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文炳 ]——(2005-5-14) / 已阅50385次
愿的司法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法院的审判方式与审判管理体制,以及一
系列司法体制机制,以此推动新的实践,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律保障使命。因此,把制度建设作为
司法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既是对历史审判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当今法
院的现实选择。
二、推进制度创新是提高法院的司法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院能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始终保持先进
性和纯洁性,固然与法院整个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直接相关;但
问题在于,法院整个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成效的充分发挥,始终
受制度建设的影响。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不断
推进制度的创新和优化是当前法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司法能力、永葆
自身生机活力的关键环节和“治本”之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
决定》后,最高法院院长肖扬就在2004年12月16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
院长会议上讲话中提出,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不仅是依法审判
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内涵。(1)其中又强调司法能
力的评断标准,指出司法能力是不是强,司法水平是不是高,检验的标准
是案件的质量;指出衡量审判案件的质量就是看是不是既确保了公正,又
提高了效率;指出公正,是符合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公正,是符合法律
规定的公正,要注意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相结合,用公开、透明的工作程
序和方式,让群众看得见、信得过,感受到司法公正。效率,是在公正前
提下的效率,是法律规定时限内的效率。同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司法能力建
设,确保公正司法、高效司法,要从制度入手,推进制度创新,按照科学
、民主、法治的精神改善法院的审判方式和执法方式,这无疑是加强法院
的司法能力建设必须牢牢加以把握的关键环节。在制度建设中,特别涉及
到廉政建设上,最高人民法院又提出要求,各级法院要尽快在人民法院建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