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职工民主管理的“权源”是“利益关系”

    [ 张建国 ]——(2024-2-13) / 已阅460次

    职工民主管理的“权源”是“利益关系”

    张建国
     
    搞清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必然性,是当前在包括非公有制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中顺利推行这一制度的理论前提和基础。而研究这一问题,其实就是要搞清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来源(简称“权源”)是什么。
    按照传统观点,职工民主管理的“权源”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也就是说,公有制企业职工之所以拥有民主管理权利,是因为他们是企业的主人(严格讲,国有企业职工也是相对意义上的“主人”)。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够全面,因为企业是一个有关各方利益的共同体,企业办得好坏与国家、企业、投资人、经营者和职工等这几方面利益关系密切,而民主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目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社会和职工的全面、协调发展。
    因此,职工民主管理的“权源”应该是国家、企业、投资人、经营者和职工等这几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包含所有权关系)需要。正因为这几方面之间利益关系的需要,才有职工民主管理的必要。这也就是说,企业决策只要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或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再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职工都应有权参与企业管理,而不管企业是何种所有制性质。
    依据上述观点具体分析,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企业“两权”分离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从广义上说,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诸方面的权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都会在发展中发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相对分离。例如,目前我国许多私营企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或实现了产权的股份化,有的已经上市成为公众性公司。在这些企业中,都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同时聘请了总经理,并赋予其一定的企业经营权(这个经营权是相对于狭义的所有权概念来说的,是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概括用语),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见,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只是在生产资料的归属上不同(一个归私人,一个归国家或归全民),而在生产资料的经营上没有什么区别,职工都不同程度的使用和占有、支配着企业的生产资料。这就是说,私营企业职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享有相对主人地位,因而也享有管理企业的权利。
    二是劳动价值肯定的必然结果。生产要素由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构成,而劳动力在各生产要素中的重要地位已无可厚非。道理很简单,劳动者向企业投入劳动力,既是一种劳动行为,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换言之,资本、技术投入产生经济价值,劳动力(包括体力和脑力)投入同样也产生经济价值(如剩余价值), 这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能得到体现 。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卡内基就曾说: 我可以不要资金、工厂、设备和市场, 只要我的组织和人员保留着, 我将在几年后仍然是钢铁大王。因此, 在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中,职工不能仅限于得到劳动力投入的工资形式的补偿, 而还应象公司财产投资人一样,获得产权收益或分享企业利润(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式,是劳动创造的)。这就是说, 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应在产品成本和利润中提取职工的福利、奖励、教育和劳动保险等基金,让职工享受,或把利润的一部分作为股份分给职工(即利润分享制,美国目前就有约10万家企业这样做),这就决定了职工拥有更多的参与管理的责任和权力。
    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随着企业发展,管理方式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办企业初期,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一般采取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即一切事情由企业主决定。企业一旦发展到一定规模,经营活动频繁复杂,这就客观要求企业必须聘用管理人员或设立职能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而当企业生产经营达到现代化程度时,不仅要求管理科学化,更要求管理全员化,即让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把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各道工序严格的、周密的管理起来,更好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目标。总之,管理方式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而这种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人本化,越来越重视劳动者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是凝聚职工群众的必然选择。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群体、一个团体,这个群体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只有团结一致和拒绝离开,才能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这就是企业的凝聚力或向心力所在。提升企业凝聚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达成目标的期望高、信息沟通程度好、群体地位高、成员的共同性强和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企业的依赖性强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同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依次为:生理(生存、生活)、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无可置疑,提升企业凝聚力,离不开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因为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才会使职工互相之间更好的沟通信息,自觉的调节个人行动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与企业整体相协调,从而顾全大局,达成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才会使职工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满足某些迫切需求,产生拥有企业一部分的主人翁意识,在思想观念上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从而更加关心企业命运,为企业献计出力。实践证明,民主管理是职工自我保护的有利机会、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得到尊重的最好体现、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新修改的《宪法》指出,“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依靠作为国家主人的职工群众参与私营企业内部管理,来监督其守法经营、依法治企,沿着文明健康的轨道发展,使国家利益不受损害。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这就是说,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企业,也要遵守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保障职工的包括民主权利在内的合法权益。
    由上述可知,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具体来源于五个方面,这也可以说成是职工民主管理的“五个必然性”。这“五个必然性”,都直接或间接的是由国家、企业、投资人、经营者和职工这几方面之间利益关系所决定的。当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管理的范围、程度、层次和权利是不同的,即根据利益关系或承担风险等的大小有所差别,如持有股份的职工除了有权参加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外,还有权参加股东大会的决策等。对于私营企业投资人来说,实行民主管理是否欢迎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就是帮助投资人或所有者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层用好经营权、管好企业事,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更快发展。只要私营企业所有者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加上所有者身份又是实实在在的,实行民主管理就会比“所有者缺位”的国有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者积极性高。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资本家,之所以积极主动实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答案就在于此。由此可见,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多方利益关系”的需要,也就是“五个必然性”的内在反映和要求,而并不只是由“所有权”决定的,这也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所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   
    注:原载2005年第16期《工会信息》杂志(列入封面“信息导读”),被2006年9月26日《工人日报》“工会理论·观点集萃”栏目摘登;获绍兴市工会第9次论文、调研报告评选一等奖,2005年度全国工会好信息二等奖,2007年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
    (联系方式:a-a-b-c1234@163.com)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