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凤林 ]——(2025-4-30) / 已阅829次
新业态指以平台化、去雇主化为特征的新型灵活就业模式。做好新业态企业集体协商工作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是稳定社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发展智慧城市的关键所在;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笔者新业态企业(行业)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探析,提出观点如下:
要点一: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新业态企业(行业)集体协商的意义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做好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和上级工会的指导,深刻认识开展新业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以维护灵活就业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为目标,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规范化建设,健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围绕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权益保障,完善集体协商制度,丰富协商内容、增强协商针对性,全方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努力实现权益保障制度健全、薪资待遇合理、社保权益得以维护、企业用工规范、就业队伍稳定;用工平台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目标,推进新时代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点二:以构建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为保障,全力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精神,健全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建立集中要约、督促检查、考核评价、工作台账等制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和劳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建立与工作任务、劳动强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明确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总结邮政、快递新业态企业和石材经济园区、食用菌产业园区等行业性集体协商经验,规范协商流程、拓展协商内容,推动新业态企业和行业性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打造"党政主导、工会力推、各方配合、企业和劳动者参与”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格局。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标准,依法规定间接用工平台企业发生事故责任,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危害。落实新业态劳动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兜底、职业伤害保障措施,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保户籍限制。探索用工企业购买商业保险、保险公司适当让利、政府加大支持机制,努力实现稳岗就业。
要点三:以完善集体协商质效评估指标体系为重点,促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提质增效
认真执行《吉林省集体协商条例》等政策法规,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职业安全风险高,组织化程度低,权利救济困难、流动性强队伍不稳定、劳动关系认定难等问题,落实“一函两书”制度。坚持“程序健全、运行规范、协商充分、过程民主”的协商原则,强化“集中要约”行动指导和服务,畅通常态化要约机制,全方位开展集中要约行动。加强协商主体建设,以绩效薪酬分配制度、技术创新激励制度、低工资劳动者收入水平、平台劳动规则和算法、津贴补贴和福利标准为协商重点,以行业协会、头部企业为重点,借鉴圆通速递全网集体合同模式,探索快递、外卖、网约车新就业形态劳资机制运作方式,建立平台企业与工会、劳动者代表协商协调机制。围绕平台经济(快递、外卖、网约车、货运)等行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行业集体协商,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范围,遵守集体协商流程,形成制度支撑有力、机制运转高效、劳动者参与广泛、实施效果明显的集体协商工作氛围。强化对企业、行业基层工会指导服务,指导完成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提升合同履约率。完善集体协商质效评估指标体系,巩固集体协商建制率。配合人社部门对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搞好协商指导监督和合同履约审查备案,推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扩面提质增效。加强集体合同管理,为集体合同工作提供信息资源和决策依据。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申诉机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要点四: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依法保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劳动关系双方代表培训力度,提高代表的法律素质和协商能力。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突出宣传重点,抓好典型培育,营造集体协商的良好氛围。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劳动关系风险会商研判,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协助劳动监察部门妥善处理工伤事故,依法调解劳资双方争议。发挥人大执法检查、政协委员视察、劳动保障行政监督、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四位一体”监督检查制度体系作用,提升劳动监察执法水平。发挥集体协商指导员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优势,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参与协商,指导帮助起草集体合同文本,为开展集体协商提供素质保证和智力支撑。建立集体协商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懂法律能代表,会维护善协商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