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100372
- 书名:数字司法的中国模式
- 作者:姜伟,李占国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时间:2025年8月
- 入库时间:2025-9-24
- 定价:118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了中国法院从信息时代开始躬身入局,在智能时代探索创新的实景,全面系统展示中国法院近年来的数字化改革创新成果,以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再从实践需求出发,梳理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信息技术的原理、系统建设、应用场景与应用效果,具体介绍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司法管理领域的应用场景,探讨数字法院运行的程序规则、实体规则和技术规则,同步推进数字法院理论创新;探索纠纷在线处理、共享法庭、法护营商、法护知产等数字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发挥司法功能,通过数字司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同时对人工智能与数字司法的融合趋势、技术嵌入司法权力的边界、未来数字法院的模式展望进行了探讨。本书内容涵盖了数字司法的技术原理、场景运用和规则发展,连接数字司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努力构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特色的数字法院体系,为凝聚数字司法共识、锚定数字司法方向、深化数字司法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和理论支撑。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数智赋能中国法院转型 1
第一节 数字司法的建设缘起 3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变迁 3
二、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4
三、 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 5
第二节 数字法院建设的历程进展 7
一、 夯实网络化发展基础 7
二、 凸显阳光化发展实效 8
三、 拓展智能化发展空间 10
四、 集成协同一体化发展 11
第三节 数字法院的鲜明特征 13
一、 审判执行高效化 13
二、 诉讼服务便捷化 15
三、 司法公开常态化 16
四、 监督管理精细化 17
第四节 数字法院的建设成效 18
一、 推动数字正义实现 18
二、 提高司法效率 20
三、 服务社会治理 21
第二章 数字法院的总体架构 23
第一节 数字法院的理论基础 25
第二节 典型应用系统 27
一、 智慧服务系统 27
二、 智慧审判系统 28
三、 智慧执行系统 29
四、 智慧管理系统 30
第三节 数字法院的体系架构 31
一、 数字法院的整体架构 31
二、 数字法院的服务中台 34
三、 数字法院的业务场景和统一门户 38
第四节 数字法院的实现路径 39
一、 平台化整合,实现“碎片化应用”到“一平台通办”转变 39
二、 无纸化改革,实现“传统线下办案”到“全流程网上办案”转变 40
三、 智能化赋能,实现“司法信息化”到“司法智能化”转变 43
第三章 数字法院建设的技术原理 47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 49
一、 互联网技术原理 49
二、 互联网司法系统建设 50
三、 互联网司法应用场景 52
四、 互联网司法应用效果 58
第二节 区块链技术 59
一、 区块链技术原理 59
二、 司法区块链平台建设 59
三、 司法区块链应用场景 62
四、 司法区块链应用效果 71
第三节 大数据技术 75
一、 大数据技术原理 75
二、 司法大数据系统建设 77
三、 司法大数据应用场景 79
四、 司法大数据应用效果 85
第四节 人工智能技术 86
一、 人工智能技术原理 87
二、 司法人工智能系统建设 88
三、 司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89
四、 司法人工智能应用效果 104
第五节 物联网技术 105
一、 物联网技术原理 105
二、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司法中的应用场景 108
三、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司法中的应用效果 114
第六节 语音识别技术 115
一、 语音识别技术原理 115
二、 语音识别技术在司法信息化中的建设 116
三、 语音识别技术在司法行业的应用场景 116
四、 语音识别技术在司法行业的应用效果 123
第七节 图文识别技术 124
一、 图文识别技术原理 124
二、 图文识别技术在司法信息化中的建设 126
三、 图文识别技术在司法行业的应用场景 128
四、 图文识别技术在司法行业的应用效果 135
第八节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135
一、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原理 135
二、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司法信息化中的建设 136
三、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司法行业的应用场景 137
四、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司法行业的应用效果 150
第九节 大模型技术 153
一、 大模型技术原理 153
二、 司法大模型平台建设 153
三、 司法大模型应用场景 155
四、 司法大模型应用效果 159
第四章 数字法院建设具体应用场景 163
第一节 审判领域应用场景 165
一、 立案辅助 165
二、 类案精准推送 169
三、 异步审理 173
四、 案件裁判偏离预警 180
五、 裁判文书自动纠错及生成 185
六、 区块链证据存证与校验 189
第二节 执行领域应用场景 192
一、 智慧执行与执行无纸化 192
二、 财产查控 194
三、 财产处置 203
第三节 诉讼服务领域应用场景 208
一、 立案服务 208
二、 审判辅助 214
三、 综合服务 224
四、 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 242
第四节 司法管理领域应用场景 245
一、 司法大数据管理 245
二、 庭审自动巡查 250
三、 智能3D证据管理 252
四、 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运维管理 257
第五章 数字法院建设下法律规则的探索 259
第一节 程序规则 261
一、 在线诉讼规则 261
二、 在线调解规则 265
三、 在线运行规则 271
第二节 实体规则 274
一、 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规则 274
二、 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 285
三、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规则 291
四、 算法治理规则 299
五、 平台治理规则 309
六、 数据产权保护规则 315
第三节 技术规则 323
一、 区块链司法应用规则 323
二、 人工智能司法应用规则 326
三、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规则 329
第六章 数字司法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 333
第一节 纠纷在线处理机制 335
一、 纠纷在线处理机制的内涵 335
二、 中国ODR数字化协同治理场景 340
第二节 共享法庭机制 346
一、 共享法庭的内涵 346
二、 共享法庭的五大功能 347
三、 共享法庭的三种基本模式 348
四、 共享法庭的协同应用场景 349
第三节 法护营商机制 355
一、 法护营商的内涵 355
二、 法护营商数字化协同治理应用 356
第四节 法护知产机制 366
一、 “法护知产”在线协同保护应用 366
二、 “版权AI智审”应用 371
三、 ZHI系统 380
四、 e版权诉源共治体系 381
第五节 政法跨部门办案机制 387
一、 政法跨部门办案机制的内涵 387
二、 政法跨部门办案机制的核心内容 387
三、 政法跨部门办案机制的司法实践 389
第六节 协同执行机制 405
一、 财产查控机制 405
二、 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406
三、 司法网拍机制 408
四、 其他执行协同机制 409
第七节 司法建议机制 412
一、 司法建议机制的内涵 412
二、 司法建议“一件事”应用 414
三、 司法建议机制的成效 417
第七章 数字司法建设的未来展望 419
第一节 人工智能与数字司法的融合趋势 421
一、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贯通 421
二、 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法律人工智能的结合 423
三、 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国际合作 424
第二节 技术嵌入司法权力的边界 425
一、 司法裁判信息的准入与流出控制机制 425
二、 技术权力与司法权力共建的谨慎应对 427
三、 数字法院中人类与机器算法合理分工 430
第三节 数字法院的模式展望 432
一、 全生命周期的司法平台 432
二、 全时空在线的司法服务 433
三、 全流域智能的司法模式 434
四、 全方位变革的司法制度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