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11920
- 书名:美国法通讯(第1辑)
- 作者:林晓云等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03年8月
- 入库时间:2003-8-2
- 定价:20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序 言
2001年夏天,在北京应法律出版社贾京乎社长之约,筹办(美
国法通讯),室今已有近两年。其间经过9.11事件,筹备工作曾,
度停止。但在各位作者,编辑委员会与顾问委员会各位成员,各主
办单位,以及法律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这本我们盼望已久,以介
绍夷国法律发展趋势与动向为宗旨的刊物终于得以问世。
中国加入WTO以来,“与国际接轨”的新观念深人人心,在走
向法治的道路上,对国外法律制度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也表现
出较以往更加浓厚的共趣,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趋势。俗话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的法治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后来
者不必在每一件事上都去“重新发明轮子”。当然,任何国家对”舶
来品”加以借鉴吸收时,应该结合本国情况有所扬弃。但畅弃之前
首先应该弄清楚别人的东西到底是怎么二回事,或至少应该对其
先有较力透彻的了解,然后再下结论。这正是我们编辑这本(美国
珐通讯》的出发点。我们希望它能够较为集中、全面、系统地介绍
美国法律的历史渊源、发展动向,为研究与实践美国法律的人提供
一角展示成果经验的园地,更为国内读者提供一架了解美国法律
的观察镜。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超级大国。它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
历史,但立国后在英国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以宪法为中
:的法律体系,其中宪法至上,司法独立与司法复审这一套奠定西
万法治基础的法律理念与制度已在世界上众多国家中得到借鉴与
采用。
纵观美国法治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它原本出自一种非常实
寸的理念,然后通过具有高度操作性的法律程序而表现出来。以
美国法通讯
詹姆斯·麦迪逊为代表的美国制宪者在设计美国的宪法与政治制
度时,其出发点是政府作为一种实钵本身就有胡着专制压迫的方
向发展的倾向。按照麦迪避的思想,既然人本身是受私利与野心
所驱使的.所以.改府作为一种实体,绝不会因为由好人组成就会
变成好政府。但为了避免无政府状态又缺不了政府。所以,最好
的政府就是一个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这应该说是人类政治思想
史上到那时为止最大的一次观念革新。尽管麦迪逊等人当时提出
这一想法有其时代与阶级背景,但有必要通过程序机制对政府的
权力本身而不是政府中的个人加以约束,这一基本观念对于中国
加入wTO之后进行法治建设的努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本
期中,我们有幸征得美国最高法院桑德拉·戴·奥康纳大法官,美国
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小约翰·w.沃克首席法官与美国联邦第十
巡回上诉法院罗伯特·亨利法官的同意,在(美国法通讯》上发表他
们专为访问中国之行而撰写的论法治及有关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刑
事诉讼程序之影响的三篇文章。
: 法治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
美国的法律制度在运作中也有许多缺憾与弊病。;从刑事诉讼程序
上来说,好人受冤枉,戍惩罚过重,井非没有,坏人逍遥法外,更是
时有发生。警察为非作歹,法院人浮于事,都是媒体上屡见不鲜
的。同时,美国是否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即有时正义的流产
(miscarriage of justice),是否由于司法体制中过分强调刑事被告的
权利,从而使他们有许多空子可钻,这也是值得商榷的。此外,法
院事事都管,程序复杂冗长,又使法院系统不堪重负,案件严重积
压。这些问题在美国也常常引起各方面(包括法律界)的批评。此
外,机制与制度上的完善只能保障总体上的司法程序正义,但无法
避免个案中司法权力的滥用,产生极端不公正的结果,乃至造成阻
碍社会进步,分裂国家的灾难性后果。对于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
的认识。本辑中王希教授的文章以生动但不夸张的语官为我们介
绍了德雷德·司各特案的历史根由、案情过程以及它在美国历史上
所起的消极作用,是这一现实的最好说明。
中国加入wT0之后,如何通过法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巳威力刻不容缓的课题。美国从两个多世纪前建国立宪开始,就
一直将知识产权法律作为其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
前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产权输出国,同时出于自身利益.也是
建立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张东明律师特力
国内关注健全中国专利法制度的读者简要但全面地介绍了美国专
利法制度,凌子董律师则总结?美国最高法院过去一年里裁决的
重大专利案件。“有比较才有鉴别”,辛亚虹教授关于中美著作权
法的比较分析为了解美国著作权制度提供7一个独特的途径。此
外,辛沧律师对涉及出版作品的版权及诽谤侵权行为方面的美国
法律的介绍以及刘贵增先生关于商标权与互联网络在META标
记应用上冲突问题的文章当能填补国内研究目前在这两方面的一
些空白。
21世纪初,日益强大的中国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之一,同时国内对外投资的趋势也有增无减。商场印战场。为此
国内有关方面有必要在开拓市场,枪滩登陆的同时在法律上知己
知披。在货物销售纠纷方面.林晓云律师的文章通过大量的案例
对有关买方柜收货物权利方面的美国法律进行7较为全面的介绍
与分析。在外资银行投资法方面.陈小敏、彭海燕律师就外资银行
