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关于构建智慧工会的法理思考

    [ 徐凤林 ]——(2025-2-24) / 已阅1548次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将构建智慧工会作为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和理念,以提升工会组织服务能力、提高会员参与度和促进劳动者权益保障为目标,通过建立工会网站、搭建移动应用程序等,将信息化与工会组织相结合,为职工提供智能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是新时代一种新型工会工作模式。
    一、智慧工会内容
    内容一:建立指尖上“工作平台”。以打造工会业务平台、交流活动平台、福利发放平台和实现网页、App、小程序等多种客户端形式,功能模块多样,覆盖工会工作、福利、办公等方面。运用信息化、移动互联的技术,建设掌上工会办公门户,会员通过智慧工会客户端,提交入会申请、缴纳会费、处理日常工会工作、参与工会活动、评优评先、申请并领取职工福利等服务工作。移动化办公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开展工会工作。
    内容二:构建集数据互通、精准服务、便捷使用于一体的智慧工会平台,为开展工会活动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赋能”方案。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就业服务等,畅通活动发布、前端报名、在线投票、调查问卷、知识问答等功能,提高工会效率,增强服务能力。
    内容三:以“业务+技术+应用”为驱动,创新工会服务职工新模式,推动平台功能持续释放,提升工会数字化治理、智能化服务水平。通过网络查询政策法规、获得就业指导、参与线上活动,收集和分析劳动者需求和工作情况,制定职业规划、培训计划和福利政策,拓展工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让工会服务时刻在身边。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对构建智慧工会认识不高,宣传不足。智慧工会智能产品多、涉猎范围广,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工会工作,现有人员难以全部掌握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使用不便捷,服务不精准。
    问题二:智能升级维护力度不够,技术研发资金有限,技术交流不畅,打造智慧工会升级版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培养技术人才、提高全员业务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问题三:数据融合不够,存在信息壁垒与数据隔离,形成数据孤岛,信息联动机制不顺畅,信息资源共享效果不佳,限制工会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制约智慧工会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建议一:践行网络强国思想,构建智慧工会升级版
    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智慧工会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工会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工会工作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工会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和转型。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两大体系(规划体系、应用体系)建设,构建“智慧工会”,形成“全业务智慧管理、全方位智慧服务、全领域智慧支撑”的总体架构,为劳动者提供“普惠性服务、精细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和便捷性服务”,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议二:强化数据库和网络平台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工会服务体系
    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事务管理系统为重点,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网络平台,拓宽数据来源,强化数据分析,实现信息技术与工会“四项职能”业务协同发展。围绕“智慧工会”三大核心(工会业务、交流活动、福利发放)业务,运用(会员信息、提案管理、志愿者服务、民主公开、群团荣誉、慰问管理、文体协会)七大辅助模块,打造宣传平台、管理平台、教育互动平台和服务平台,抓好一体化网络建设,建立全面、互联、互通的工会服务网络。运用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工作运行新模式,将工会服务延伸到线上,进行全天候、全方位服务。发挥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帮扶管理、技能管理、培训管理等模块功能作用,实现管理统一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开发智能签到、文书推送、分发、投票表决等功能,提升议事效率。实施档案数字化,实现档案管理流程规范化、为职工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服务。
    建议三: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工作融合,提升服务劳动者质量和效率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应用为主攻方向,遵循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的建设路径,推动信息技术与工会工作机制深度融合,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新型智慧工会建设格局。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管理原则,使用统一的应用软件,解决信息采集和共享问题,避免重复开发和浪费。开展管理和维护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事务管理系统一体化网络建设,改善工会工作网应用信息系统基础运维环境。强化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促进信息自动流转共享,依据“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标准,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为职工提供优惠购物、便捷配送等消费服务。完善“吉工e”和App系统开发应用。发挥技能强国学习平台、职业技能竞赛集训示范基地平台、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功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助学圆梦、贴息贷款和工会普惠制服务,提升劳动技能,扶持创业和就业。推进工会档案数字化,促进档案管理科学规范,实现档案管理流程规范化。
    建议四: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智慧工会升级换代
    以推动智慧工会改版升级为目标,加强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引进,配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强化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熟练掌握应用软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搭建一个网上网下互动融合的服务职工新体系,提升工会干部整体素质。完善岗位目标奖惩机制,提高信息技术岗位待遇和保障,防止人才流失。加强智慧工会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劳动者网络信息知识应用水平。加快数字工会提档升级,实现工会工作数字化转型,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作者: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徐凤林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