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 李巧玲 ]——(2003-10-31) / 已阅228063次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
    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
    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
    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
    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
    、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就福建省漳平市来说
    ,自2002年以来,该市就有青少年犯罪案件85件140人,其中抢劫28件5人,盗窃
    36件48人,寻衅滋事28件15人,故意伤害5件6人,敲诈勒索3件8人,绑架2件2人
    ,拐卖妇女1件5人,强奸1件1人,故意杀人1人。青少年犯罪率与前几年相比呈明
    显上升的趋势。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
    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寻
    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呈“
    英雄”,无所顾忌,不故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
    严重罪行。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
    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
    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值
    得重视的是,有的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
    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
    (三)从犯罪年段年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我市一名少年犯杀人
    案,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还准备杀第二个
    人。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
    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
    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四)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
    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
    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五)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青少年的生活离不开五彩缤纷和充满形形色色诱惑的大千世界。当今社会难免残
    留着旧社会的痕迹,在一些阴暗角落滋生蔓延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
    神文明建设不相称和丑恶现象。一是社会上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严重影
    响了青少年上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经常逃学,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整
    日无所事事,久而久之走上邪道;二是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
    丑恶的东西;三是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
    ;四是社会上偷盗、抢劫、黄赌、斗殴、色情等犯罪案件的潜移默化。如今年发
    生的一起绑架案。犯罪嫌疑人林真鸿、蒋江材在看了香港大篇《插翅难逃》之后
    ,深受张子强的影响,便在现实生活中模仿张子强的绑架手法,绑架了漳平某私
    营业主吴某的岳父,企图勒索60万巨款。
    (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孩子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障碍。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
    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不正确的家教在青少年的心理形成人格障碍,形成不正确的
    人生观。在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父母不和、闹离异,经常吵架,秽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