在美国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程序与标准给读者提供7扼要但
准确的介绍。同时,也希望这些介绍能对国内法院及其他有关部
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安然”丑闻暴露了美国公司法与证券法方面所有在的严重缺
陷,使美国朝野为之震撼,进而引起一系列法律改革的举措。“前
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希望陈炜恒律师与克列利·戈特里斯蒂
恩·哈米尔顿律师事务所关于2m年美国会计和公司治理改革法
案的述评对国内有关方面在防止-安然”在中国重演,建立有效的
公司责任法以保护投资人利益的努力中能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张宣律师则介绍了WTO体制下的美国反倾销法。
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与其律师群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共
存互动的关系。呵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素质良好、独立活
跃、权利受到充分保障的律师群·体,法律制定得再好,也只能是一
纸空文。美国社会的高度法治,同律师在这个社会里享有的地位
是无法分开的。其实.美国的政治制度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律
师的产物。张海玲律师的文章。美国总统中的律师”以活泼流畅
的文笔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美国律师与政界的关系。但是,
美国律师的地位与影响又同这个行业三百年来(从殖民时代开始)
不断完善的自律机制无法分开。黄王真律师关于美国律师协会的
简介与李维棋.张哲瑞律师关于美国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分配机制
的简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美国律师在适应跨国公司时代市场的
需要,调整从业与行业组织形式方面的努力。对于中国加入
WTO后面临外国律师竞争挑战的中国幸师来讲,这些信息应具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外,罗伟教授关于如何在英特网(Internet)
上免费检索美国法律的文章也力需要奋索美国法律的中国律师提
供了一个实用指南。
英国是一个建立在移民文化基础上的国家,一向标榜本国对
移民的宽容。但是,9.11儿恐怖主义事件发生后,美国在移民政策
上有什么重大改变,相信这应该是许多国内读者渴望了解的一个
题目-冯达维律师的文章详细地介绍了 9·11恐怖攻击前后美国
移民法中各种政策与规定上的改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冷战结束后各国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国际恐怖主义蔓延
的情况下处理好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
除了上述专沦外,本刊编辑部还编写了一些短文,介绍美国联
邦法院程序的一些侧面,希望能对读者?解美国法律制度的具体
运作有所帮助。
近年来,美中两国法律交流日趋频繁,从涓涓细流汇合成洋洋
大川。为了使读者能够分享这些令人鼓舞的消息所带来的喜悦,
我们开设了美中两国法律交流简讯一栏目。因时间紧
许多消息未能编入,希望读者谅解。我们欢迎读者向,
类消息,从下一期开始原稿照登。
美国法律是一个庞大繁杂的体系。定期向国内读:
这一体系的沿革与动向绝非易事。惟其如此,由美中律师协会来
主办这一辑刊尤为恰当。美中律师协会是一家以促进美中两国法
律交流为宗旨的非盈利机构,1995年成立于美国纽约,现有会员
近二百人.由分布在全美各地及中国的执业律师与其他法律工作
者,在美国进修的国内学者,以及美国法学院中的中国留学生所组
成。在学术交流方面,美中律协巳协同美国卡多佐法学院
(BenjaminN.Cardozo School of Law)、美国亚太律师协会纽约地
区分会、设立在纽约的美华协进社(China lnstitute)等机构举行过
多次学术讨论会,并定期举办年会与双月会,邀请中美两国法律界
权成人士出席讲演,定期出版美中律师协会论文集。此外,美中律
师协会还多次参与协助安排中美司法界人士互访。由于本协会会
员多为在美国有执业经验的律师成有教学经验的学者,对美国法
律在运行中的实际状况有亲身感受,且又有较好的中文基础,他们
撰写的文章一般既能避免“雾里观花”的限制,同时在文字风格上
又较易力国内读者所接受。
本辑出版过程中,得到法律出版社社长贾京平先生、总编辑黄
闽先生、法律应用出版中心主任杨克女士、编辑伍远超先生及丰
棋、王燕、黄靖等美中律师协会会员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
感谢。由于时间有限,本辑在内容上尚不够全面,体裁上不够多样
化,文字上亦有讹误,这都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尚请读者
体谅并不吝赐教。
目 录
美国宪法、司法、刑法、民权法简况
美国刑事诉讼法简介——调查、审判与
司法审查
法治与社会繁荣
德雷德·司各特案广个美国奴隶争取自
由的故事5
美国民权法简介
9·11恐怖袭击事件前后美国移民法的
变化
美国民事诉讼程序简介
美国民事诉讼中的无审判决动议
美国联邦法院法官的个人规则
美国知识产权法简况
2001--2002年美国法院重大专利判决
一览
美国专利法简介
中美著作权法比较评析:立法、法学概念
与司法实践
在美国出版作品涉及的一些有关版权及
诽谤侵权行为法的问题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介绍美
国关税法第337条行政程序
银行法、证券法、国际贸易法发展近况
美国法律有关买方拒收货物权利的规定
外资银行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程序
和标准——“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
法”有关实施细则简介
2002年美国会计和公司治理改革法案
述评
WTO和美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美国法律实践与律师业务介绍
如何在英特网上免费检索美国法律
美国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分配机制简介
坐上总统宝座的美国律师——是伟大的
总统,还是杰出的律师
美国律师协会简介
美国法律用语辩析
中美法律交流活动简讯
美中律师协会近年大事记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