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100226
- 书名:电子商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研究
- 作者:刘倚源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时间:2025年8月
- 入库时间:2025-9-6
- 定价:52
图书内容简介
"目 录
司法鉴定标准化国际合作路径探讨 杜志淳 赵子玉
司法鉴定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郭 华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反思与重构
——《刑法》第18条的展开 孙大明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标准化探索 黄鹏飞
我国死因调查与鉴定制度完善研究 鞠杨波
上海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系统思考 马丽莉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司法鉴定中的实践 王 强
构建中医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张 静 徐静香 阎 婷 石小迪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完善路径 叶 靖
“一带一路”建设中司法鉴定问题研究
——以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鉴定为例 樊金英
从司法鉴定本质回归看刑事司法鉴定启动 邹积超 袁雪娣
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能力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邓协和
《上海市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创新及重点 郭媛媛
未达《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伤残的人体损伤赔偿系数初探 朱 伟 贾建长
试论法医对命案现场中非传统分析内容的思考 林中圣 王黎扬
开封方言韵律特征提取与建模的相关研究 赵书悦 张旭毅
"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技术变迁中的电子商务演进与发展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兴起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
二、全球电子商务现状
三、开放、交互与共享:电子商务的精髓
四、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与商业模式创新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基本范畴
一、国际立法经验与启示
二、电子商务的内涵界定
三、电子商务类型
四、电子商务交易法律关系主体
第三节 电子商务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
一、电子商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之特殊性
二、企业经营策略、目标与个人信息风险
三、产业利益与个人信息价值评估
第二章 电子商务时代个人信息面临的典型风险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商业化处理与使用
一、商业链条下的个性化营销
二、社交网络与在线营销的结合
三、商业使用中存在的信息风险
第二节 对网上行为的定位与追踪
一、新型追踪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二、对位置信息的监测与收集
三、个人网络踪迹信息权益的特殊属性
第三节 云计算服务中的个人信息风险
一、个人信息云平台的储存与处理
二、云计算中信息风险起因分析
三、云计算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
第四节 预测分析与电子商务
一、基于算法的预测分析
二、预测分析引发的信息风险
第三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格权理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探索
一、人格权理论与个人信息保护
二、一般人格权理论与个人信息权创设
第二节 隐私权保护理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诠释
一、隐私权的产生与确立
二、隐私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三、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解读
第三节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推进
一、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的产生与个人信息自决权的确立
二、自决权理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三、对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的反思
第四节 财产权理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扩展
一、个人信息财产权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二、商业使用下的新型财产权利
三、个人信息财产权面临的行使困境
第四章 欧盟、美国个人信息保护框架与改革
第一节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立法传统
一、立法背景与特点
二、适应新技术环境的立法改革
三、对控制理念与同意要求的强化
第二节 美国隐私保护模式与发展趋势
一、美国隐私保护法案
二、《消费者隐私权利法案》
三、行业自律规制模式
第三节 欧美个人信息保护框架与发展
一、权利基础与保护模式
二、欧美法案理念与创新发展
第五章 制度评价与利益考量: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流通的平衡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分析
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梳理
二、对现有制度的探讨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原则的修正与调整
一、公平信息实践原则
二、知情同意原则的局限与修正
三、对收集限制、目的特定原则的完善
第三节 对个人信息的类型化区分与保护
一、加强对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
二、促进一般信息的流通与使用
三、扩展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
第六章 行业自律与法定安排:电子商务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建构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价值目标与体系
一、个人信息保护与处理中的利益衡量
二、个人信息的价值类型
三、以确权方式构建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与义务主体责任
一、被遗忘权利的细化
二、增设义务主体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
三、明确义务主体对外承担责任的方式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与企业处理信息合规方案
一、个人信息保护模式选择
二、电子商务行业与企业自律
三、企业处理信息合规性与保护方案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