修/31
    (五)二程 /31
    (六)其他 /31
    七、元朝/32
    八、明朝/32
    (一)朱元璋/32
    (二)海瑞/32
    (三)刘基 /32
    (四)王夫之/32
    (五)其他 /33
    九、清朝 /33
    (一)黄宗羲 /33
    (二)努尔哈赤、康熙与乾隆/33
    (三)伍廷芳/33
    (四)洪仁玕与太平天国/33
    (五)曾国藩/34
    (六)严复/34
    (七)郑观应/34
    (八)维新派/34
    (九)沈家本/34
    (十)其他 /35
    十、律学/35
    十一、孙中山与民国其他人 /36
    (一)孙中山 /36
    (二)民国其他人/37
    十二、中共的法律思想/38
    (一)毛泽东 /38
    (二)邓小平 /39
    (三)江泽民 /51
    (四)其他 /54

    第二编法律制度史
    第一章 中国法制史/57
    一、通论 /57
    二、先秦 /66
    三、秦与秦汉/67
    (一)秦 /67
    (二)秦汉 /68
    四、汉与汉唐/69
    (一)汉 /69
    1.汉 /69
    2.春秋 /71
    (二)汉唐 /7l
    五、魏晋南北朝/72
    六、隋与隋唐/72
    (一)隋 /72
    (二)隋唐 /73
    七、唐与唐宋/73
    (一)唐 /77
    (二)唐宋 /78
    八、宋与宋元明清/78
    (一)宋 /78
    (二)辽 /80
    (三)西夏 /81
    (四)金 /81
    (五)宋元明清/81
    九、元 /82
    十、明与明清/83
    (一)明 /83
    (二)明清 /83
    十一、清/85
    十二、191 1-1949年 /93
    十三、其他 /98
    第二章 外国法制史/101
    一、通论/101
    二、欧洲/101
    (一)欧洲通论/101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102
    (三)英国 /103
    (四)德国 /104
    (五)法国 /104
    (六)俄罗斯 /105
    (七)奥地利 /105
    (八)其他/105
    三、美洲/105
    (一)美国 /105
    (二)加拿大 /107
    四、亚洲 /107
    (一)日本 /107
    (二)新加坡 /108
    (三)印度 /108
    (四)伊斯兰 /109
    (五)其他 /109
    五、澳大利亚/110
    六、非洲 /110

