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投资条约视阈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编号:100878
    书名:投资条约视阈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作者:何艳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25年10月
    入库时间:2025-11-20
    定价:89
      

    图书内容简介

    随着不断有投资者利用投资条约及其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来寻求知识产权投资保护,投资条约视阈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重塑引发了新一轮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改革和投资条约改革。基于知识产权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助推作用,这两个方面的改革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视角。本选题试图探索投资条约下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历史、揭示投资条约知识产权规则的机理、梳理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现状、发现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不足、展望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发展趋势,以期望能为新一轮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改革和投资条约改革提供些许智力支持,以期促进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研究、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条约立法的完善、促进知识产权投资全球治理的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图书目录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逻辑起点与生发路径
     第一节 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逻辑起点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的投资能力
    (二)知识产权的投资方式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一)扩大知识产权的跨国流动
    (二)促进知识产权的价值增值
    (三)拓展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三、知识产权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一)对投资组成的影响
    (二)对投资区位的影响
    (三)对投资形式的影响
    (四)对投资流量的影响
    (五)对投资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制度根基
      一、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独特模式
    (一)制度构建基础的独特性
    (二)制度构建框架的独特性
    (三)制度构建模式的独特性
      二、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开放格局
    (一)显性开放
    (二)隐性开放
      三、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发展变迁
    (一)第一阶段:共同保护时期
    (二)第二阶段:“共同但有区别”保护时期
     第三节 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门槛要件及其实践
      一、知识产权具备投资适格性的门槛要件
    (一)作为适格投资的知识产权的范畴
    (二)作为适格投资的知识产权的属性
      二、知识产权投资适格性的投资仲裁实践
    (一)2010年莫里斯公司案
    (二)2012年莫里斯公司案
    (三)2016年普利司通公司案
    第二章 知识产权待遇标准的提高与执法机制的拓展
     第一节 相对待遇标准的内涵式发展与功能扩张
      一、国民待遇标准的内涵式发展
    (一)由准入后国民待遇向准入前国民待遇扩张
    (二)国民待遇可能成为超国民待遇
    (三)国民待遇可能成为超TRIPs国民待遇
      二、最惠国待遇标准的功能扩张
    (一)由准入后最惠国待遇向准入前最惠国待遇扩张
    (二)保护伞条款的援引形成最惠国待遇扩张
    (三)程序性事项的适用形成最惠国待遇扩张
     第二节 最低待遇标准适用的不确定性与挑战性
      一、公平公正待遇标准适用的不确定性
    (一)公平公正待遇下知识产权条约地位的不确定性
    (二)公平公正待遇下知识产权投资保护义务要素理解的不确定性
      二、完全保护和安全标准适用的挑战性
    (一)完全保护和安全标准内涵的不确定性
    (二)完全保护和安全标准适用于知识产权投资的挑战性
     第三节 知识产权执法场域的转换与执法机制的拓展
      一、执法交锋场域的转换
      二、执法制度的二维拓展
    (一)公平公正待遇标准:知识产权执法从立法向司法拓展
    (二)完全保护和安全标准:知识产权执法从合规性义务向勤勉义务拓展
      三、执法建设的目标拓展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南北竞争与技术转让履行要求规制的分化博弈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南北竞争与技术转让政策的南北对立
      一、知识产权的南北竞争
    (一)市场竞争
    (二)价值链竞争
    (三)国际话语权竞争
      二、技术转让政策的南北对立
    (一)发展中国家:以市场换技术
    (二)发达国家:限制或禁止强制性技术转让
     第二节 技术转让履行要求规制的南北分化发展
      一、发展中国家支持合理和非歧视的技术转让履行要求
      二、发达国家限制或禁止强制性技术转让履行要求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限制强制性技术转让履行要求
    (二)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的禁止强制性技术转让履行要求
     第三节 技术转让履行要求规制TRIPs标准与TRIMs标准的博弈
