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国企要树立现代企业价值观

    [ 张喜亮 ]——(2015-9-19) / 已阅7206次

    国企要树立现代企业价值观

    张喜亮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来,关于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话题。尤其是最近一年,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也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明确方向,保持定力。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来,关于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话题。尤其是最近一年,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也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明确方向,保持定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据此,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应当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有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和更加定型。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的论断,全面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必须要树立现代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哲学概念,不同的价值观将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企业作为法律上人格化的主体必然要有其认知、理解和判断是非的价值观。研究现代企业价值观必须从企业的本义和历史发展的过程进行考察。

      “企业”这个词源自于拉丁语,它是由“获得、开始享有”进而引申为“盈利、收益”与“撬起、撑起”进而引申为“杠杆、工具”这样两个含义的词汇合成。在西洋的词汇中,企业的原始含义就是“获取盈利的工具”之意。学习了中国大唐盛世的文化以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转向西方,学得了“企业”这个词汇,但是,日本将之加注了东方文化的诠释。日语中的“企业”是指,商事主体企图经营某项事业,且有持续发展的意思。从汉语词源我们知道,企,人止也;业(業),大版也。从说文解字可知,企业就是指为实现共同的事业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集体即组织。很显然,日语中的“企业”之涵义是从汉字中汲取了精华,时至今日,日本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在其章程总纲中则开宗明义宣誓“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我们的词典、教科书和社会流行的观点则认为:企业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这个概念强调的是“盈利为目的”,但唯利是图则必然导致企业与员工矛盾冲突、安全事故频现、伪劣产品盛行、环境恶劣污染、生态极度破坏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在二战前的欧美国家比比皆是。以盈利为目的观点实际上是承接了西方企业的原始含义,却失去了我们固有文化的精髓。以盈利为目的、唯利是图、利润最大化,这种价值观绝非“现代”企业。

      所谓现代企业,从时间角度认识,应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对人类社会既往教训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价值理念。从本质的角度认识,现代社会的理念至少包括“人权、民主、道德和科学”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说原始或近代企业是以“资本至上”为价值判断的话,现代企业则必须是以“人本至上”为最高准则。“资本至上”的企业追求的是资本回报最大化,则难免不择手段地无度追求利润,并以此为终极目的。“人本至上”的现代企业则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以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为终极目的,强调的是企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发展,获得合理的利润,实现人的成长。

      现代企业是投资人、经理人和劳动者等相关群体,通过生产或服务满足和引导消费、提升生活品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组织。这样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企业本质的诠释,古今中外载入史册的伟大企业,无不贯彻着以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为理想的价值理念。

      新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近30年革命战争的创立发展时代,经历了近30年社会主义新中国经济建设时代,又经历了36年的改革开放时代。这近百年的历史,足以为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上的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成熟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总结历史和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能够智慧地把握中国的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国外的任何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那种盲目地崇拜甚至痴迷地模仿外国企业模式或用臆想出来什么“市场化”标准指引我国的国有企业治理改革,都必将葬送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中国人民应当要对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国有企业制度有自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发展的道路,用人类最优秀的企业价值观造福人类并引领世界的发展进步。
    2015-09-09 14:40:10 作者:张喜亮 来源:中国国资报道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