    第三编法理学
    第一章法学导论/111
    一、法学 /111
    (一)法学/111
    1.法学 /111
    2.市场经济与部门法学/114
    (二)法学基本范畴/115
    (三)法学研究/115
    (四)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 /116
    (五)学术规范/117
    (六)法律英语/119
    二、法理学 /119
    (一)法理学与法哲学及其关系 /119
    (二)法理学人/125
    三、法学教育与教学/125
    四、法学方法论/139
    (一)概述/139
    (二)法律类型学/143
    (三)比较法的历史与方法/143
    (四)法社会学/145
    1.理论、方法与述评/145
    2.运用 /148
    (五)法和经济学/150
    1.理论、方法与述评(包括法理问题的经济分析) /150
    2.立法、司法及守法的经济分析/155
    3.产权的经济分析/156
    4. 合同法的经济分析/163
    5.侵权法的经济分析/163
    6.刑法的经济分析/164
    7.宪法的经济分析/166
    8.行政法的经济分析/166
    9.经济法的经济分析/167
    10.商法的经济分析/170
    11.诉讼法的经济分析/170
    12.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171
    13.国际法的经济分析/172
    (六)像法理学那样思考/172
    五、书评与研究综述/177
    (一)书评 /177
    (二)研究综述与会议综述/181
    第二章法的起源与发展/184
    一、法的起源/184
    (一)初民的法/185
    (二)法的起源/185
    (三)习惯法与民间法 /189
    二、法的历史类型与当代世界主要法律体系 /189
    (一)法律传统与法律样式/190
    (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及其比较 /192
    (三)中华法系/193
    三、法律文化/193
    (一)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193
    (二)法律文化/198
    (三)礼与法 /213
    (四)法律多元/214
    四、法律发展/214
    (一)法律发展/214
    (二)法的继承与本土化/216
    (三)法的移植/219
    (四)法与全球化/222
    (五)WTO与中国法律的对策/227
    (六)法的现代化(包括法制现代化) /228
    (七)中国的法制现代化/230
    1.中国的法制现代化/230
    2.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235
    3.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问题/238
    五、法制/247
    (一)法制 /247
    (二)法制与法治/258
    (三)民主与法制/259
    (四)法制/法治与精神文明 /261
    六、法治与法治国家/264
    (一)法治的含义/264
    1.法治/264
    2.法治与德治/293
    3.法治与人治/303
    4.党与法治 /304
    (二)法治的构成/305
    1.法律至上/305
    2.法律信仰 /305
    3.法律权威 /307
    4.良法 /308
    5.法的合法性/308
    6.法的合理性/309
    7.法律工具主义/309
    (三)法治国家/309
    1.依法治国/309
    2.依法治省/337
    3.依法治市 /339
    4.依法治县/区/341
    5.依法治乡、村/342
    第三章法的作用和价值/344
    一、法的作用 /344
    (一)法的作用/344
    (二)法的局限性/344
    二、法的价值 /344
    (一)法的价值/344
    (二)法与利益/346
    (三)法与秩序/347
    (四)法与正义/348
    (五)法与自由 /352
    (六)法与平等/354
    第四章法的本体/355
    一、法的概念/355
    (一)法的定义/355
    1.法的定义/355
    2.法与法律/357
    3.法的调整对象/357
    4.法的调整方式/357
    5.法与理性、经验/357
    6.法的精神 /358
    7.恶法/359
    (二)法的特征/359
    1.法的特征/359
    2.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模糊性 /360
    3.法的普遍性/361
    4.法的强制性/361
    5.法的稳定性、滞后性与灵活性/362
    6.法的民族性/362
    7.法的现代性/363
    (三)法的本质/363
    (四)法的分类/365
    1.法的分类/365
    2.程序法与实体法及其关系 /365
    3.公法与私法及其关系 /367
    4.判例法与成文法/367
    (1)成文法 /367
    (2)判例制度与中国 /367
    (五)法与道德/371
    (六)法与宗教/373
    (七)法与政策/374
    (八)法与信用/375
    二、法的渊源与效力 /376
    (一)法的渊源/376
    (二)法的效力/376
    三、法的要素/378
    (一)法律概念/378
    (二)法律规则/378
    (三)法律原则/379
    (四)法律语言/380
    四、法律体系 /382
    (一)法律体系 /382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383
    1.民族法与民族法学/383
    2.生命法学/383
    3.其他/384
    (三)一国两制/384
    五.权利和义务/387
    (一)权利 /387
    1.权利 /387
    2.权利与权力/390
    3.权利冲突 /392
    4.权利滥用/392
    (二)义务 /393
    (三)权利和义务/393
    (四)法的本位/394
    (五)人权 /395
    1.人权概述/395
    2.人权与主权/400
    3.人权的国际保护/401
    4.部门法与人权保护/404
    5.妇女和未成年人的人权保护 /409
    六、法律关系/409
    (一)法律关系/409
    (二)主体 /410
    (三)法律事实/410
    1.法律事实 /410
    2.法律真实/411
    (四)法律行为/411
    (五)因果关系/412
    七、法律责任/412
    第五章法的运行/413
    一、法的运行释义/413
    (一)法的实施/413
    (二)法的实效/414
    (三)法的实现及其阻却/415
    1.法的实现 /415
    2.自由裁量权/415
    (1)概论 /415
    (2)司法自由裁量权/416
    (3)行政自由裁量权/417
    3.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 /421
    4.反腐败:成因及对策(不包括司法腐败) /422
    5.法律规避 /434
    (四)政法工作/435
    二、立法/436
    (一)立法法:成功与不足/436
    (二)立法概述/436
    (三)立法原则与指导思想 /443
    (四)权限划分体制/447
    (五)立法过程与程序 /451
    (六)立法语言与立法技术 /455
    (七)法典情结/456
    (八)地方立法(包括民族立法) /457
    三、执法/467
    四、司法 /470
    (一)概述/470
    1.一般讨论/470
    2.法院与审判委员会/482
    (1)法院 /482
    (2)审判委员会/485
    3.司法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486
    4.法律适用 /487
    (二)司法独立/487
    1.司法独立/487
    (1)司法独立/487
    (2)审判独立/490
    (3)法官独立与检察官独立 /491
    2.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 /492
    (三)司法公正(不包括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493
    1.概述 /493
    2.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502
    3.错案追究制/503
    (四)司法腐败/505
    (五)法律职业共同体/507
    1.概论 /507
    (1)理论 /507
    (2)职业教育/508
    (3)职业道德/509
    (4)司法考试/510
    2.法官 /511
    3.检察官 /519
    4.律师 /524
    5.法学家 /526
    6.政法队伍 /527
    (六)传媒与司法/528
    (七)司法改革/530
    1.概论/530
    2.审判改革/536
    (1)一般讨论/536
    (2)民事审判改革/540
    (3)刑事审判改革/544
    (4)行政审判改革/548
    3.法院改革 /549
    4.检察院改革/550
    五、守法/551
    (一)守法 /551
    (二)普法 /552
    六、法律监督/555
    (一)概述/555
    (二)人大监督/557
    1.人大监督 /557
    2.个案监督/558
    (三)检察监督/559
    (四)宪法监督/562
    (五)舆论监督/562
    (六)行政法制监督/562
    (七)其他 /563
    七、法律解释与法律推 /563
    (一)法律解释:含义、原则与方法 /563
    (二)法律诠释/567
    (三)法律漏洞/568
    (四)法律解释/568
    1.立法解释/568
    2.司法解释/569
    (五)法律推理/572
    1.法律推理/572
    2.法律逻辑 /574
    (六)法律思维/574
    (七)法律发现/575
    八、法律程序/575
    (一)释义与价值/575
    (二)程序正义/577
    第六章法与社会/579
    一、法与科技/579
    二、法与政治/580
    (一)法与政治 /580
    (二)法与权力 /582
    (三)国家与市民社会/583
    三、法与经济/585
    (一)法与经济/585
    (二)法与市场经济/586
    1.法与市场经济/586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603
    3.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603
    (三)法与知识经济/606
    四、法与可持续发展/607
    五、社会热点问题之讨论/610
    (一)秋菊打官司/610
    (二)王海现象/610
    (三)见义勇为与见死不救/611
    (四)撞了白撞/612
    (五)基因、克隆与法律/612
    (六)公益诉讼/613
    第四编 英文部分/615

    共663页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