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新时代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对策解析

    [ 徐凤林 ]——(2025-4-1) / 已阅626次

    工资集体协商指劳动关系双方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劳资双赢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笔者通过学习劳动法律法规,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政策文件,就新时代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对策进行调研思考,提出观点如下:
    对策一:深刻认识集体协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协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为目标,增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中国特色劳动关系必须高举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中国特色集体协商理念,遵循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企业自主分配与劳资协商共决相统一原则,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为重点,发挥集体协商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对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宣传劳动政策法规,掌握劳动关系法,提高劳动关系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强化协商主体建设,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范围,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完善以“主体协商、三方指导、国家调控、依法规范”为目标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构建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推动实现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系统科学,协商准备全面充分,协商内容翔实具体,协商程序依法合规,协商过程真谈实谈,协商结果公平合理,协议履行及时有效,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增强集体合同实效,推进新时代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高质量发展。
    对策二:加强三方协商机制规范化建设,努力开创集体协商工作新局面
    以加强三方协商机制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构建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贸部门和企业家协会共同组成的三方协调机制,形成制度支撑有力、机制运转高效、职工参与广泛、实施效果明显的集体协商工作新局面。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序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流程建设,坚持程序健全、运行规范、协商充分、过程民主原则,制定协商流程图,引导和督促企业严格履行法定集体协商工作程序,做到程序运行有流程遵照、有标准衡量、有记录稽核;协商内容沟通充分、针对性强、履约到位。加强个性化协商工作。实行特殊工时制的企业,重点协商职工加班加点工资计发基数和工时安排计划;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重点协商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巩固集体协商建制率,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范围,提升集体协商质量。
    对策三:坚持依靠职工开展协商、协商成果普惠职工原则,推动集体合同扩面提质增效
    以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增强集体合同实效为主线,把握循序渐进,依法合规,职工参与,基层为主的协商原则,坚持程序健全、运行规范、协商充分、过程民主的工作要求,发挥工会组织协同作用,落实三方责任,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畅通常态化要约机制,帮助和指导基层工会开展集中要约活动,做到集中要约与动态要约相结合,单个企业要约与区域、行业要约相衔接,开展集体协商攻坚活动,强化对企业、行业、区域性基层工会指导服务,严格执行协商准备,正式协商,审议审查和监督检查等协商程序要求,深入开展企业集体协商,行业集体协商,区域集体协商,指导基层工会完成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和协商质量,提升合同履约率。加强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把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劳模等工作有机结合,依靠党政,依托劳动关系三方机构,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提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效。加强合同履约监督,完善督促合同落实的制度,建立督促集体合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集体协商质效评估指标体系,培育协商典型,巩固集体协商建制率,搞好协商指导监督和合同履约审查备案,推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扩面提质增效。
    对策四:加大劳动关系双方培训力度,提升集体协商能力和水平
    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加大对劳动关系双方代表的培训力度,提高代表的法律素质和协商能力。深入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抓好典型培育,突出宣传重点,营造推进集体协商工作的良好氛围。落实“一函两书”制度,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范围。加强集体合同的审查管理和履约监督,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劳动关系风险会商研判,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协助劳动监察部门妥善处理工伤事故,依法调解劳资双方争议。发挥集体协商指导员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优势,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参与协商,指导帮助起草集体合同文本,为开展集体协商提供素质保证和智力支撑。建立集体协商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懂法律能代表,会维护善协商的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