      一、显性的TRIPs标准
      二、隐性的TRIMs标准
      三、TRIPs标准与TRIMs标准的适用博弈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侧重引发TRIPs标准适用之痛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位形成TRIMs标准适用之衡
    第四章 知识产权投资征收的条约规制与规制困境
     第一节 知识产权投资征收的法律属性与条约规制
      一、知识产权投资征收的法律属性
      二、知识产权投资征收的条约规制
    (一)一般规则
    (二)特殊规则
     第二节 知识产权投资征收规制例外条款的功能竞争
      一、知识产权投资征收规制例外条款规制功能的弱化
      二、知识产权投资征收规制例外条款秩序功能的强化
     第三节 知识产权投资征收规制的实践困境与制度调适
      一、知识产权投资征收规制的实践困境
    (一)仲裁庭的职能困境
    (二)知识产权条约的适用困境
      二、知识产权投资征收规制的制度调适
    (一)解释性规则
    (二)排除性规则
    第五章 知识产权政策的竞争与知识产权投资管制的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政策的竞争结构与知识产权投资仲裁的目标导向
      一、知识产权政策的竞争结构
      二、知识产权投资仲裁实践中的政策目标导向
     第二节 公共政策目标的集群化与投资管制权的分层化
      一、公共政策目标的集群化格局
    (一)公共政策目标的碎片化存在
    (二)公共政策目标的集群化发展
      二、投资管制权的分层化格局
    (一)隐型管制权
    (二)例外型管制权
    (三)赋权型管制权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功能异化与投资管制权的风险防控
      一、公共政策功能的异化
    (一)“知识产权政治化”
    (二)“技术政治化”
      二、投资管制权的风险防控
    (一)比例原则的文本化
    (二)比例原则的具象化
    第六章 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的实践困境与治理机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二元化
      一、投资条约体系内的争端解决机制
    (一)当地救济机制
    (二)投资者与东道国间的谈判、磋商和调解机制
    (三)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仲裁机制
    (四)国际投资法庭机制
    (五)国家—国家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二、投资条约体系外的争端解决机制
     第二节 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的二元选择与实践困境
      一、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的二元选择
    (一)作为直接救济路径的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仲裁机制
    (二)作为间接救济路径的WTO争端解决机制
      二、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的实践困境
    (一)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仲裁机制的资源配置不足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能力建设不足
     第三节 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二元竞争的治理机制
      一、合作型机制的回归
    (一)磋商机制
    (二)调解机制
      二、对抗型机制的创新
      三、“一事不再理”的确立
      四、争端排除机制的引入
    第七章 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逻辑归宿与中国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时代挑战与逻辑归宿
      一、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时代挑战与制度困境
    (一)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时代挑战
    (二)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制度困境
      二、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逻辑归宿与驱动力选择
    (一)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逻辑归宿
    (二)知识产权投资保护的驱动力选择
     第二节 国际知识产权投资秩序的格局重塑与目标定位
      一、国际知识产权投资秩序的格局重塑
    (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知识产权投资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共鸣
    (二)负责任知识产权投资:获得可持续发展市场的必经之路
      二、国际知识产权投资新秩序的目标定位
    (一)知识产权投资的便利化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去政治化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去霸权化
    (四)知识产权投资管制的合作化
     第三节 知识产权投资规则中国创新的时代机遇与制度构建
      一、知识产权投资规则中国创新的时代机遇
    (一)把握投资条约改革机遇,优先区域性“南南合作型”投资条约
    (二)把握投资条约范式创新机遇、推出“可持续发展义务本位型”投资条约
    (三)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共建民主合作型投资条约
    (四)把握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改革机遇、开拓知识产权投资治理新篇章
      二、知识产权投资规则中国创新的制度构建
    (一)知识产权投资中“公”“私”关系的转型
    (二)知识产权投资权利义务分配的重置
      三、可持续发展驱动的知识产权投资新规则
    (一)“活私”的制度设计
    (二)“开公”的制度设计
    结 语
    参考文献

    "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