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诉讼证据丛书)
    编号:10044
    书名: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诉讼证据丛书)
    作者:沈德咏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3年1月
    入库时间:2003-1-15
    定价:58
    该书暂缺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总序一
    证据问题既是诉讼理论和诉讼立法上的难
    点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作为诉讼制度核心的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不仅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
    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所作出的任何裁判都必须以事实为根据,
    但某一事实能否成为裁判依据,最终决定于证
    明这一事实的证据是否充分、确实,在法律上是
    否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所以,规范诉讼证
    据和证明行为的证据制度不仅对程序公正有着
    重要意义,而且还决定着实体公正的实现程度。
    只有通过科学、完备的诉讼证据制度,才能消除
    诉讼过程中种种随机因素对诉讼结果的影响,
    使诉讼结果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公正性和公信
    度。
    因此,多年来,诉讼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始终是人民法院推进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法学
    研究中,证据法学的理论发展却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造成有关
    证据法学理论远远落后于立法、司法需要的尴尬局面。
    在我们的传统证据法学理论体系中,“证明论”往往是与“证据
    论”分开的。在证据论中,讨论的常常是证据的法定种类及证据分类
    问题;在证明论中,则分别讨论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要求等内
    容。但是,总体而言,由于我国传统证据法学形成于 20世纪 70、80
    年代,受到研究视野、资料信息、思维模式等多重历史局限,对相关问
    题的讨论都还不够精确和深入。而且诉讼证据学的研究还存在着同
    诉讼法定程序的割裂问题。记得在 20世纪 80年代初期,作为中国
    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我曾经在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刑事证
    据法律性的问题,认为证据问题首先是法律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主
    张将刑事证据纳入诉讼法制轨道来看待和研究。然而,当时乃至此
    后较长时期,我国证据研究的状况,恰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传
    统证据法学缺乏最基本的法规范思维,所谓的证据法学研究更应当
    称之为“证据学”而非“证据法学”。其结果是,一方面,在有关证据的
    研究中,证据被置于证明活动之外,成了一种纯客观的。静态的、已经
    确定无疑的东西,忽视了证明活动中证据的主观性、动势险、多变性。
    另一方面,在有关证明的研究中,证明成了单纯的分析、归纳、推理、
    判断活动,忽视了证明活动受制于诉讼法定程序的典型特征,诉讼证
    明几乎被等同于纯粹的认识活动而失去其规范属性。我国证据法学
    研究相对滞后的状况,已不能适应证据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在
    社会实践面前,证据法学开始陷入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当前证据法学理论中,有许多思想和观念
    是在资料反乏、视角单一的历史条件下“独创”而来的,这些思想和观
    念既构成了我们进一步发展证据法学无法抛弃的认识前提和知识基
    础,同时也对我们借鉴西方已发育良久的证据法学理论和制度造成
    一定阻碍。因此,在时代呼唤证据法的今天,为了指导证据立法和诉
    讼实践,证据法学不但亟待发展和完善自身,而且,还不得不审慎地
    对自身进行必要的反省、甄别和扬弃。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1999年宪法修
    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证据立法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有4个代表团共129名
    代表,就加强证据立法尤其是刑事证据立法提出了议案建议。与此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加快了诉讼证据制度改革的进程,2001年。
    2002年分别制定发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刑事诉讼证据有关规则也正在研究制定中。
    立法的发展既为证据法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契机,同时,证据立法
    的良性发展亦迫切需要证据法学理论的支撑和推动。《诉讼证据丛
    书》以我国证据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切入点,在
    充分研究“两大法系”证据法学理并借鉴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分卷、
    分学科对我国证据法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整理和评述,对我国
    当前司法实践和证据理论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
    和研究。其中既有以反映我国证据法学研究现状和水平为目的所作
    的文献、观点整理和综述,也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我国传统证据
    法学理论的反思和突破;既强调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先行的学术使
