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民法总则研究(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编号:13896
    书名:民法总则研究(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作者:王利明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入库时间:2004-3-10
    定价:89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3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3
    第二节民法的性质和特征…………… … ………………… 12
    第三节民法的调整对象………………………………………26
    第四节民法与商法……………………………………………40
    第五节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46
    第六节民法的渊源……………………………………………ss
    第七节民法典的体系…………………………………………64
    第二章 民法的历史演进及发展…………………………………………72
    第一节西方古代民法…………………………………………72
    第二节西方近代民法…………………………………………77
    第三节现代民法………………………………………………81
    第四节我国民法的历史发展及未来。…………………………88
    第五节我国民事立法的发展及其展望………………………94
    第三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99
    第一节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99
    第二节平等原则……………………………………………106
    第三节意思自治原则………………………………………109
    第四节公平原则……………………………………………115
    第五节诚实信用原则………………………………………121
    第六节公序良俗原则………………………………………127
    第四章 民法的适用……………………………………………………135
    第一节民法的适用范围……………………………………135
    第二节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139
    第三节民法的解释…………………………………………146
    第四节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思维…………………………161
    第二编民事法律关系
    第五章 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原理……………………………………171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171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176
    第三节民事法律事实………………………………………180
    第四节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内容…………………… …184
    第五节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187
    第六章 民事权利………………………………………………………189
    第一节民事权利的概念……………………………………190

    第二节财产权、人身权和综合性的权利…………………207
    第三节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210
    第四节民事权利的其他分类………………………………228
    第五节民事权利的取得和变动……………………………234
    第六节民事权利的行使……………………………………237
    第七节民事权利的保护……………………………………245
    第七章 民事义务……一……………………………………………… 252
    第一节民事义务的概念与类型……………………………252
    第二节民事义务的发展……………………………………257

    第八章 民事责任………………………………………………………262
    第一节民事责任的概念……………………………………262
    第二节民事责任与其他概念的区别………………………268
    第三节民事责任的分类……………………………………273
    第四节民事责任的竞合……………………………………278
    第五节民事责任的聚合……………………………………286
    第六节民事责任的形式……………………………………295
    第三编民事主体
    第九章 民事主体与权利能力…………………………………………303
    第一节民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303
    第二节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306
    第三节权利能力制度………………………………………311
    第四节民事主体的类型……………………………………323
    第十章 自然人…………………………………………………………331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法律地位……………………………331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333
    第三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342
    第四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354
    第五节监护…………………………………………………362
    第六节 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住所…………………………371
    第十一章 法人……………………………………………………………375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和法人的条件…………………………375
    第二节法人的性质和作用…………………………………378
    第三节法人的分类…………………………………………385
    第四节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394
    第五节法人的设立…………………………………………404
    第六节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机关…………………415
    第七节法人的终止…………………………………………422
    第八节法人的财产有限责任………………………………429
    第九节基金会法人和基金法人……………………………435
    第十节合作社法人…………………………………………439
    第十二章 合伙……………………………………………………………444
    第一节合伙的概念…………………………………………444
    第二节合伙的法律地位……………………………………448
    第三节合伙的分类…………………………………………451
    第四节关于合伙人的资格…………………………………456
    第五节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财产…………………………460
    第六节合伙的债务承担……………………………………468
    第七节合伙的内部关系……………………………………474
    第八节入伙和退伙…………………………………………482
    第九节合伙的终止…………………………………………488
    第十三章 国家……………………………………………………………492
    第一节国家的民事法律地位………………………………492
    第二节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重要性………………………496
    第三节国家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498
    第四编法律行为制度
    第十四章 法律行为制度概述……………………………………………503
    第一节法律行为制度的演进………………………………503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概念……………………………………507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分类……………………………………514
    第四节法律行为制度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地位………521
    第十五章 意思表示………………………………………………………533
    第一节意思表示的概念……………………………………533
    第二节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540
    第三节意思表示的发出和到达……………………………543
    第四节意思表示的解释……………………………………547
    第十六章 法律行为的效力………………………………………………558
    第一节法律行为生效的概念和特征………………………558
    第二节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的区别………………………561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564
    第四节欠缺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573
    第五节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588
    第五编代理制度
    第十七章 代理制度概述…………………………………………………603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和特征…………………………………603
    第二节代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608
    第三节代理的历史发展……………………………………612
    第四节代理的分类…………………………………………616
    第五节代理权………………………………………………628
    第六节代理关系中的授权行为……………………………638
    第七节代理权的行使………………………………………644
    第八节代理行为及其效果…………………………………650
    第九节代理权的消灭………………………………………655
    第十八章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660
    第一节无权代理……………………………………………660
    第二节表见代理……………………………………………662
    第三节狭义的无权代理……………………………………682
    第六编时效和期间
    第十九章 时效制度概述…………………………………………………699
    第一节时效的概念和功能…………………………………699
    第二节时效制度的历史发展………………………………705
    第二十章 诉讼时效………………………………………………………710
    第一节诉讼时效概述………………………………………710
    第二节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715
    第三节诉讼时效期间的分类………………………………722
    第四节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726
    第五节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和延长………………732
    第六节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后果…………………………743
    第二十一章 期间与期日……………………………………………………753
    第一节期间的概念和分类…………………………………753
    第二节除斥期间……………………………………………756
    第三节期限的计算…………………………………………762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