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司法效率

    [ 叶文炳 ]——(2003-7-4) / 已阅45555次

    门——法院也希望在人们对案件关注热情未冷却时评判出是非的标准,从而通过诉讼
    过程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树立法律权威。
    2、不公正的司法是一个没有效率的司法。从经济因素上分析,一个案件以极快
    的速度结案,无法让当事人感到安全和可靠。未经公正的程序审理案件,似乎节约了
    司法资源,而实际的后果却常常是当事人缠诉不止,这样反而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
    。从非经济因素上分析,一个错误的裁判可能还带给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危机,使人们
    心目中的司法尊严受到损害。不公的裁判甚至枉法的裁判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冲突和纠
    纷,而且会诱发社会的情绪和行为,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状态的加剧,是最没有效
    率的。不公正的司法,她的影响绝对不是仅仅使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而是
    使整体司法信誉度处于危机状态。
    3、在处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关系中应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公正和效
    率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信守的两大价值,公正就是坚持法律规定,不能偏袒任何一
    方当事人;效率则意味着作出迅速、公平、高质量的裁判。作为司法追求的价值目标,
    司法公正与效率可以和谐相处,但有时又相互对立。的确,人们期望通过细致、严谨
    的诉讼程序,合乎法律规定的实体裁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同时,按部就班
    、严格依从程序法进行的冗长的司法过程,又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损害了当事人
    的合法权益。之所以出现如此矛盾,是因为效率着眼于速度和收益;而公正则着眼于
    过程和结果,二者从不同出发点作用于同一对象,矛盾自然产生。没有公正就没有效
    率,没有效率就谈不上公正,单纯追求任何一方面都是对整个司法价值的损害,二者
    应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统一。 法贵效益,但不贵神速。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越有效
    率,为福越多;相反,没有公正,则越有效率,为害越烈。因此在设置司法效率时应
    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公正是比效率更重要的价值。司法制度和司法程序真正永
    恒的生命基础就在于它的公正性;效率则是以一种社会现实的经济价值性而独立存在
    于司法活动中。
    三、影响司法效率的因素
    1、诉讼程序的公正化使得程序规定更加细化,细化后的程序彼此间不能有效整
    合,是直接影响诉讼成本和效益的原因。较长时间内,我国民事诉讼立案与审判、立
    案与监督、立案与执行不分,法院内部机构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各自为政,审判管
    理无序,既制约了审判效率,又增加了诉讼成本。监督管理的不力,很难实现对审判
    工作的科学管理与决策。近几年来我国大都数法院对审判流程进行了改革,实行流程
    管理的方式,使立、审、执、监完全分立,各司其职,分权制约,改变了传统民事诉
    讼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审判工作的模式,避免了法官权力的过于集中,同时又真正地还
    权于合议庭,建立合议庭工作机制,保障合议庭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承担司法责任,使
    合议庭真正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审判组织。但在整个过程中,引导人们的诉讼程序应当
    说大都还是在近几年司法大力改革前设定的,虽然在《证据若干规定》实施后,对局
    部的诉讼问题进行细化规定,但局部性诉讼程序的细化在某种程度上却直观地制约着
    司法效率的提高,在具体的民事案件中,争议事项特定的情况下,局部细化的诉讼程
    序本身缺少统一性,这就要求诉讼主体可能多的诉讼行为,再加上各项程序之间的协
    调性没发挥出来,从而就加大了诉讼成本,有机统一的诉讼程序则将主体行为限定在
    满足达到诉讼目的所需要的最低限度内,从而减少了诉讼投入。
    2、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诉讼周期过长,是直接影响诉讼成本与效益

    的重要原因。《<民诉法>若干意见》对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过窄,过于原则,使大量的
    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造成各种繁琐的不必要的环节和步骤,使法官感到疲惫,使
    当事人感到厌诉。从而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和诉讼成本加重,降低了诉讼效率。而诉
    讼周期是指诉讼程序启动至终了的全过程,包括当事人起诉,法院受理、排期、案件
    的审理与裁判,强制执行等阶段所耗时间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如果一切节约
    都可以归结为时间的话,那么,一般来说,在具体的个案诉讼中,所涉争议事项特定
    的前提下,诉讼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当事人和法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越
    多,诉讼成本增多,诉讼效益就会减少;反之,诉讼成本降低,诉讼效益增大。我国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

    免责声明: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

    论文分类

    A 法学理论

    C 国家法、宪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经济法

    N 诉讼法

    S 司法制度

    T 国际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