    命,又密切关注司法实践和立法需要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有侧重地
    就公。证明标准、自由。c证、证明责任、证据裁判、证明对象等一系列问
    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解决我国司法实践当前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
    有着较强的理论指导和学术参考价值。
    沈德咏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序一
    诉讼的首要目标是公正地解决当事人之间
    的争端,为此必须首先查明案件事实。而司法
    人员对案件的认识都是通过证据来实现的.证
    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正因为证据在诉讼
    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证据法律制度一直是各国
    诉讼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
    法律传统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实体法、轻程
    序法”的倾向。因之,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证据
    法是极不发达的:不一仅成文立法上反映的条文
    不多,而且过于原则和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司
    法人员和律师在收集和使用证据时往往有很大
    的随意性,甚至会忽略某些证据规则和轻视证
    据调查工作。然而长期实践经验证明的却是,
    很多错案的发生都不是因为适用法律不当,而
    是因为认定事实有误。证据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司法的公正。
    近年来,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正和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而不断
    发展和完善的诉讼制度,客观上也要求证据立法和证据学理论的研
    究状况能与之相适应。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职权
    主义模式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的合理要素中展
    开的。这种审判方式的改革方向,客观上要求对当事人(或控辩双
    方)的举证、质证活动予以引导和规制,对法官采纳、评判证据予以明
    确地规范和限定,以保证诉讼活动公正、顺利地进行。我国诉讼立法
    的修改以及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期望强化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调动
    诉讼双方的积极性。与之相比,证据制度的配套改革明显滞后,减弱
    了诉讼程序改革的效果,限制了诉讼程序进一步改革的步履,士。证人
    出庭作证问题,是三大诉讼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解决好这一问
    题,审判方式改革就不能真正取得成功。
    更重要的是,通过证据法学研究以促进我国证据制度的不断完
    善,对于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五大
    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修正后的宪法也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
    基于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包括证据制度在内的法律制
    度,这就需要确立一定的证据规则,在刑事诉讼中,对控、辩、审三方
    收集、运用、审查判断证据的活动予以规范,促进整个诉讼活动民主
    化和科学化,实现诉讼活动的各项目的。
    鉴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证据立法问题已经引起了社
    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加强证据立法已经提上立法机关议事日程。而
    立法的展开需要作理论研究的准备,但我国目前系统的证据理论研
    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有关证据法方面的理论专著甚少。另一方面,长
    期以来的司法实践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士。何将这些宝贵
    的经验从理论上加以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并在成文法上体现出来,乃
    成为我国立法、司法和法学界目前所共同面临的一个奋斗目标。
    《诉讼证据丛书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实
    际出发,立足于我国证据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
    充分研究和借鉴英美证据规则及英美证据法学理的基础上,广泛参
    考发达国家和地区证据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最新判例学说,回顾、评述
    我国证据法学研究的现状,评析典型疑难判例中运用证据规范的得
    与失,并就我国证据法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整
    理,为我国证据法的现代化和诉讼审判实务的科学化提供法理基础,
    为广大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士提供必备的参考范例,以推动我国证据
    法学理论研究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此套丛书既有理论
    上的突破和创新,又注重司法实践,同时兼顾理论发展和实践急需两
    方面的要求,能全方位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当然它也是高
    等院校从事法律学习和研究的各层次理论人士应备的一套参考学习
    资料。
    王利明

    总序一
    总序二
    编者的话
    前言
    第一编刑事证据原理
    第一章刑事证据制度的沿革
    引言
    第一节中国证据制度史
    一、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
