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凤林 ]——(2025-4-29) / 已阅63次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为目标,创新新时代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制度,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近,笔者就新时代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方法路径进行理论探析,观点如下,可商榷与指正。
路径一: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新局面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职工精神文化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强化劳动法治宣传,发挥工会驿站、劳动关系服务站、“职工之家”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服务阵地作用,丰富宣传形式,运用各类传播媒介,通过集体协商竞赛、政策宣讲、线上问答等方式,宣传集体协商政策和典型案例,培育企业协商理念,营造浓厚协商氛围。恪守协商民主理念,坚持“依靠职工开展协商、协商成果普惠职工”协商原则,发挥劳动关系三方部门优势,以民营企业、新业态企业和技能人才、一线职工、新业态劳动者为重点,掀起集中要约、广泛协商的热潮。加强集体协商主体建设,扩大集体协商企业范围,推进集体协商“以技提薪”赋能产业工人、推进集体协商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推进企业集体协商、行业集体协商、区域集体协商,推进集体协商扩面提质,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确保协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路径二:加强集体协商工作机制建设,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指导服务
以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精神为引领,按照全总“两个普遍”工作要求,加强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构建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贸部门和企业家协会共同组成的三方协调机制,依托劳动关系三方机构,提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效,推动实现企业与职工协商共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形成制度支撑有力、机制运转高效、职工参与广泛、实施效果明显的集体协商工作新局面。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序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促进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流程建设,按照“程序健全、运行规范、协商充分、过程民主”原则,帮助指导劳动关系双方签订集体合同,巩固集体协商建制率,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范围,提升集体协商质量。落实“一函两书”制度,抓好劳动保障监察监督,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协助劳动监察部门妥善处理工伤事故,依法调解劳资争议。做好集体协商质效评估指导和检查,规范协商流程、提升协商效果,不断增强职工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路径三: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让协商成果普惠全体劳动者
以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为重点,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等宣传力度。建立与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的常态化协商恳谈机制,坚持“合法、平等、诚信”原则,指导企业(行业、区域)工会收集职工诉求、发出协商要约。规范履行工资集体协商8项流程,围绕协商技能岗位工资制、绩效薪酬分配制度、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协商提高低工资劳动者收入、平台劳动规则和算法、津贴补贴和福利标准等协商重点开展集体协商,兼顾双方合法利益,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保障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与企业生产率、经济效益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深入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形成制度支撑有力、机制运转高效、职工参与广泛、实施效果明显的集体协商工作氛围。加强对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的协调、指导和服务,深入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指导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督促合同履行,让职工和企业互利共赢,增强企业凝聚力,达到职工增资企业增效目的。
路径四:加强集体协商代表培训,提高集体协商能力与水平
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业务培训,提高双方代表法律水平和协商能力为目标,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突出宣传重点,营造推进集体协商工作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管理者、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对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企联、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和培训企业方协商主体。组织开展工资基础知识和集体协商技巧培训,提高双方代表的法律素质和协商能力,全力提供智力支撑,指导帮助开展集体协商、起草集体合同文本,指导所属企业响应协商要约,主动开展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履行集体合同。开展集体协商质效评估工作,以自评为主、外评为辅,劳资双方共同参与。把集体协商纳入人大执法检查,提升集体协商质量,确保合同实效。强化示范引领,注重典型培树,加强成果转化,确保企业发展有创新的内在动力、有可持续的人才支撑、有完善的分配制度,有共建共赢的和谐队伍,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制定集体协商指导员岗位素能标准,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懂法律能代表,会维护善协商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