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克先 ]——(2011-7-17) / 已阅40029次
[02]祝铭山:《中国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P179
[03]- [05]祝铭山:《中国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P180
[06] -[08]祝铭山:《中国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P181
参考文献
[0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六),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正案(七),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八));
[02]《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正,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03]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在法定刑以下减轻”处罚问题的电话答复》(1990年4月27日)
[0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1997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42次会议通过,1998年3月10日公布,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
[0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8号,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72次会议通过,1998年5月9日公布施行。)
[06]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法[1999]217号,1999年10月27日)
[0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8次会议通过,12月13日公布,自2000年12月19日起施行。)
[0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法发[2003]6号,2003年3月14日)
[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1号,2005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3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月11日公布,自2006年1月23日起施行。)
[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法发〔2007〕2号,2007年1月15日 )
[11]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法〔2008〕324号, 2008年12月1 日)
[1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13号,2009年3月12日)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法发〔2010〕9号,2010年2月8日)
[14]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发〔2010〕35号2010年9月13日发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试行)
[15]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法发〔2010〕36号,2010年9月13日 发布,2010年10月1日起试行。)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60号 ,2010年12月22日)
[17] 祝铭山:《中国刑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18]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刑事法律司法解释及其理解与适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三版;
[19] 周道鸾、张军:《刑法罪名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三版;
[20]张世琦:《犯罪数额与情节的认定》,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21]张军:《最新刑法适用一本通》,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成稿于2011年6月26日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