    特点与种类
    二、中国古代证据制度的
    形成
    第二节两大法系证据制度沿革
    一、普通法系国家证据法律
    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律
    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普通法家证据法学理论的发展
    一、19世纪以前普通法系证据法学理论的萌芽
    二、19世纪普通法系证据法学理论的进步
    三、20世纪普通法系证据法学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法典化进程
    一、法典编纂的推动力
    二、通往联邦最高法院之路
    三、立法机关的反响
    四、联邦证据规则的未来
    五、联邦证据规则修正案
    相关文献索引
    第二章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引言
    第一节有关认识论地位的争论
    一、认识论是刑事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
    第二节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一、诉讼活动与认识活动
    二、客观真实与证据规则的工具价值
    三、质疑所谓“形式理性”观念
    四、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之我见
    相关文献索引
    第三章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无罪推定原则
    引言
    一、联合国公约与无罪推定
    二、论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
    三、我国台湾学者论无罪推定原则
    第二节证据裁判原则
    引言
    一、证据裁判原则
    二、台湾学者论证据裁判主义
    三、日本学者论证据裁判主义
    第三节直接言词原则
    引言
    一、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
    二、台湾学者论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
    第四节自由心证原则
    引言
    一、自由心证词源考
    二、自由,心证原则的历史由来
    三、自由心证的自由与不自由
    四、我国台湾学者论自由心证原则
    五、线辛斯基论自由心证
    六、德国学者论自由心证
    相关文献索引
    第二编刑事诉讼证据
    第四章刑事证据概述
    第一节证据概念辨析
    一、证据概念误区的表象
    二、证据概念误区的症结
    三、证据概念的反思
    第二节证据的性质及其过程
    一、收集过程:包括主张过程及立证过程
    二、采证过程:包括决定过程及调查过程
    三、断证过程:包括判断过程及认定过程
    第三书法国学者论刑事证据
    一、查明事实真相的愿望
    二、对于合理性的担心
    相关文献索引
    第五章刑事证据的属性
    引言
    第一节证据能力
    一、证据能力(证据适格性)
    二、日本学者论证据的可采性
    第二节证明力
    一、证据证明力判断方式之演进
    二、证明力之判断
    第三节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关系
    一、证据力和证据能力关系概述
    二、证据能力对证明力的影响
    三、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辨析
    相关文献索引
    第六章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第一节证据种类与分类
    引言
    一、证人证言之证据能力与证据力
    二、供述证据之真实性及其担保
    三、情况证据之比较研究
    第二节科技证据
    引言
    一、DNA证据
    二、测谎证据
    三、监听证据
    相关文献索引
    第七章证据规则
    引言
    第一节证据规则概述
    一、外国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
    二、我国构建证据规则的视角调整
    三、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建构
    第二节相关性规则
    一、台湾学者论关联性法则
    二、美国学者论相关性
    第三节传闻证据规则
    一、传闻证据之比较研究
    二、美国传闻证据规则
    第四节自白规则
    一、英美证据法上的自白规则
    二、日本刑事自白法则
    三、日本学者论并犯人的供述
    第五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违法搜索扣押证据之排除
    二、违法搜索与证据禁止
    相关文献索引
    第三编刑事诉讼证明
    第八章刑事诉讼证明
    引言
    第一节证明对象(要证事实)
    引言
    一、事实之假定
    二、要证事实
    三、证明之对象
    第二节证明方法
    一、事实
    一、法规
    三、德国与英美证明原则之比较
    第三节证明标准
    引言
    一、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二、诉讼客观真实
    三、法律真实
    四、司法证明的目的是客观真实,标准是法律
    真实
    第四节证明责任
    引言
    一、举证责任论
    二、英美法刑事举证责任理论
    相关文献索引
    第九章刑事诉讼证明的程序性问题
    第一节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一、证据收集
    二、证据保全
    第二节证据开示程序
    引言
    一、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二、英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
    第三节证人出庭作证程序
    引言
    一、中国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现状评析
    二、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程序设计与论证
    三、证人拒证权
    第四节证据调查
    一、证据调查的概念和基本方式
    二、两大法第主要国家证据调查产法例
    三、我国现有的证据调查方式
    相关文献索引
    后记






    Copyright © 1999-2022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