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预防职务犯罪反腐败的理性选择
    编号:12473
    书名:预防职务犯罪反腐败的理性选择
    作者:柳(日希)春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3年9月
    入库时间:2003-9-26
    定价:26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写住前面的话——
    预防职务犯罪:反腐败的理性选择与人性关怀
    第一章 预防职务犯罪:反腐败的策略与选择
    为什么预防,——反腐败面临深层问题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源头预防职务犯罪
    党委重视和预防腐败的总路与政策
    预防思想的核心理念与反腐败“悖论”
    预防职务犯罪的目标设计
    预防职务犯罪工柞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预防职务犯罪:从最后的“防线”阻击腐败
    职务犯罪:最为严重的腐败形式
    什么是预防职务犯罪?
    预防职务犯罪的主体与客体
    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用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发展

    第三章 社会化预防工作机制
    社会化大预防:预防职务犯罪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的基本内容
    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的柝准和要求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的几种基本形式
    第四章 “网络化”的社会大预防
    预防工作网络:“网聚”全社会的预防力量
    如何构建社会大预防的网络
    “网络化”的进步阶梯:个案——系统——网络
    奏响冈络化社会预防的“乐章”
    检察机关在网络化社会预防中的作用
    第五章 预防价值观:从预防的好处谈起
    法网无情人有情:化解人性关怀与执法无情的冲突
    探讨预防的现实意义:可控性与现实可行性
    预防职务犯碍的“公转”理论
    正确认识和处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几个重要
    关系
    第六章 把握预防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
    如何把握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
    预防职务犯罪应特别关注聿点职权部位
    从支点领域到重点部位:抓住预防国企职务犯罪
    的重点
    检察机关首选八个行业和领域作为预防乒作重点
    第七章 预防职务犯罪聚焦何处
    行政审批改革:从源头防治行政腐败
    金融领域:预防职务犯罪 维护国家经济“命脉”
    预防国企职务犯罪,保护国民经济柱石
    预防建筑领域职务犯罪:确保工程优质和干部优秀
    警惕:腐败沿着公路的延伸而蔓延
    预防司法领域职务犯罪 促进公正司法
    行政执法:预防职务犯罪 促进依法行政与廉洁执法
    预防海关职务犯罪 把好国门廉洁关
    税务系纯预防职务犯菲的两个重点:行政管理与税务
    执法
    预防医药系统职务犯罪 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
    发展
    预防教育腐败 确保教人育人“净土”
    预防职务犯罪:关注西部欠开发
    惩治行贿:切断贿赂犯罪之链
    惩治和预防“涉黑”职务犯罪:“打2”背后的深层
    话题
    第八章 职务犯罪与年龄
    “59岁现象”
    “39岁现象”
    “26岁现象”及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
    年龄与职务犯罪是否有必然的关联?
    第九章 预防职务犯罪:以法律的名义
    凭什么搞预防?——预防职务犯罪偶遇“闭门羹”
    还是法制靠得住些:走依法预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无锡市酋倡预防职务犯罪地方立法
    我国预防职务犯罪立法的总体状况
    国外预防腐败犯罪立法的总体情况
    我国预防职务犯罪立法的基本方式和主要任务
    第十章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法沦
    什么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法论?
    预防职务犯罪上柞方法论的理论依据
    如何确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五种思维方法
    实现对职务犯罪的有效控制
    改革与发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
    国外及其他地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要做法
    第十一章 凋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议权”
    预防职务犯罪”三部曲”: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
    问题
    调查研究与提出对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议权
    调查研究的总体过程
    调研报告的主要作用和基本结构
    检察建议: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基础于段
    第十二章 另类视角:惩处职务犯罪的预防功能
    惩处职务犯罪的预防作用
    依靠举报形成监督网络:发挥举报的预防作用
    惩处职务犯罪应当遵循的专门原则
    严厉惩处职务犯罪:我国反腐败的一贯方针

    后记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