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10360
- 书名:物权法(第2版)(高等学校法学教材)
- 作者:梁慧星、陈华彬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03年1月
- 入库时间:2003-2-17
- 定价:29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第二版说明
按照大陆法系民法理论,规范财产关系的法律为财产法。财产法分为
物权法与债权法两大部分。物权法是规范财产的归属关系和利用关系的法
律,债权法是规范财产的流转关系(主要是市场交易关系)的法律。从1979
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规范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较早受
到重视。1984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这时起,
民法学界开始将研究的视角移向物权法。1992年以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
的市场经济体制,立法机关遂将物权法的制定纳入议事日程,决定制定中国
物权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撰写了《物权法》教科书作为“九五民商法系列
教材”之一种,并于1997年9月出版与读者见面。从本书第一版出版到现
在,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物权法的立法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现了三个
物权法草案,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设稿”,中
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以及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
员会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物权法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一些物权法专题研究著作纷纷面世,使物权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
向荣的银荣景象。此外,从1997年到现在的五年间,国家立法机关也颁布了
若干物权法方面的单行法律、法规。这一切,标志着中国的物权立法与物权
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现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物权法》教科书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修订而
成的。此次修订,我们尽可能地将现有的物权立法成果予以吸收、纳入,同
时也反映了五年来物权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以及法院对物权案件特
别是房地产案件审判的实践经验,因而可以说是一部反映现有物权法研究
水平的著作。本书修订版由梁慧星和陈华彬亲笔完成。尽管修订者本着对
科学、民主与法治的追求,对人民、民族和国家负责的精神,倾力以赴,但限
于学业未精,加之物权法与经济体制关系密切,各项制度事关重大,不是学
者所能决断,因而所提出的设计和对策不敢说都切合实际。所以不完善之
处在所难免,尚析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2年12月1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物权法的意义
第二节物权法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中国物权法的制定
第二章物权的意义
第一节物权的意义
第二节物权的特性
第三节物权与债权
第三章物权的客体
第一节物的意义
第二节动产与不动产
第三节主物与从物
第四节原物和学息
第五节特种物
第四章物权的种类
第一节物权法定主义
第二节物权的种类
第五章物权的效力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物权的排他效力
第三节物权的优先效力
第四节物权的追及效力
第五节物权请求权
第六章物权变动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物权行为
第三节物权变动
第四节物权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第五节物权消灭的原因
第七章所有权通说
第一节所有权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所有权的变迁与演进文
第三节所有权的权能
第四节所有权的限制
第五节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
第六节取得时效
第八章土地所有权
第一节土地所有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土地的单独所有与共同所有
第三节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第四节从土地法到空间法
— —空间权法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九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一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专有所有权与共有所有权
第三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成员权
第四节建立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
第十章不动产相邻关系
第一节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土地相邻关系
第三节建筑物相邻关系
第十一章动产所有权
第一节善意取得
第二节遗失物的拾得
第三节埋藏物的发现
第四节先占
第五节添附
第六节货币所有权
第十二章共有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共同共有
第三节按份共有
第四节准并有
第十三章用益物权概述
第一节用益物权的意义
第二节用益物权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用益物权的种类
第十四章基地使用权
第一节基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存续期间
第三节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
第四节基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五节空间基地使用权(区分基地使用权)
第十五章农地使用权
第一节农地使用权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农地使用权的取得
第三节农地使用权的效力
第四节农地使用权的消灭
第十六章邻地利用权
第一节邻地利用权概说
第二节邻地利用权的取得
第三节邻地利用权的效力与消灭
第四节空间役权(空间邻地利用权)
第十七章典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典权的取得
第三节典权的期限
第四节典权的效力
第五节典权的消灭
第十八章_担保物权概述
第一节担保物权的概念与作用
第二节担保物权的种类
第三节担保物权的特征
第十九章抵押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抵押权的取得
第三节抵押权的效力
第四节抵押权的消灭
第五节特别抵押权
第二十章质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动产质极
第三节权利质权
第二十一章图置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留置权的取得
第三节留置权的效力
第四节留置权的消灭
第五节特殊留置权
第二十二章非典型担保
第一节非典型担保的意义
第二节让与担保
第三节所有权保留
第二十三章占有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占有的取得
第三节占有的效力
第四节占有的保护
第五节占有的消灭与准占有
主要参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